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為
古代帝王的印章稱“寶”或“璽”。清代皇帝的寶璽分為兩類,一類是治國理政使用的公務寶璽,一類是書畫賞玩用的休閑寶璽,雖然作用不同,但都稱之為“寶”或“璽”。
清代皇帝公務用的寶璽,多由新疆和闐玉制作,很少用其他材質(zhì)制作,因為玉在古代是皇權的最高象征,自古即是少數(shù)皇室權貴的享物。在清代,除了皇帝以外,太皇太后的寶璽也可以用玉制作,且尺寸與皇帝寶璽相當,也可以用交龍紐,字體用玉柱文。除此之外,皇太后以下至妃,以及皇太子、親王,只能用金制作,且尺寸也有嚴格的限制,但印文也用玉柱文,他們的印章也可稱作“寶”。朝鮮等藩屬國國王的印,由大清朝廷頒發(fā),金質(zhì)或鍍金銀質(zhì),龜紐。
清朝定制,宗室公以下及官府衙門的印章不能稱作“寶”或“璽”,只能稱作“印”,即所謂“天子所配日璽,臣下所配日印。無璽書,則王言無以達,四海無印章,則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屬,此秦漢以來之事也”。同時,在印的材質(zhì)上也有區(qū)別,公、大將軍、將軍、侯、伯、都統(tǒng),以及宗人府、六部、盛京四部、理藩院、都察院、鑾儀衛(wèi)、各省都司、各省布政司、順天府、奉天府、提督總兵官、提督九門步軍統(tǒng)領等用銀印,尺寸大小依次遞減,印文用柳葉篆文或九疊篆文。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各省按察司、總管內(nèi)務府、武備院、上駟院、奉宸苑、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國子監(jiān)、外府、宣撫司、翰林院、外州、廣儲司、會計司、掌儀司、慎刑司、都虞司等用銅印,印文為柳葉篆文或九疊篆文。凡在外鎮(zhèn)守一方、把持關隘、管理銀錢的衙門官員,如總督、巡撫、總兵、副將、參將、游擊、織造、巡視五城御史、府同知、州通判、衛(wèi)所千總、管理金銀庫、管理緞匹庫、管理顏料庫,以及兵部督捕、提督四譯館、督察各部事件等,公務印章稱作“銅關防”,意寓大清疆土關隘堅固似銅墻鐵壁,堅不可摧。
清代皇帝的公務印章——寶璽,也稱御璽,是清代皇權的最高象征,凡關系清代國家政治、軍事、經(jīng)濟、宗教、文化、疆土等重大事件及重大要務,并以皇帝諭旨的形式正式發(fā)布的,稱之為“國書”,均需加蓋皇帝御璽。
在清代,御璽有嚴格的使用和管理規(guī)定,順治初年,凡使用御璽,由內(nèi)三院(清初設置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機構,由內(nèi)國史院、內(nèi)秘書院、內(nèi)弘文院組成)大學士、學士共同在場驗用。順治十八年改為內(nèi)三院先期通知,由內(nèi)監(jiān)驗用、康熙朝時,御寶由內(nèi)府管理,寶文由內(nèi)閣、翰林院撰定,滿文居左、漢文居右。乾隆朝,凡請用御寶,內(nèi)閣先期奏請用寶數(shù)目,事先開具清單,通知宮殿監(jiān),到了用寶那天,內(nèi)閣學士率領具題辦理公文的侍讀學士、侍讀及典籍官員,前往乾清門將御寶接出來,與內(nèi)監(jiān)共同驗用。如果皇上不在宮內(nèi)而是巡幸在外,內(nèi)務府總管需到乾清門現(xiàn)場,參與驗用,用后恭繳。如果皇上出巡需攜帶寶璽同行,內(nèi)閣學士與典籍各一人前往乾清門,將皇上需攜帶的寶璽接出,交內(nèi)閣中書,中書攜帶寶璽隨同皇上出行。如果行走間需要陳設寶璽,以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中書需穿彩服,將寶璽陳設在其所乘的馬上,行走在皇上乘坐的馬車前。