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艷卓+徐江
一、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試題
《說起梅花》表達(dá)了作者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種物使你產(chǎn)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樣的熱愛為什么能深入你的靈魂?
請以“深入靈魂的熱愛”為題作文。
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文體不限。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這道作文題,看似題義淺顯明白,但考生能細(xì)致冷靜地把握題旨并非易事。它的審題點是比較多的。
第一點,要選“一”件可“愛”之“物”。
第二點,愛之要深,即“入靈魂”。
第三點,“入靈魂”要說明“為什么”,即有充足的理由。
第四點,要盡量和“我”的實際相聯(lián)系,以體現(xiàn)入“我”之“靈”。
二、情感實在且有用之示范文賞析
深入靈魂的熱愛
——橘子情
徐 ?江
該回學(xué)校了。
在我的背包中爸爸又放了一袋橘子,不用數(shù),準(zhǔn)是6個。
當(dāng)然,開始沒有在乎。既沒有在乎買什么,也沒有在乎買幾個。后來漸漸發(fā)覺這成了慣例,每逢離開家里都是如此。哪怕是媽媽帶我去旅游,也是如此。送橘子,而且是6個,不多不少。橘子個兒大、皮鮮、豐滿。顯然都是精心挑選的。
發(fā)現(xiàn)這一規(guī)律后,也只是想一想,沒問過爸爸。我知道,問也不會說的。
這個心結(jié)到初二讀《背影》,似乎有點兒松解。
當(dāng)年朱自清與他的爸爸在南京分手,他爸爸費老大勁兒去買橘子,老師讓我們背下那段描寫,我背得很熟: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p>
大概我的爸爸是受《背影》影響吧?或者就是學(xué)朱自清的爸爸!可是我不明白,朱自清的爸爸為什么一定買橘子呢?為什么一定自己去買呢?特別是當(dāng)朱自清要去買時,他的爸爸卻不肯,這僅僅是為了讓兒子少跑些路嗎?我格外留心這一問題??墒?,當(dāng)時問老師,老師支吾著也沒說清。
上了高中,離家更遠(yuǎn)了,爸爸的習(xí)慣還在延續(xù)著。我仍在糾結(jié)著上邊的問題。這不僅是關(guān)于語文學(xué)習(xí)的追問,更是追問朱自清爸爸的內(nèi)心情感,他這種愛的深度。當(dāng)然,追問朱自清爸爸“背影”之愛,意在追問我的爸爸之愛。懂得爸爸的愛,才真愛爸爸!
我期盼著有老師能回答我。也許是心誠則靈,終于,在《讀寫月報》看到一位老師講《背影》的文章,恍然大悟。文章說,南方人讀“橘”與“吉”相近,送“橘”就是送“吉”,是一種祈禱,是一種祝福。
是呀!這時,我忽然想到:魯迅先生在《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便有“福橘”之說,長媽媽在除夕夜給迅哥兒枕頭底下便塞了一個大“福橘“,祝福迅哥兒一年順順溜溜。至此,雖則心結(jié)結(jié)了,但還有一絲怨尤,怨當(dāng)年老師講得不透,怨自己當(dāng)年想得不夠!因為《阿長與〈山海經(jīng)〉》和《背影》在語文書中是連排在一個單元的!
上天不負(fù)有心人,它特別眷顧我。上高中了,當(dāng)老師為解讀《赤壁賦》讓我們搜尋搜尋蘇軾的材料時,我去翻閱爸爸書架上的蘇軾文集,無意中竟然在書中發(fā)現(xiàn)蘇軾將柑與橘擬人化,為他們作有《黃甘陸吉傳》,首句云:“黃甘陸吉者,楚之二高士也?!庇芯湓捲趺凑f來著?無巧不成書!在這里,蘇軾把“綠橘”諧音稱作“陸吉”。這恐怕是最早的以“橘”作“吉”具有文獻(xiàn)性意義的證據(jù)。
橘子,作為傳遞情感的載體居然還有這樣的文化淵源。我懂了。我想,也許爸爸早知道呢!
啊!可憐天下父母心!
朱自清的爸爸為什么要買橘子?為什么堅持自己去買橘子送給北上的兒子呢?因為送橘子是送“吉”,把錢給兒子讓他自己去買就不是送“吉”了?!氨秤啊敝胁靥N著這樣的情感。
我的爸爸為什么一定送我6個橘子——那是祝福我“一路吉祥”!
