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它不僅僅是沃倫的鳥鳴

2015-11-17 20:04:23徐立峰
太湖 2015年2期
關鍵詞:沃倫消逝人世

徐立峰

它不僅僅是沃倫的鳥鳴

徐立峰

那是一只鳥在晚上鳴叫,認不出是什么鳥,

當我從泉邊取水回來,走過滿是石頭的牧場,

我站得那么靜,頭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樣靜。

多少年過去,多少地方多少臉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謝世,

而我站在遠方,夜那么靜,我終于肯定

我最懷念的,不是那些終將消逝的東西,而是鳥鳴時的那種寧靜。

(美國,羅伯特.潘.沃倫 《世事滄桑話鳴鳥》趙毅衡譯)

對終將消逝之物,我們有何看法?我們每一個,都是其中之一。每天,每時每刻,在我們周圍,以及看不到的地方,有離別正在上演,有物消亡,有人死去。我們是否感覺得到?到何種程度,一個人沉睡于虛無中的存在感將被喚醒?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一個初春的傍晚,寒意凜冽。錫北農村一間民宅的二樓,外祖母半躺在床頭,已奄奄一息。惡疾吞噬著她,醫(yī)生則斷言她大限將至。水泥梁下四十瓦白熾燈昏黃地照著,帷帳的皺褶造出無數(shù)陰影,里邊仿佛藏著人世間關于生離死別的全部秘密。外祖母就躺在帷帳深處,意識模糊,兀自喃喃自語。外祖父要求我們每個小輩幫她揉揉憋氣的胸口,作最后的撫慰,最后的告別。生平第一次,我在恐懼與不舍之間,摸到一個將死之人溫暖卻干癟的胸脯,摸到外祖母微若游絲的殘存的生命氣息。當時我想到什么,我早已忘了。惟有那恐懼感,和那一刻突然涌來的對親人的愛,被長久保留下來。同時保留的,是一屋子雕塑般的寂靜。

那年我十四歲,喉結還沒長出。但依稀間,人世的虛無感和作為一個人的存在感,在死亡面前被真真切切地喚醒。那一刻,我長大了。這兩種感覺,常夾雜著童年的點滴而來,夾雜著那些與外祖母有關的美好往事。啊,它們時常困擾我,為我呈現(xiàn)這個真實世界的 “不真實感”。仿佛美好的東西都是脆弱的、易逝的。無所依靠,無從把捉。

多年以后,我讀到羅伯特.潘.沃倫的 《世事滄桑話鳥鳴》,說不清為什么,我忽然感到從容:面對已逝、將逝之物時的從容。狄蘭.托馬斯說過,當一首好詩寫出來后,世界就發(fā)生了某種變化。我想同樣的,當我們讀到一首好詩時,我們的世界也會發(fā)生某種變化。

那時,我變聲期已過,已然經(jīng)歷了一些變遷,對 “生死”和 “別離”之事也早司空見慣。日子用緊張和匆忙屏蔽了另一類感官,拽起我,在具體而庸常的物質世界內健步前行。當然,這也是種活法,普遍的活法,平淡而從容。沒什么不好。只是,我總隱約聽到有個聲音在召喚我,逗引我。很多時候,這聲響似乎具有某種超現(xiàn)實的特質,帶著迷人又恐懼的氣息。使人沉靜,使人能短暫脫離自身的處境,看得更遠?;蛟S,是看到了更虛妄也更真實的東西。我想,可能是我的閱讀習慣造就了這個。

對我來說,缺少閱讀的生活是無法忍受的。閱讀乃另一種旅行,隸屬思考的范疇。而在閱讀與思考之中,我們更能感受到生命賦予我們的 “存在感”。正如海德格爾所說 “語言是存在的家”嘛。我平常閱讀最多的,自然是詩歌。不僅因為喜歡,而且,毫無疑問,詩是語言最純粹最凝練的表現(xiàn)形式。詩也是思想的形象化表達,精簡化處理。

詩終究是對生命的澄清,以它獨有的腔調和氣息,以最合適的詞語創(chuàng)造形象,揭示人的存在感,暗示時間與每個人的關系。當然,詩也喚醒我們對自身處境的認知。詩有何用?這幾乎是個老掉牙的問題了。對物質生活而言,看起來,詩百無一用,它解決不了任何生計。但在精神層面,好的、智慧的語言啟迪我們,好詩則慰籍我們,又使我們體會到生命在永恒流逝間的渺小、可貴。也許,有時候,一首好詩促使你我重新思考短暫的寄居生涯的意義,放棄一些事物,轉而揀拾起另一些事物。也未可知。

即便最糟糕的人生也有美好的事物光顧過,自然,即便最成功的人生也有孤立黯淡的時刻。而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一輩子既不太糟糕,也不很成功。不管哪種類型,美好的事物總是給我們希望,助我們熬過難關,或助我們擺脫日復一日受困于庸常的無聊。說到底,它有寄托的功效。像某種動力,在冥冥之中召喚我們的熱情。執(zhí)著的、堅定的、清醒而又能正視自身處境的熱情。在人世巨大的虛無里更好地活下去。