如果不需要陳設寶璽,中書只穿平常的衣服,在侍衛(wèi)隊后面隨行?;噬匣罔幃斕斓睦杳?,內(nèi)閣學士、典籍在衙署等候攜帶寶璽歸來的中書,雙方共同驗看,沒有問題后,一同將寶璽送至乾清門,交內(nèi)監(jiān)查收。每年御寶有“封寶日”,一般在冬季。封寶日時御寶不能使用,內(nèi)閣在此期間啟奏皇上,對御寶進行清洗,屆時內(nèi)閣派學士、典籍各一人前往乾清門,將御寶接出進行清洗,洗完后交內(nèi)監(jiān)收進,清洗御寶所需要的器物等,由內(nèi)務府支給。
康熙朝時,皇上的御寶有二十九顆,其中宮中收貯六顆、內(nèi)府收貯二十三顆。后這二十九顆御寶全部存放在交泰殿。
到了乾隆朝,交泰殿存貯的御寶已達三十九顆。乾隆是一位做事講嚴謹、辦事講規(guī)矩、處事講法禮的皇帝,他登極不久,就在巡視交泰殿時,對存放的三十九顆寶璽疑惑不解,并提出種種置疑。他說,我曾考證《大清會典》,《會典》記載御寶有二十九顆;《會典》還記載,宮中各處收貯的御寶有六顆,內(nèi)務府庫中收貯的有二十三顆??墒墙裉煊鶎毴慷荚诮惶┑畲娣?,數(shù)量與地點都不相符。同時,乾隆對排序第二位的“皇帝奉天之寶”也提出置疑,他說,《會典》稱該璽為“傳國璽”,可是這二十九顆御寶哪一顆不是“世世傳守”,怎么能用一顆御寶作為傳國璽呢?而且,“兩郊大祀、圣節(jié)宮中告天”時使用,此語尤荒誕悖謬,宮中大祀遵循古代禮制,用祝版署名,而不用寶;圣節(jié)(即宮中三大節(jié):元旦、冬至、萬壽節(jié))在宮中從未有告天之事,也未曾用御寶?!洞笄鍟洹樊吘故谴笄逋醭罡?、最權威,且經(jīng)前朝三代皇帝審定的法律文書,即使有錯誤,也要有個說法。乾隆隨后為《會典》的錯謬找了個理由,他說,撰寫《會典》的各位臣子,“無宿學卓識”,不懂的地方也不“請旨取裁”,只是沿襲明代內(nèi)監(jiān)所寫的冊籍,以致如此大錯。乾隆感嘆,要想如實地記載一件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乾隆還發(fā)現(xiàn),交泰殿還存有一枚《會典》中不曾記載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璽,不知什么時候也存放在了交泰殿中,而且放在諸方寶璽的正中間。朝廷有人說,這是遠古傳下來的“秦璽”,以致在內(nèi)廷諸臣中傳得沸沸揚揚,以為是真的遠古傳說中的秦璽,捧為至尊,供為至寶??汕〔⒉贿@么認為,他說,從印文內(nèi)容看,該璽有點像古代所傳的秦璽,但“鐫法拙俗”,明顯沒有秦代李斯蟲烏篆的風格,惟獨玉質(zhì)瑩澤如脂,朝廷諸臣以為“良玉不易得”,所以相信是秦璽。乾隆接著說,秦璽已經(jīng)“煨燼”,古人已有詳悉論述,不要說這枚璽是假的,即便是真的,秦代的物品怎么能同我朝的傳家寶同貯一處呢?這是極不妥當?shù)?。這枚偽造的“秦璽”,至今已在故宮博物院的庫中收藏了數(shù)百年,雖然明清兩朝均未使用過,但也頗為世人所關注。
“玉不琢,不成器”,這是古人對玉石與玉器之所以不同的明確定義,乾隆也非常認可這個結論。他在清理交泰殿諸寶中,發(fā)現(xiàn)了一方雍正年間已故大學士高其位(雍正三年任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雍正四年晉升太子少傅,雍正四年十一月退休,雍正五年正月病故)曾經(jīng)進奉沒有刻字的碧玉寶一方,也與大清傳世寶璽放在一起。乾隆說,“文未刻,則未成為寶,而與諸寶同貯,亦未當”。就此,乾隆還對有些人重寶不重德發(fā)表了一番議論,他說,“君人者,在德不在寶,寶雖重,一器耳”。如果一個人缺少德,則大好河山、富饒土地,也將拱手讓與他人,一個人不可能憑借這“區(qū)區(qū)尺璧”,而使江山永固,如果能誠心修煉,使德深入人心,其珍貴程度不是和氏璧可以相比的。乾隆接著說,古人一旦得到前代“符寶”,君臣上下無不“動色矜耀”,以為是上天饋贈的吉祥物。我太宗文皇帝(皇太極)時,曾獲得蒙古所傳的元代皇帝國寶,太宗只是收納而已,并不以為是“受命之符”,今天看來,文皇帝治理天下、統(tǒng)垂萬世,靠的是德,而不是寶,一般人都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寶器非寶,寶于有德”。
