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強
會說話的那堵墻
□謝志強
最初,是他發(fā)現(xiàn)了那堵會說話的墻。沒人跟他說話,憋得慌,他走到冷僻的角落,恰好面對著那堵墻。那堵墻大概是一個早先的大戶人家院子迎門的一堵屏風式的墻,不知什么緣故,院子拆了,只剩下那堵墻,墻上還留著斑駁的圖案。
他就站在那堵墻對面,開始自說自話,仿佛對面站著個聽他說話的人。獨白了一陣,他察覺自己的話音彈回同樣的話語,似乎在模仿他的話,但是,十分逼真,語調(diào)、節(jié)奏都雷同,僅僅是音量雄渾了些,還很飽滿。
他試了兩句,甚至聽到了余音,就是回過來的話后邊,又拖了個尾巴,是前邊的話的又一次重復,只是,音量減弱了許多,似乎那后邊還在重復。于是,他來勁兒了,真有點覓得知音的味道。
沒有一個人這樣耐心聽他說話。他積壓了那么久的話,一股腦都傾瀉出來,他將那堵墻的回音當成對他的話的反應,墻的回應,仿佛兩個傾吐的人相逢了。
那天,他一直說到A城街燈輝煌。終于過了一把癮。這樣,很舒坦。他甚至走近,感激地撫撫墻體。墻體保留著夕陽的余溫,還有太陽的氣息。大概那堵墻說久了,墻體發(fā)干發(fā)軟。
之后的數(shù)天,他都來那堵墻的對面,說起已說過的話,還有沒說過的話,都傾訴出來,他慶幸有了這么一個說話的對象,而且,很受用,始終按照他的話來說。
他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別人。竟有許許多多的人感興趣。他欣慰的是,A城其實不止一個他這樣的人,他一直以為自己孤獨,是不是有毛病。他看見數(shù)十個人都趕到那堵墻面前,說些不著邊際、沒頭沒腦、莫名其妙的話,甚至,穿插著,他還能跟這些人搭腔。
那堵墻是個忠實的聆聽者,而且積極、靈敏、忠實地反應著,不管有多少人對它說話,它都能一句不落地回音。不過,各種話同時由它保持原樣地反饋,好像墻生出了相應的嘴巴,形成了話語的重疊。話語龐雜地返回,他在那雜亂的話堆里,還是能分辨出屬于自己的那部分話音。
那效果,像是漫長的旅途后,睡了個好覺,如久渴的人們,飲了清涼的泉水,似從蹲久的黑屋里走到陽光里。人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輕松、喜悅的表情。
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那堵墻前邊,朝朝暮暮,人流不斷,那么多傾訴者、表達者、呼喊者,都一幫一幫、一撥兒一撥兒來說來喊,甚至有人說完了就激動不已地流淚。
作為發(fā)現(xiàn)者,他擔任了維護秩序的角色,當然,適當收費也理所當然。誰會在乎出點錢呢?他還把那堵墻圍起柵欄。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墻面坑坑洼洼了,那是聲波頻繁沖擊的結(jié)果,像久經(jīng)日曬雨淋,墻體衰竭了,這影響到它的對話(人們已將墻的回音稱為對話了)。反饋的話已走調(diào)失真了。
他雇了泥瓦匠,精心地修復了墻體??墒?,一旦對話,那些抹上去的泥漿紛紛脫落下來,又恢復了原樣。大概那堵墻負荷繁重—日夜來說話的人根本不間斷,終于有一天,墻體倒塌了,是癱下去了。他認為它累壞了,是A城的人們把它說倒了。
隨后,A城居民就失語了,很多人沒精打采,有的人自言自語,有的人沉默不語,有的人上街抓住陌生人說話可在家里一聲不吭。更多的人仿佛在尋找什么,甚至去撫摸樓房的墻體。
后來,他模仿那堵墻,建造了幾乎看不出差別的一堵墻,但是,只剩下他孤單的聲音—墻不回應。他拍擊著那堵墻,失望地說:“你說呀!說呀!說!”
(原載《意林·作文素材》 江蘇姚梅芬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