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打開的口袋
□ 葉匡政
有兩年,詩人梁小斌和我住一個小區(qū)。我去他那兒,比去辦公室多,記得不少他平日的箴言妙語。
剛住進(jìn)去時,他給房東的盆花澆水。拎著桶,他突然問,有沒房東的衣服?我問干嗎,他認(rèn)真地說,穿上房東衣服,花就不會發(fā)現(xiàn)是個陌生人在澆水,容易活。我說,花怎會在意誰澆水?他反問:真的不在意嗎?無語,只好給他找衣服。
有次進(jìn)門,看他煮了一鍋白米飯?jiān)诔裕恫艘矝]有。我打開冰箱,見有生肉、蔬菜,問他為何不炒菜吃,他振振有詞:我不是不炒菜,是動作慢了,這個慢一般要慢好幾天。講得這么有道理,我只能下樓買鹵菜。
連買煙的路上,他也會感嘆:再親切的香煙攤,都需要你走過去。
梁小斌不是在說俏皮話,他平時就這么想。別人的大腦像扎緊的口袋,他卻在不斷打開口袋,從平庸的生活中,撿到新鮮的寶貝。他常說,記住你曾經(jīng)看錯的事物,不是記住糾正后的情景。
但對自己的生存困境,他視若無睹。他就是這么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