乾隆皇帝決定重新厘定和排序交泰殿所存貯的寶璽。關于將要保留的數(shù)量,乾隆說,雖然自古以來寶璽沒有定數(shù),但今天交泰殿所貯存的寶璽,因年代久遠、記載失真,而且有的重復,應重新加以考證。他提出交泰殿寶璽應“定為二十有五,以符天數(shù)”。乾隆確定“二十五”這個數(shù)字的依據(jù),是出自《周易》“大衍天數(shù),二十有五”之說。古人以天為陽,以地為陰,單數(shù)為陽,雙數(shù)為陰,《周易》將一、三、五、七、九相加,得到二十五,即確定為天陽、單陽的“天數(shù)”。最后,乾隆皇帝據(jù)此將交泰殿存貯的三十九方寶璽,確定為二十五方。
在從三十九方寶璽中篩選這二十五方寶璽時,乾隆說,所謂“秦璽”等四方印璽屬于無稽之偽作,可作為古玩存貯于他處。還有十方屬于文義重復或大清初建時使用的,現(xiàn)在已不適用,“雖不同于現(xiàn)用之寶,而未可與古玩并列”。乾隆決定將這十寶存貯于大清國發(fā)祥地——盛京,與重新繕寫的先祖實錄共同存放在鳳凰樓上,以“覲揚光烈,傳示無疆”。
二十五方寶璽上鐫刻的清文(滿文),也有所不同。清入關前與入關后所書寫的清文,有較大區(qū)別,即今天我們俗稱的“老滿文”和“新滿文”。清字篆文即“老滿文”,傳自太宗文皇帝(皇太極)時。余下的這二十五寶,正是用這種清字篆文鐫刻的,與時下書寫的漢篆文并不相配。乾隆說,“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皇帝之寶”(青玉質(zhì)),此四寶“均先代相承,傳為世守者”,不敢輕易改鐫,故保留原有清字篆文。而“皇帝之寶”(旃檀木質(zhì))以下二十一寶,為日常公務所常用,“宜從新制”,并令內(nèi)務府傳諭改鐫,以“與漢篆文相配”。
乾隆皇帝最后確定的這二十五方寶璽,其中有兩方“皇帝之寶”,一方青玉質(zhì),為清字篆文;另一方旃檀木(檀香木)質(zhì),新清文與漢字合璧。清初時,并沒有旃檀木這方“皇帝之寶”,只有青玉“皇帝之寶”,這是康熙六年最后確定下來的??滴醯壅J為,皇上出巡時,“玉寶重大”,不便攜帶,“查照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事例,造香寶,以便攜行”。這說明皇太極執(zhí)政時,為了出行時攜帶方便,也造過一方木質(zhì)寶璽隨身攜帶,但其下落沒有史料記載。乾隆朝時,這方青玉“皇帝之寶”連同前三方寶璽“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之寶”,確定不再使用,而這方旃檀木“皇帝之寶”,成為了皇帝使用頻率最高、用途最廣、最具皇權象征意義的寶璽。
清代皇帝的公務印章——寶璽,自乾隆朝正式確定“天數(shù)”二十五方后,一直延用到清王朝滅亡,它大量吸收了以前歷代統(tǒng)治方略之精華,也見證了大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變歷史,是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來皇帝寶璽制度的光輝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