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潤保
旅委內瑞拉老同學吳瑞玲陪孫子回原籍廣東省恩平市沙湖鎮(zhèn)水樓行政村大院村,村中領導對她講:“老姑婆,你們不是要在村中建一座紀念亭紀念你們的母親嗎?村里給你們安排地方。”吳瑞玲兄弟姐妹得知村領導的意思后,經(jīng)商量選定在村南端建一座兩層六角紀念亭。
有亭就應有楹聯(lián)。吳瑞玲因此找到我。紀念亭是紀念父母的,父親名叫吳群福,字述拱,母親伍如鳳。經(jīng)過反復的探討切磋,決定以父名嵌橫額,以鶴頂格嵌父號,碎錦格嵌母名。全聯(lián)如下:
福澤黎群
述評碩德如珍寶;
拱衛(wèi)文明贊鳳凰。
這副聯(lián)在兄弟姐妹中傳告后,其兄從香港趕回,在聯(lián)想了家族史的情況下,決定要把爺爺這一代也要寫入對聯(lián),并初定亭名為“兆良坤亭”并作橫額。其中“兆良”是爺爺所建書館名;“坤”則雙關義,一是爺名“兆琨”之“琨”諧音,二是指爺爺?shù)钠拮印?/p>
吳瑞玲的爺爺少年僑居哥斯達黎加,一生拼搏而富有,且有豪義積善胸懷;只可惜無親生子女。于是先后收養(yǎng)了兩子一女,就是建亭者的父親、叔父、姑姑。爺爺隨即在村中建起了兆良書館,請私塾先生教育自己及村中的孩兒。由于家風誠厚,教育得當,來自三個不同家庭的孩子,如同一母所生的兄弟妹,并且都聰慧業(yè)成,尤其是各有如意天倫:父親生有三子二女,叔父生有四子一女,姑姑生有兩子三女。堂兄弟姐妹成群,如今都已過或接近花甲之年,十分親密、和諧,盡享天倫之樂。根據(jù)他們的家史和心愿,在與瑞玲的交流切磋中,我們又初定了第二副對聯(lián):
澤群澤福繁宗遠;
如鳳如來積善祥。
當吳瑞玲拿這副聯(lián)征求村中退休老校長吳連輝宗親的意見時,認為“坤”字會讓人生歧是“兆良老婆亭”。吳瑞玲再來找我時,她知道我本來就不贊成那橫額。經(jīng)商討,定下橫額為“兆良佩琨”,既用了書館名,又用了爺爺?shù)娜?,“琨”是美玉啊?/p>
從吳瑞玲第一次來找我,知道紀念亭是六角三個門口時,我就鼓動她要用三副對聯(lián),以彰顯豐厚的文化底蘊。第二副對聯(lián)確定后,我就與吳瑞玲探討第三副對聯(lián)的取向。爺爺有了,父母有了,順理成章到立亭者這一代人表心愿了。首先是定橫額,最容易想到的是“光宗耀祖”,瑞玲認為不夠謙虛,改一個字就大不相同了:“承宗耀祖”,其中兄弟名有“耀”字就自然而然了。我要齊了五兄弟妹的名字:大哥耀麟,二哥耀俊,弟耀生,妹素玲。經(jīng)過反復的排列組合、推敲甄別,再征求瑞玲及其兄弟妹的意見,第三副對聯(lián)產(chǎn)生了:
承宗耀祖
祥瑞玲瓏生俊杰;
謙和素雅效麒麟。
這副帶橫額的對聯(lián),把五兄弟妹的名字一個不漏地嵌入,三兄弟的前個“耀”字放于對頭為大,正切立亭人之心意。而兩姐妹的全名竟是一個連讀,一個對位并排,毫無斧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