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恒
人們在提及這位偉大卻同樣陌生的幾何抽象派畫家時,總是會和那些構思清晰但很難辨認的幾何平面相并論,從中產生了無數的立場,同樣也是令人難以辨認的立場。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冷抽象”畫家,蒙德里安本人的藝術經歷和最初的藝術啟蒙可以結合當時那個時代的許多資料來了解,他的個人化的成長經歷也屬于那個時代的產物,我們不難了解他的生活(根據他的介紹資料),而我們很難了解的是他選擇繪畫作為人生目的的初衷,這點也是導致為什么有的畫家在研究他的領域時無法認同和理解他的作品的原因。那么如何分析這些幾何畫的意義就成為了他給這些后來人留下的唯一感興趣的東西,而這些價值性的東西理所當然的被收入到美術館中。
伴隨著優(yōu)美的鋼琴獨奏,我的思念又在延續(xù)...整個假期的彷徨感還沒有完全的消失,而我必須馬上結算這次漫長的思辨之旅,我對蒙德里安的懷念也算是一種結算的方式吧,當我看到他那冷峻的畫面擺放在這里時,我想到了如何辯解它們,其實從來不需要那么多的辯解,可是我做著這些,做著這些無聊的文字。在許多年以后發(fā)現這些文獻的人們,他們是否知道在我的這個時代同樣擁有如此利害的沖突感,就好像從來沒有過的價值一樣。
我已經開始想著自己的夢想,想著自己該做些什么,看見有人經過這里,留下他們的言論,留下對我的感情的隱約的哭泣,我不禁有些遲鈍,彷徨,虛假,猥褻自己的過去,然后把最好也是最后的一面顏色留在這里。
最后的一天,發(fā)現解釋的緣由就是理解,蒙德里安的幾何構圖,那些變換的顏色都是因白色開始的,然后再運用黑色作為限制的邊緣,白色被規(guī)矩的分割開,畫出它的正面——無限的黃和紅,而它的背面則是紫色的妖艷——紅和藍,他們太過特別,也太過高尚,他的初衷也許不在于此,或許是我的思緒引入了那里,我不知該如何表達對他的致敬,可是在它們中我看到了對冬天的描述,正如莫奈筆下的雪也被如此分割開,而文字的無奈就在于它無法分割人們心中的空白,可是畫做到了。
哭泣的莫扎特死了400年后,有個男人終于回憶起了你,就好像那部關于你的電影《莫扎特》中的男人一樣,我亦感受到了那個嫉妒的男人的心,我在嫉妒蒙德里安的理解為什么是這樣的完美,而我卻遲疑的不能逾越他,自從我的朋友在那夜離開我后,在沒有什么值得我去認真了,他說:“我是因你心中的需要而生,當你看清時我便會回來?!?/p>
我真的看不清了,雖然我努力的做著那時的殘留之事,可是他始終沒有和我在說話..
酗煙,不在喝酒。這樣我可以死的更快???不再想,就因為這音樂馬上就要結束。此時的我就好像理解那些無法改變的線條一樣,將感情寄托于那些線條之下,然后隱藏起來,不告訴任何人關于他們的秘密。
朋友和我說他已經到達了原點,而我也在。那個原點難道真的那么重要?距離那個原點之外的人真的那么迫切的想到那里嗎?那么我寧愿自己不在這里,而你們快點來吧。
發(fā)自內心的問,蒙德里安的價值說,答案是沒有的。
發(fā)自內心的問,蒙德里安的意義說,答案是說不完的,朋友問我那些幾何畫中為什么沒有綠色?我告訴他,黃色加蘭色就足夠了。是的足夠了,那些被提煉出來的純色就已經代表了所有的審美。而后來有的人誤把他們理解成了色彩上的構圖,將他們爛用在服裝上,對此我大為不解,為什么不懂得理解,而偏偏卻要將最美的東西曲解呢?形式是將構圖最不規(guī)范的曲解,就好比蒙德里安的作品被用在了服裝之上!分解那些《風格》主要的作品,必須具備自己的審美風格,這句話不屬于任何人,理解它是因為蒙德里安的作品中存在著,而他的意義就是將他們表達了,并且很好的消化了。
轉變
人們大多好像關心蒙德里安的轉變,這樣的提出不能說是業(yè)余,只能歸納成開始辨認的過程(理解)
他的早期線條式畫作還屬于第一個階段——寫生和寫實。那個時候的作品如此的麻木且無意義可言,那些線條本身是死的,他們勾勒了實體的外觀,并且將它們無規(guī)矩的固定,而那些寫生的水彩也是同樣的理由,除了顏色的乏味和形式的單一,最重要的理解方式就是他在尋找一次變革,而這些作品卻與那個時期荷蘭的其他畫家所畫的作品非常相似,他本人也是從來就不加確定的。第二個時期——幾何抽象和分解。自從他提出了風格這個主題后,他的畫作就有了轉變,最先的轉變是從寫生的畫作中提煉出來的,而后完全放棄了以前的風格,進入被人稱作“新造型主義”的階段,從此他得到了自我的尊敬和意義。
當我發(fā)現自己的左眼和右眼觀察到的事物不在相同時,我告訴自己把他們忘記。當我發(fā)現自己在去廁所到臥室這段直線里一直在不斷的思考一些平時無法深入的問題時,我告訴自己還是把他們記下吧,我的左眼告訴我畫出一條線來,然后用它去看線左邊的東西,我發(fā)現那個東西所處的空間在線的左邊,而右眼讓我用它看,我驚奇的發(fā)現那個東西又到了線的右邊,然后我的左眼和我說東西其實沒有改變,而是我的空間感改變了……是啊,我們無論怎么理解空間的概念,都不如身臨其境的去實踐,我同意了左眼的說法,我不再用眼睛去觀察畫室中的模特和那討厭的立體主義...而是去親自制造并理解他們。
成長·讀寫月刊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