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茹
以現(xiàn)代的眼光解構歷史和傳統(tǒng)
——談《關云長》對《三國演義》的改編
■韓艷茹
電影《關云長》自上映以來飽受爭議,原因在于影片對歷史和傳統(tǒng)進行了顛覆性的改編與解構。包括關羽與曹操的形象的顛覆、忠義價值觀的迷失、忠奸界限的模糊、叔嫂戀情的加入等等。這些改編雖有不當之處,但卻符合現(xiàn)代人的心理以及市場經(jīng)濟的價值觀。
在《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上千個人物中,曹操和關羽的形象尤為鮮明突出而被毛宗崗稱為“三絕”中的“奸絕”和“義絕”。千百年來,奸詐和忠義似乎已成為曹操和關羽的標簽。戲曲表演中,白臉的曹操和紅臉的關公亦成為區(qū)分忠奸的臉譜化標志。然而,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新歷史主義理論的核心理論認為歷史的深層結構是詩性的,歷史是具有文本性,是可以虛構的。錢鐘書先生也在《管錐篇》中提到,上古時期既無錄音工具,也無速記方法,那么史書中人物對話,歷史事件有何依據(jù)?也只能是史傳作者“設身局中”“忖心度之”“玄想事勢”[1]的“虛構”罷了。電影《關云長》自2011年上映以來,因其對《三國演義》的顛覆性改編而飽受爭議。但從新歷史主義角度出發(fā),從現(xiàn)代的價值觀出發(fā),這種改編也無可厚非。正如《關云長》的導演莊文強所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關羽,我們只是把自己心中的關羽展示出來。”也正是通過這種改編,才能實現(xiàn)歷史與時代的共通性,達到一種借古諷今的效果。
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中稱贊關羽為“義絕”,是“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魯迅先生對《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并不是十分肯定,認為劉備長厚卻似偽,諸葛多智而近妖怪。唯獨對關羽有好感,認為他“義勇之慨,時時如見矣”關羽的“義絕”形象在《三國演義》中得到定型并在宋代以后發(fā)揚光大,成為百姓崇拜的關二爺,隨處可見的關帝廟代表了市民階層對關羽忠義形象的認同。關羽之所以被如此推崇,是因為他的忠義形象符合傳統(tǒng)道德觀和價值觀。導演莊文強在接受訪談時曾說過,所謂歷史就是一個人的故事,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完全客觀的人,那么這個人如何講關羽、曹操的故事,就要看這個人所處的時代,對關羽、曹操有何看法。然而在現(xiàn)在這個金錢至上利益至上傳統(tǒng)道德觀價值觀早已失落的市場經(jīng)濟社會,人們會認同關羽的忠義形象嗎?
我想影片的開頭就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影片采用了倒敘的手法,開場便是被斬了頭顱的關羽,尸首異處。木匠為關羽雕刻身軀,并與其頭顱葬在一起,使其“保全尸首”。這時候,在曹操和一法師之間有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曹操唏噓義薄云天的關云長卻落得如此下場,以后誰還會講道義。法師則慨嘆,義字上羊下我,關云長的義不只是道義,更是慈悲。曹操反駁道,這個天下是狼的天下,本是一匹狼的關羽,卻生了一副羊的心腸,實在可悲。影片的另一導演麥兆輝,在接受訪談時也說過,當時演員都覺得 “這個天下是狼的天下”這句臺詞十分好,扮演曹操的姜文也說在這個時代,狼已經(jīng)是好人了。演員們作為現(xiàn)代人,站在現(xiàn)代價值觀的立場上對關羽的 “忠義”產(chǎn)生了懷疑。導演更是直言自己常常懷疑“忠義”精神是否真的存在,因為“人都是利己的,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無私地為另一個人奉獻?!薄叭绻媒裉斓难酃鈦砜矗伊x是一種宗教狂熱?!薄白诮炭駸帷币辉~無形間帶有一種貶義。所以,導演用現(xiàn)代人地眼光塑造了一個連自己都迷失在“忠義”里,并懷疑自己的忠義是否有價值的這么一個關羽形象。