于是,一開始,便出現(xiàn)了 “一只鳥”和它的 “鳴叫”。我們不妨退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想想看,鳥的鳴叫為我們帶來的美好感覺,多么普通,又多么熟悉。詩當然是象征的藝術,哈羅德.布魯姆說:“詩本質上是比喻性的語言,集中凝練故其形式兼具表現(xiàn)力和啟示性。比喻是對字面意義的一種偏離,而一首偉大的詩的形式自身就可以是一種修辭 (轉換)或比喻?!编?,這就對了,鳥的鳴叫正是比喻美好的事物。我想,這是本詩的第一個楔入點。

但在鳥和 “鳴叫”之間,是 “晚上”這個詞。既非清晨,也非中午或黃昏,這個詞語要暗示什么?我猜,“晚上”的第一層意思,大約是指人世艱難如夜里行路。好吧,在艱難人世間活著,當然會時常念及曾經(jīng)美好的事物,并展望未來可能的美好事物。這正是慰籍所在,希望所在。這也是所有人都曾親歷過的一個基本事實。

接下來,詩人寫到水?!拔覐娜吶∷貋怼保忠粋€取自日常的意象。時光流逝如流水,無疑,水是被拿來象征光陰消逝最常見的意象??蔀槭裁词?“泉水”,而非“河水”或“海水”?這里有什么講究嗎?恐怕是有的。泉水,源泉,源頭。這個源頭之所在,將在詩的第二節(jié)被呈現(xiàn)出來。正如 “晚上”的第二層意思,也要聯(lián)系到下文,才令人明了。

如果水代表時光的流逝,那么,“取水”則是要去時光的永恒流逝間斷然舀取那么一勺,從虛無中搶點具體的東西。是什么?當然是值得反復懷念的事物,像鳥叫一樣給人美好感覺的事物??此瓶~緲抽象,其實頗為具體。因我們時時能感覺到它,感覺到它遞來的溫暖,以及它賦予我們的抵抗艱難人世的力量。不消說,很大程度上,我們的存在感與它有關。

取完泉水,在站住并展開 “懷念”之前,還要走過一片 “滿是石頭的牧場”。我有理由認為,這片滿是石頭的牧場只是沃倫面對眼前景物,隨手寫出。一種過渡中的描述。然我更有理由相信,這位美國詩人這樣寫,別有深意。石頭多,何嘗不是對應行路之難?到處磕磕絆絆,所遇皆是石頭般冷而堅硬的人事。名曰“牧場”,實則暗喻人生。是啊,一個人要完整度過一生是多么艱難。雖然難,還必須挺住,必須 “走過去”,并且不忘初衷,將此平凡險困的一輩子視為牧場。放牧何物?我想,各人有各人的羊群或馬群,各人有各人的堅持和追求。必須走過去,活下來。也只有走過以后,任何曾經(jīng)的厄運、糟糕經(jīng)歷,才成為某種寶貴經(jīng)驗,有生之年在我們記憶里留下深刻印痕。而我們的記憶,通常只對有痕跡的東西有效果,截留也便有了標靶。

到這里,我們不妨停下來想想,那只鳥的叫聲所隱喻的,除了美好事物,是不是還有這許多令我們難忘的經(jīng)驗?當一個人活到一定程度,終令他沉默安靜的,要么是極端的美好,要么是在磨難之后。在此瞬間,時間仿佛凝固住了。一種 “靜”被語言適時呈現(xiàn)到位。人:我。正在流逝的時空:頭上的天空。被截留的時空:水桶里的天空。三者同時凝固于一個剎那。這一剎那間,生命的真相終得以澄清了嗎?這一剎那間,往昔與當下與未來的界限被打通了,生與死的界限消失了,時空完全敞開。

平靜且徐緩的敘述中,詩人的語言的魔術棒將指向何處?

“多少年過去,多少地方多少臉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謝世,”第二節(jié)一開始,情境突變,詩人的筆觸猛然剝開了封存于記憶里層的時空,逕直來到那些,闊別已久的人和死去的人之間。這些人,必是時光流逝、世事滄桑間與 “我”有過交集的人。不消說,這些人,肯定參與并見證過 “我”曾經(jīng)的 “存在感”。而且,我有百分百的把握,這些人,是在歷經(jīng)坎坷或困頓時賜予 “我”溫暖及美好感覺的人。而 “我”和這個世界的關系,正是通過他們構建起來的。

多好啊,雖遠隔千山萬水,甚至隔著陰陽兩界,他們仿佛沒有走遠,沒有死去,仍活在我們的身體里。每讀到這里,我便會憶及我的外祖母、祖母、外祖父,還有我的父親。憶及他們已顯模糊的臉孔,他們的笑容,和他們靈便或遲緩的動作。有時,我甚至覺得,隨歲月的推進,我的臉相將越長越像他們,而我每日的動作,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因襲他們的動作。沒錯,他們是 “我”的源頭。經(jīng)由他們,我們的精神方得到指引,有了歸宿。那么現(xiàn)在,我算是以我的經(jīng)驗解釋了為何是 “泉邊”,而非“河邊”或 “海邊”。而 “晚上”的第二層意思,聯(lián)系此處所寫,當然是 “死亡”。

