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瓊 寧國麗 王志遠 鄧志陽 王添慧
(1. 國網(wǎng)天津城南供電公司,天津 300201;2. 武漢豪邁電力自動化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武漢 430223)
電流互感器是電力系統(tǒng)中實現(xiàn)電能變換的關鍵設備之一,其準確與否將直接影響保護裝置動作準確性[1]。目前,二次保護人員在CT檢修工作中,需要對互感器進行極性試驗,以使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線滿足保護和測量的極性要求,傳統(tǒng)的測試方法包括交流注流法、直流電源法、主變一次通流法等[2-3],但常規(guī)校驗方法需要兩人配合且試驗距離較遠(5~100m),因此信息傳遞不順暢、測試準確度低、頻繁插拔試驗接線容易造成二次回路虛接和端子排損壞。文獻[4-5]研制的數(shù)字極性測試儀雖然應用了單片機原理對傳統(tǒng)試驗方法進行了改進、可靠性和準確率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避免頻繁插拔試驗接線。
以現(xiàn)場應用最多的直流電源法為例來說明傳統(tǒng)互感器極性測試原理?;ジ衅鳂O性有“加極性”和“減極性”兩種,現(xiàn)場一般采用互感器“減極性”標注[6],即互感器一次側電流從電流互感器同名端流入,二次電流從電流互感器同名端流出。
直流電源法是將干電池的正負極分別接到電流互感器一次側兩端,做搭、抬試驗,在互感器二次側接電流表或萬用表的 mA檔觀察指針的偏轉方向。若互感器標識為“減極性”,做搭、抬試驗時,“搭”上電池瞬間,電流表正向偏轉,“抬”起瞬間,電流表反向偏轉,則證明極性標識正確。直流電源法的接線如圖1所示。
圖1 極性試驗接線方式
上述方法在操作過程中需要三個人共同完成:其中一人在一次側接線,一人在二次側觀察指針偏轉情況,一人負責監(jiān)護。一組CT線圈有ABC三相,每相需要做6次試驗,共需做18次搭抬試驗,更改18次接線,過程相當繁瑣。
新型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由室外機與室內(nèi)機兩部分組成,室內(nèi)機選擇試驗回路并向室外機發(fā)送實驗開始同步選相命令,室外機自動甄別互感器相別,為互感器一次側提供脈沖電流,由室內(nèi)機監(jiān)測二次側感應電流極性是否正確。室外機和室內(nèi)機通過無線信號進行聯(lián)系,實現(xiàn)同步切換。
新型極性測試儀測試原理[7]如圖2所示。
圖2 新型極性測試儀接線原理圖
室外機包含脈沖源、無線接收單元、選通相指示(4led)、無線通信正常(1led)等功能,原理框圖如圖3所示。微處理器接收無線單元提供的選相指令,控制選相繼電器組切換到指定繞組,而后控制電容充放電,提供互感器一次側線圈所需的脈沖電流,加入到選相繼電器組指定繞組中。
圖3 室外機原理框圖
室內(nèi)機包含試驗相選擇(主動同步室外機)、脈沖電流放大、檢測與指示、報告打印與U盤存儲等功能,室內(nèi)機原理框圖如圖4所示,詳情如下:
1)一套脈沖極性檢出電路,電壓信號鉗位和比較器后驅動±100μA直流表頭,通過LED指示極性(鎖定)。CPU需保存回路編號與測試極性。
2)選相(選擇試驗回路):室內(nèi)機通過開關手動切換,可以選擇 AN、BN、CN、AB、BC、CA檔這6種組合。CPU通過輔組觸點檢測到相應試驗回路,并通過無線通信同步室外機,確保測試繞組與被測繞組為同一回路。
3)功能指示燈:包括“相別同步成功”、“極性指示(4led)”和“試驗出錯”指示燈。
4)功能按鍵:包括極性測試、保存、打印。
圖4 室內(nèi)機原理框圖
室外機和室內(nèi)機的主控芯片采用 ST公司的STM32F103X芯片,STM32F103X是增強型系列使用高性能的ARM Cortex-M3 32位的RISC內(nèi)核,工作頻率為72MHz,內(nèi)置高速存儲器(高達128K字節(jié)的閃存和20K字節(jié)的SRAM),豐富的增強I/O端口和聯(lián)接到兩條APB總線的外設。所有型號的器件都包含2個12位的ADC、3個通用16位定時器和1個 PWM定時器,還包含標準和先進的通信接口:多達2個I2C接口和SPI接口、3個USART接口、一個USB接口和一個CAN接口。
