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濟舟
記得有生問我:子為是業(yè)有何圖?手持一根粉筆,落得兩袖清風,耕耘三尺講臺,歷經(jīng)四季辛勞,費盡五臟六腑,到如今,圖利利也薄,圖名名也無,究也何圖,竟也何圖?
我答曰:男兒合把事業(yè)做,莫效燕雀繞庭樹,名也不圖,利也不圖。待將來,新筍長成千竿竹,綠葉婆娑雨帶露,我和你,他和她,自在春風彌漫處。笑問吾子,有也圖無,圖也有無?
生又問:先生,您以為講課真的好嗎?
是的,講課真好!我的回答肯定,堅決。
講課真好。
講課是一種抒情,講的是他人的作品,但又無不染上自己的主觀色彩。講課是一種創(chuàng)造,面對信任和渴求,靈感的火花飛濺,你會突然想到備課時沒有想到的新聞趣事;你會憶起那塵封的往事和知識;你會情不自禁地口吐蓮珠,妙語連連;你會不能自持地心旌搖蕩,眉飛色舞。講課是一種交流,是師生之間心與心的溝通。講課是一種提高,你對生活的理解、對社會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會在課堂上得到整理和升華。講臺上,你可以盡情地邀約“開張?zhí)彀恶R,奇逸人中龍”的李太白對飲,可以痛快地同“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的杜子美暢敘衷腸。站在講臺上,你儼然是那巍巍的昆侖、草尖上不肯滴落的露珠、無聲的冷月、靜謐的荷塘;站在講臺上,你可以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綠色的曼妙,可以聆聽西湖邊柳浪與黃鶯的款款對答,可以縱橫西域東海、漠北江南,欣賞絕美的風景,可以細細地咀嚼彌久香醇、悠遠綿長的愛情、戀情、親情、友情……講臺是一所學校,久而久之,你會變得淵博而高尚。
講課真好。
在講臺上,你是智慧的化身,在這里你會找到自尊和自信,你會看到自身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這種幸福是任何物質和金錢換不來的。講得盡興,達到高潮,便有一種陶醉,這種境界非親歷難以體會。一日,一生問我“含情脈脈”作何解,我引經(jīng)據(jù)典,大作一番理論闡釋,然而生卻一臉茫然,作不懂狀,我干脆說,等你“含情脈脈”的時候,你也就懂“含情脈脈”的意思了。生頓悟,連呼“我懂了”。
“我懂了!”這不正是老師所追求的目標嗎?“我懂了!”這不正是講課所得到的回報嗎?
講課真好。
在今天,為什么有那么多人鐘情于三尺講臺;為什么有人本不愿從教,但一旦登上講臺就再也不愿走下來;為什么還有人千方百計躋身于講臺;為什么那么多人甘于寂寞,不為炙手可熱的權勢所誘惑;為什么那么多人甘于清貧,不為滾滾的經(jīng)商潮所打動……我想,除了對教育的那一份忠誠,講課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不能不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講課真好。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欣悅,欣悅的是把一個個平淡無奇的方塊字組成“筆落驚天地,詩成泣鬼神”的精美句段、篇章,并將其奧妙、神韻揭示給學生,讓學生真心體味漢字、漢語言的神奇無比、博大精深,使學生熱愛、掌握、瀟灑自如地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自己的完美人生。
講課真好。
課堂上,我高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薄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蔽业鸵鳎骸皩ひ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薄皸盍?,曉風殘月?!蓖樘?,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學生感于斯,醉于此,其景其情其狀,他人焉能比之。
講課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