影片選取了大眾津津樂道的 “身在曹營心在漢”和 “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導演讓關云長在這兩個過程中對自己的忠義由堅定到猶豫再到懷疑來展現(xiàn)關羽忠義的迷失?!吧碓诓軤I心在漢”階段,曹操代天子為關羽封漢壽亭侯,被關羽斷然拒絕,認為曹操以下犯上,無視君權。在麥田中,關羽更是直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皇帝的一番話卻讓關羽對曹操的看法有了些許改觀,他說天下現(xiàn)在之所以在曹操手上,是因為曹操比自己強。以致于關羽后來放心地將流民交給曹操,這已經(jīng)表示對曹操的信任。面對一個孩子問曹操是否是那個魔頭,關羽糾正說曹操是他們的財神爺??梢姶藭r關羽對曹操的態(tài)度已有了很大改觀?!斑^五關斬六將”階段,韓福認為曹操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這更讓關羽有所觸動,對自己為劉備光復漢室的初衷產(chǎn)生了懷疑。滎陽關殺了王植后,百姓的唾罵更是讓關羽傷心絕望。最后,關羽同意幫助曹操刺殺袁紹,甚至愿意勸慰劉備不和曹操爭霸,只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時的關羽不再簡單地是為了光復漢室,而是為了蒼生百姓。到這里,關羽完成了對一個兄弟的忠義到對一個國家的忠義的升華。
影片對于曹操形象的塑造,可以說一改“擁劉反曹”的傳統(tǒng)傾向,為曹操的“奸絕”形象成功洗白,使得曹操變成了一個胸襟大度、求賢若渴、具有治世才能并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能力者形象、救世主形象。曹操這種形象地展現(xiàn),一方面是通過曹操自己的言行,二是通過他人對曹操的態(tài)度與評價,包括皇帝、官吏、百姓和關羽。
當關羽在麥田指責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曹操為自己反駁道:“明明是天子挾曹操以令諸侯。但我知道,這種屁話一定會有人信,兩千年以后還會有人信,但是它仍然是屁話”“劉備過時了,我曹操才是新鮮貨色”,導演安排曹操的語言充滿了現(xiàn)代色彩,與其說是用“穿越”的手法讓曹操對現(xiàn)代人進行諷刺,不如說是現(xiàn)代人為曹操千百年來的“奸絕”形象進行伸冤。曹操還說他所做的事情正是天子要做的,但是天子沒有能力去做,而是讓他去做了。認為只要做事讓天下太平,誰來當這個皇帝都是可以的。在《三國演義》中,漢獻帝可以說對曹操恨之入骨,然而在影片中卻對曹操感恩戴德,認為曹操給他帶來了“白白的蒸餅,熱騰騰的肉湯和暖暖的床。”他甚至對關羽直言:“朕的天下今天在曹操手里,因為曹操比我強?!辈懿賹﹃P羽反駁以及皇帝對曹操的態(tài)度都是比較符合現(xiàn)代公平競爭,能力者得天下的觀念的。
在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中,洛陽守將韓福的話使得關羽對曹操的態(tài)度有了很大改觀,也是曹操洗白形象的關鍵一處。他說:“曹大人掌權以來,百廢復興,日子雖然苦,還算得上是好日子?!表n福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對曹操的執(zhí)政理念表示贊同,其實這也是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提出了對執(zhí)政者的最起碼的要求,表達了反對戰(zhàn)爭,愛好和平的追求。
