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宗遠
提到哈密,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個反應肯定是“哈密瓜”。這個以哈密瓜聞名中外的農(nóng)業(yè)重鎮(zhèn),位于新疆省東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省會城市烏魯木齊 約850公里,從烏魯木齊搭火車需9個小時。此地不僅因為哈密瓜的香甜被譽為瓜鄉(xiāng),也因其周邊80公里的范圍內(nèi)有回王陵、蓋斯墓、五堡古墓群、大河唐城、天山關(guān)帝廟、拉甫喬克城、白楊河佛市寺等遺址,以及世界第二大的胡楊林區(qū),再加上在東北方70公里處有峰回路轉(zhuǎn)終年積雪的天山山脈,風景不僅多姿且又極為壯麗。
去年中秋過后,與老伴探訪哈密市,到旅館略作安頓便由親友陪同至位于西郊的“回王陵”參觀?!盎赝趿辍被厥浇ㄖ恼?、寢宮和墓園頗為莊嚴肅穆,在夕陽漸沉之際,眼前的景色竟令人的思維倒回300年前的景象,尤其是看到宮殿里一張張歷代回王的油畫像,宮殿外一座座回王和王妃的墓塚,更是頻添不少懷古之情,
登上回王宮殿的城樓俯視哈密市區(qū),驟生浪漫之情。在夕陽近黃昏的時刻,微風輕拂,想象當年回王、王妃在此或歌舞升平、卿卿我我或見子民,豐收瓜果喜形于色。不禁讓我,感嘆連連。據(jù)說清康熙黃帝品嘗由各地送來的水果貢品后,對哈密瓜大加贊賞,并問這是何水果?產(chǎn)至何地?內(nèi)侍只知是哈密王進貢,隨口應答:哈密瓜。從此“哈密瓜”便盛名遠播,至今哈密地區(qū)每年七月都要舉辦哈密瓜節(jié),故哈密也因哈密瓜登上了國際“水果之都”的舞臺。
哈密瓜原名甘瓜、甜瓜或網(wǎng)紋瓜、維吾爾語稱為“庫洪”,據(jù)說有1 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哈密瓜原產(chǎn)于哈密和吐魯番兩地,品質(zhì)最好的產(chǎn)于鄯善縣的東湖,有“新疆甜瓜甲天下、東湖甜瓜甲新疆”之說。哈密瓜的品種有32種之多,但以皮薄、汁多、甘甜、香脆為極品。我有幸多次品嘗,的確名不虛傳,至今仍回味無窮、思念不已、難怪在古代一直是向皇宮進貢的禮品。
凡到過新疆的游客都知道如果要觀賞胡楊林漫妙黃、紅交錯的盛景,非去南疆的柯坪縣不可,那里的胡楊是依河而長。因之,在深秋之際,眼前一大片繽紛艷麗的胡楊樹林,真是美不勝收,特別是映入水中的胡楊倒影和岸上的胡楊相互映襯,有如錦繡般媚麗無比。然而除南疆的胡楊盛景足以迷倒眾生外,哈密市東北邊與蒙古交界處的伊吾縣亦有與南疆柯坪風趣迥然不同的胡楊林區(qū),除了秋季應有的紅、黃渾合彩色林木之美,更獨有那雖歷盡滄桑凄涼、但又枯木逢春以及自然象形等奇特且怪異的風姿。
從哈密乘車往西北而行,車行在戈壁灘中的公路上,兩旁的地貌如月球表面,怪異無比,兩個小時后又穿過漫長的山路行在天山腳下,只見延綿不斷堆滿白雪皚皚的山,在蔚藍天空朵朵白云襯托之下,煞是美妙至極,雖有些疲憊但不舍闔眼,直望著車窗外的瑰麗景色,如此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抵達距哈密160公里的伊吾縣城, 在此偏遠但引人入勝的小城用午餐后,繼續(xù)上路前往東北方距蒙古只有七十公里的淖毛湖原始胡楊林區(qū),一睹地球上最古老 (約九千年) 的“祖宗”胡楊林風采。
新疆伊吾縣淖毛湖原始胡楊林,位于新疆西北部與蒙古交界處,面積47.8萬畝,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大胡楊林區(qū)之一,這個遠在1.35億萬年前就形成的森林區(qū), 這里的胡楊被地質(zhì)學家稱為“第三世紀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胡楊樹經(jīng)年累月生長在戈壁灘上,與黃沙、狂風搏斗,它之所以能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是因為能適應沙漠型地質(zhì)和冷、熱變化極大的天候。最奇特的是同一棵樹會生長出不同形狀的葉子,水分充足時是闊圓形,缺水時樹葉變成狹長的柳葉狀, 故有“異葉楊”之稱?!盎钪瓴凰溃篮笕瓴坏?,倒后三千年不朽”,這是新疆人對胡楊樹的認知,也是對戈壁胡楊不屈不撓精神的高度贊譽。
我的哈密友人說:“不到伊吾不知胡楊之壯美,不看胡楊不知生命之寶貴”,如今我有幸親臨淖毛,望見那一望無垠的胡楊林海,異常壯觀,由于時值中秋樹葉尚未完全變黃據(jù)說到了十月初“胡楊節(jié)”之后,整片樹林可以黃透半邊天!
與南疆胡楊樹林最大的差異在于此地的胡楊分為三千年、六千年和九千年三種林區(qū);三千年枝葉依然茂盛,六千年則枯木處處,偶有長新葉者,九千年則是枯木一群,景象十分凄涼,然而它們的枝干依然挺立有型,即便是臥倒了,也有那令人難以想象的身姿,如龍似鳳、如人似猴、像鷹、像犬或像群居的神仙、擺龍門陣的人群??傊徘旰鷹畹哪硬灰欢?,實是令人大開眼界。
文人墨客到此游賞,嘆為觀止不免感嘆:矮如龍蛇數(shù)變形,蹲如雄虎距高崗。戲如神狐露九尾,獰如夜叉牙爪張。如此傳神的形容胡楊林之美,真是既生動又貼切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