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甲取
記得曾看過一篇對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專訪。季老在總結自己的一生時說:“每個人都在爭取一個完整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nèi)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绷终Z堂也曾說:“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笔朗旅C#俨涣擞行┤焙杜c未完待續(xù),若處處執(zhí)著地追求美滿,人生未免顯得擁擠不堪,給自己留一點空白,不計成敗、得失及榮辱,享受一份悠然閑適的超脫,方能盡得人生百味。
在與人溝通或交際互動中,難免會有摩擦爭執(zhí),如果時時事事與人爭鋒,人與人的關系難免緊張,若能留三分余地給他人,適時給人臺階下,話不說絕,事不做盡,肯舍能讓,人際關系多了些彈性,自然會寬松適意。學會給別人留一點空白,給交際留出包容的空間、回旋的余地,讓人生在相互關讓中盡顯從容與坦然。
古人有一種“半半哲學”,叫作“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边@說的也是人生需要留白,說白了就是不要頑固癡守,該放棄時懂得放棄,才能達到最佳意境。晉人王徽之雪夜坐船去拜訪好友戴逵,船行一整晚才到,誰料到了戴逵的門前,王徽之卻轉(zhuǎn)身就回去了。書童不理解,問他原因。王徽之解釋說,本來就是興起就趕來,興盡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見到戴逵呢!王徽之將留白藝術運用得出神入化,在興盡時放棄與友人會面,瀟灑地回舟離去,也書寫了一段快意人生的千古佳話,其瀟灑通脫令人心馳神往。
留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生活的諸般美好潛藏其中。人生留白,意味著停頓與空閑。給人生多一點留白,將生活安排得有張有弛,不用苦苦尋覓所謂的完美,自然風雨不驚,在曲折人生路上活得灑脫自如、恬淡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