如今,就我個人而言 (我想,不出意外的話,許多人都這么認為),死亡相比活著的艱辛,不算可怕。它是我們獲得永恒寧靜的地方。然而既然活在當下,便沒理由不好好活著:這也正是我從沃倫此詩讀到的信息。

“而我站在遠方,夜那么靜,”遠方?難道不是當下?的確,我的思緒長時間在 “遠方”這個詞面上打轉??煽康慕忉尞斎皇牵謧悓懽鞔嗽姇r,身在異鄉(xiāng)。不過,既然詩是一種隱喻,我何嘗不能有另一種讀法?相對于闊別已久的人,相對于死去的親人,這里有地理和時間上的遠。而相對于他們曾經(jīng)給予我的美好事物,這個 “遠方”同樣成立。

因其遠,才有懷念嘛。另外,這個 “遠方”是否也相對于 “我”最終的 “死亡”而言呢?誤讀也罷,偏解也罷,我很愿意這么去理解。一個直面時間消逝的人,既能看到人世的虛無,也能時時聽到鳥鳴,感受世間的美好。這樣,他才能肯定 “我最懷念的,不是那些終將消逝的東西,而是鳥鳴時的那種寧靜?!笨辞遄陨淼奶幘常瑑刃慕K得以安寧。這種安寧,與鳥鳴時的寧靜何其相似。這種安寧,當然,必建立在如鳥鳴般美好的事物之上。

一首詩能銘刻于我們記憶中的理由之一,我覺得,在于它截留時間的有效性。誠如沃倫此詩所言,語言是水桶,成功地將逝水取回并留住。我初讀此詩,便被字里行間循環(huán)流動著的消逝感扣押在那,仿佛卡住了。也要感謝譯者趙毅衡先生,傳神地譯出了沃倫平緩又蒼茫的語調。有時,一首詩的成敗,正在于它獨特的語調啊。

我讀此詩,還有一種感覺,整篇文字宛如一面鏡子,可照見每個閱讀者自身。每個人的生命經(jīng)驗,差別感和存在感,以及恐懼后的寧靜。對詞語的日?;幚?,體現(xiàn)著詩人的功力,同樣說明詩人的發(fā)現(xiàn)能力。因為人世所有變故均深藏于日常之內,每時每刻,與我們息息相關。詩人的任務,不是發(fā)明,而是去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其中的偶然和必然;發(fā)現(xiàn)維系我們精神的東西,借用最合適的日常物表達;發(fā)現(xiàn)能呈現(xiàn)最佳效果的詞。既懂得拆散,也知道整合。弗羅斯特曾說:“詩的材料,應該在經(jīng)驗上平凡,但在文學上非凡。”這就對了。讓我們看看 《世事滄桑話鳴鳥》所取的材料,可以說,每一個詞均來自日常,沒一個詞顯得艱澀、突兀,也沒一行句子故作高深、令人費解。當它們組合到一塊兒,立刻產生化學反應,神奇起來。

至少,我在詩中體驗到的虛無,和某種被減慢的生存的速度,與我自身的許多經(jīng)驗是吻合的。與其說是詞語和句子抓住了我,倒不如說,是文字背后的某種普遍性,捉住了我。雖然沃倫在整首詩內都沒有明說,只用了象征手法。這就夠了。我愿意在詞句的空白處久久沉思,仿佛在前一句鳥鳴與后一句鳥鳴之間的寂靜里,感受那些已然消逝之物和終將消逝之物。

他們。你,我。這世界的枯榮轉換,和生生不息……

責任編輯/麥閣

猜你喜歡
沃倫消逝人世
《消逝》
青年文學家(2023年8期)2023-06-14 01:10:55
拉長時間的公平
做人與處世(2022年5期)2022-05-26 23:08:30
雨還在下
揚子江(2019年1期)2019-03-08 02:52:34
人間的事
草原(2018年2期)2018-03-02 00:41:55
消逝的紅顏
散文詩(2017年15期)2018-01-19 03:08:02
與世隔絕的人世
詩潮(2017年2期)2017-03-16 10:42:30
如果相愛
詩潮(2017年2期)2017-03-16 10:40:56
美國沃倫·阿爾波特基金獎概覽(上)
中國市場(2016年44期)2016-05-17 05:15:12
消逝的打麥場
齊魯周刊(2015年23期)2015-06-26 09:50:56
永遠的朋友
仪征市| 东丰县| 泰州市| 肇东市| 当雄县| 峡江县| 正蓝旗| 宾川县| 辽源市| 砀山县| 临高县| 文水县| 岳阳县| 湘潭市| 晴隆县| 仪陇县| 库车县| 霞浦县| 兰溪市| 绥芬河市| 炎陵县| 郑州市| 永川市| 东兰县| 栖霞市| 永福县| 定远县| 台湾省| 项城市| 盈江县| 土默特右旗| 三明市| 莫力| 长宁区| 博罗县| 西吉县| 本溪市| 靖安县| 登封市| 淄博市|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