此外,在影片中,曹操面對關羽的挑釁和質疑,毫無計較;關羽千里走單騎,曹操嚴令沿途不得阻擋;在關羽滎陽遭受百姓唾棄時,為了保全關羽的名聲,曹操挺身而出:“云長兄,英雄自然是你來當。小人,我來!”曹操的寬宏大量讓人信服。影片最后失去自己心愛之人的關羽完全不顧禮法,憤然要殺皇帝。遭到了曹操的阻止:“殺了他,所有的人都有作亂的借口,到那個時候,會死更多的人!”與關羽相比,曹操顯得穩(wěn)重識大局。曹操的這些優(yōu)點無一不是代表了現(xiàn)代人對一個成功領導者的訴求。
影片將《三國演義》中關羽千里走單騎護送二位嫂嫂,改為護送綺蘭。這一完全是無史可循,憑空虛構的人物在影片中的身份十分特殊。既是關羽少年時代暗戀的情人,又是劉備的夫人。導演虛構這一人物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考驗關羽的忠義。另一方面更是讓關羽走下神壇,成為一個真正的有血有肉有情的人。
關羽少年時期愛慕同鄉(xiāng)的綺蘭,并且對綺蘭暗中保護,殺了欲將調(diào)戲她的小吏。后來,綺蘭成為劉備的夫人,關羽只得將自己的情感藏在內(nèi)心。曹操為了留住關羽,在關羽的酒里下了催情藥,并將他與被點了穴位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的綺蘭同處一室。雖然對綺蘭的愛慕之情全部涌上心頭,但關羽并未趁人之危,動綺蘭一絲一毫。一方面顯示了自己對大哥劉備的忠義,另一方面,雖然愛慕綺蘭,也并沒有以催情酒為借口得到自己所愛的女人,這也顯示了關羽的君子之風,以及對自己所愛之人的尊重。
在過五關斬六將護送綺蘭的途中,關羽一直擔心著綺蘭的安危,在自己中毒意識不清時,腦子里浮現(xiàn)的都是綺蘭的身影。足以見關羽對綺蘭的感情之深。相反,綺蘭對關羽則沒有絲毫兒女之情,反而利用關羽對她的情感來幫助劉備。影片最后關羽決定留下來幫助曹操時,綺蘭居然誘惑關羽同她一起回到劉備處,自己會請求劉備將自己許配給關羽,見關羽不為所動,她又以自刎相威脅。綺蘭將關羽對她的愛當作一種可利用的工具,相比之下,關羽對綺蘭的愛顯得純潔、高尚。有意思的是,如果說催情酒事件是考驗了關羽對劉備的忠義,那么綺蘭的誘惑考驗的則是關羽對國家的忠義,對蒼生百姓的忠義。都是忠義,但忠義的對象卻發(fā)生了變化。最后綺蘭被亂箭所傷身亡,關羽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憤然不顧禮法,要殺了皇帝,盡管綺蘭欺騙他利用他。綺蘭這一人物也可以說是見證關羽改變的關鍵性人物。
對于綺蘭這一人物形象的加入,無疑代表了現(xiàn)代觀眾對主流商業(yè)片的要求。英雄配美女,是現(xiàn)代觀眾對影視著作的審美追求。何況像關云長這種“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帥哥”英雄人物,沒有個暗戀的對象,沒有個情愛故事,似乎不符合現(xiàn)代人的思維。在觀眾看來,關羽與綺蘭的愛情是一個一廂情愿的悲情愛情故事,不僅添加了現(xiàn)代人所喜歡的調(diào)味品,也使得關羽不再是受人供奉的死板形象,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的人。這也是符合人的自然情欲的。
《三國演義》塑造的關羽形象深入人心,《關云長》塑造的關羽形象遭受質疑。我們不能妄下評論哪個形象是好,哪個形象是壞,這只是新舊兩個時代價值觀變遷的結果。也許從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從當今市場經(jīng)濟的價值觀來看,《關云長》中的關羽形象更現(xiàn)實?,F(xiàn)代人有權利把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思考以及個人的情感注入作品,也有權利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表達對傳統(tǒng)儒家倫理道德觀支配下古典原著中人物行為的不解和疑惑。
(魯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