無線同步模塊采用APC230無線模塊,該模塊是高度集成半雙工微功率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模塊, 其嵌入高速單片機和高性能射頻芯片。創(chuàng)新的采用高效的循環(huán)交織糾檢錯編碼,抗干擾和靈敏度都大大提高,最大可以糾24bits連續(xù)突發(fā)錯誤,達到業(yè)內(nèi)的領先水平。APC230模塊提供了多個頻道的選擇,可在線修改串口速率,發(fā)射功率,射頻速率等各種參數(shù)。能夠應用在非常廣泛的領域。
軟件部分采用模塊化設計,由C語言編寫,室內(nèi)機主程序框圖如圖5所示,室內(nèi)機和室外機上電初始化以后,室內(nèi)機檢測功能選擇開關到極性測試,并按下開始按鍵后,極性測試試驗開始。室內(nèi)機向室外機發(fā)送實驗開始同步選相命令,室外機同步切換繼電器在 CT的一次側加脈沖信號,室內(nèi)機檢測CT二次側的脈沖信號極性,并存儲到存儲器中。當實驗結束,試驗結構由打印機自動輸出。
室外機的主要功能是實現(xiàn)同步切換,并在在CT的一次側加脈沖信號,軟件流程圖如圖6所示。
圖5 室內(nèi)機軟件流程圖
圖6 室外機軟件流程圖
現(xiàn)場以某 10kV線路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進行了驗證,該CT僅有AC兩相。將互感器一次側接到室外機一次側端子上、互感器二次側接到室內(nèi)機二次側端子上,接線方式如圖7所示。打開裝置電源,鈕子開關指向極性測試,極性測試燈亮。按開始鍵,試驗開始。如果測極性區(qū)域內(nèi)上端標有“+”的紅色發(fā)光二極管閃動,即為同極性;下端標有“-”的綠色發(fā)光二極管閃動,則為反極性。實驗結束后,打印機可打印當前的實驗結果。打印與存儲試驗報告格式見表 1:其中,“*”表示不存在,“0”表示不通,“-”表示反極性,“+”表示同極性。由于該10kV線路CT僅有AC兩相,因此除B相不通外,其余相別測試結果與傳統(tǒng)測試方法結果完全一致,測試結論正確。
圖7 極性試驗接線圖
表1 極性測試試驗報告
應用該新型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一次接線可以完成全部18組極性測試試驗,原有三名工作人員減少為兩人,其中一人負責接線,一人監(jiān)護,經(jīng)測算單間隔回路試驗時間減少約 3/4的時間。該測試儀通過無線通信可以實現(xiàn)開關的同步切換,避免了頻繁插拔試驗接線,減少了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通過單片機應用大大提高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顯著提高了試驗效率與檢修質量,縮短了試驗所需停電時間,提升了重要用戶的供電可靠性,有利于電力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運行。
[1] 馬锃曌. 電流互感器接線和二次阻抗對繼電保護可靠性影響[J]. 電力學報, 2007, 22(4): 468-470, 474.
[2] 王怡. 怎樣測量電流互感器的極性[J]. 農(nóng)村電氣化,2003(5): 38.
[3] 盧迪勇. 主變一次通流校驗電流互感器二次極性[J].變壓器, 2012, 49(3): 64-66.
[4] 壽挺. 一種新型的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的研制[J].制冷空調(diào)與電力機械, 2008, 29(4): 86-87.
[5] 鄭杰文. 新型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裝置的研制[J].科技傳播, 2013(1): 49.
[6] 馬利人, 劉建華, 李帆. 電流互感器減極性和相量圖常見疑惑辨析[J]. 儀表技術, 2014(3): 12-14.
[7] JB/T 5356—2002. 電流互感器試驗導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