環(huán)球時報/2015-11-25/ 第06版面/關注中國
新加坡《海峽時報》11月24日文章,原題:換崗?中國領導人上月訪英,標志著英國人、實際上也是許多歐洲人進入一個如何看待亞洲及歐洲在該地區(qū)角色的新階段。突然之間,仿佛他們接受了中國將成為地區(qū)領袖,也意味著接受美國要讓出位子。
這是個重大轉變。歐洲國家過去十多年對亞洲戰(zhàn)略事務的想法很直接:亞洲的和平與穩(wěn)定對歐洲重要,而美國的領袖地位是關鍵。若美國面臨嚴重挑戰(zhàn),歐洲理當支持。有些歐洲人甚至暗示,愿意且能夠出兵與美國并肩作戰(zhàn),即便挑戰(zhàn)者是強大如中國這樣的國家。但事情并非這么發(fā)展的。歐洲國家如今自問,在圍繞誰握有亞洲戰(zhàn)略主導權的愈演愈烈的斗爭中,他們是否對與美國站在一邊真正感興趣?;卮痫@然是“否”。
這從中國領導人冷淡的華盛頓之行與僅一個月后在倫敦受到款待的對比中可看出端倪。顯然對倫敦來說,與北京搞好關系比展示與華盛頓團結更重要。此前,我們已看到英國不顧美國,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
造成英國等國如今對亞洲事態(tài)的這種新“現(xiàn)實主義”態(tài)度有幾個因素。最明顯的是中國經(jīng)濟實力仍在快速增長,且北京巧妙利用經(jīng)濟力量,施加不可抵御的外交影響力。
但經(jīng)濟并非改變歐洲人看法的唯一因素。就在幾年前,美中嚴重戰(zhàn)略對抗的可能性還渺茫,如今卻已很切實。歐洲人看到美中沖突的風險日益上升,且對美國能否處理好危機沒有把握。那些可能想過軍事支持美國的國家,如今認識到中國海空軍實力日益增強的現(xiàn)實。同時,歐洲人清楚自家門口面臨的重大戰(zhàn)略隱憂。俄羅斯試圖重繪東歐地圖,此外還有恐怖主義威脅。
最后,或許最重要的是,連英國人似乎都開始反思作為美國全球幫手的角色。在英國,無論持何種政治觀點的領導人和選民都準備接受一個后帝國時代之后的角色,該角色顯然不包括參與亞洲的大國對抗。若歐洲人樂見中國在亞洲發(fā)揮更大作用,美國人可能要面臨一些困難問題了。▲(作者休·懷特,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