自此,我對橘子之愛則更是有了別樣的境界。
兩個爸爸的橘子情是一樣的。兩個兒子呢?朱自清為爸爸買橘子留下的背影落淚,且寫下《背影》傳留于世。我沒見過爸爸買橘子的背影,也沒有朱自清的文采,自然寫不出《背影》那樣美的文章,但風(fēng)吹動父親的頭發(fā)、揮手送我的前影,卻永遠(yuǎn)刻在我的心版上。
文本賞析
這是用類比思維構(gòu)想的應(yīng)試文。
考生以“我”的父親與朱自清的父親做類比,朱自清的父親送橘子充滿父愛,當(dāng)然,與之相類,“我”的父親送橘子也是充滿父愛?!侗秤啊分懈赣H的背影是朱自清難以忘懷的,而“我”父親的前影也是“我”銘刻心版上的。背影也好,前影也罷,它們都是一個父親與孩子分別時在孩子心中留下的身影,都是親情的載體。這是總體構(gòu)思。
“深入靈魂的熱愛”,雖然要落實在某一動物,或某一植物,或某一器物上,但它就像一篇議論文的論點一樣,此文須寫出相關(guān)物為什么讓“我”愛之入魂入骨,要有充足的理由,尤其是寫出這“愛”是怎樣地“深入靈魂”。
所以,本應(yīng)試文寫出“我”對橘子的愛并要表明為什么對橘子有別樣情感。那就是父親為什么送橘子?為什么還要送6個?這是個懸念,揭示父親這個奇異行為背后的為什么,也就揭示了橘子讓“我”深愛之原因,也表明“深入”了“靈魂”。
這一原因的揭示,是借助于解讀《背影》中朱自清的父親為朱自清買橘子的“背影”來完成的?!侗秤啊分械摹氨秤啊敝橹挥懈忝靼字熳郧甯赣H為什么買橘子,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買才能理解“背影”之情,才能理解朱自清面對“背影”而流淚。
文中作為考生的“我”在初讀《背影》時,也只是認(rèn)為自己父親受《背影》之影響,還未能破解兩個父親的內(nèi)在情感。
直到上高中還在糾結(jié)著《背影》中的問題,這表明考生“我”一直在探究這個問題,既是追尋朱自清父親的內(nèi)心世界,也是追尋考生自己父親內(nèi)心世界。這個追索過程就是解釋為什么送橘子?!靶恼\則靈”,“我”看《讀寫月報》中的文章,解開了這個心結(jié),也在蘇軾《黃甘陸吉傳》中,從源頭搞清“橘”與“吉”之關(guān)系,心結(jié)頓開。文章引俗語“可憐天下父母心”,揭示了兩個父親的舐犢之心是相同的!endprint
文章說到心結(jié)了結(jié)時有“一絲怨尤”,顯然對當(dāng)下語文教學(xué)含蓄地做了批評??墒?,當(dāng)初老師講清“橘”與“吉”之淵源,也就沒有了“我”苦苦追尋的過程了。
結(jié)尾也別有心機(jī),作為考生的“我”沒有看到爸爸如《背影》中那樣的背影,但“風(fēng)吹動父親的頭發(fā)、揮手相送的前影”卻同樣使讀者感動,并且理解考生“我”為什么深愛橘子。
這篇文章從邏輯思維講涉及三點:“深入靈魂”之概念思考;“深愛”橘子之充足的理由;兩個父親與兩個兒子之相“類”。
這篇應(yīng)試文構(gòu)思以上述理性根據(jù)為指導(dǎo),同時兼顧一個高中生的知識視野,這里只有蘇軾《黃甘陸吉傳》在高中生認(rèn)知之外。如此寫示范文,便于學(xué)生模仿。
比如,仿《橘子情》寫《蘋果情》。
想象“我”外出,與媽媽在車站等爸爸,他去給“我“買水果。離開車時間不多了,“我”與媽媽有些焦急,這時爸爸來了,小跑著,一不小心又跌倒了,他撿拾著四下滾動的蘋果……,這是有刺激性的“鏡頭”,“我”趕緊跑過去……蘋果是6個大紅蘋果……。由此“鏡頭”開始,去拓展聯(lián)想,乃至與朱爸爸買橘子相聯(lián)系……
再比如,“一路平安”這是爸爸的祝愿。
這里面也深蘊著國人的習(xí)俗,是一種祝福文化。倘若火車開動,你給人送6個鴨梨就不好。
三、貌似文雅實則寡情且無用之例文批判
北京2015年《深入靈魂的熱愛》正確的寫作思考方向是以富有生活化、情趣化的某一物為載體,以之寄托親情、友情、愛國情等等。要實在,要感人,要貼近考生自己的經(jīng)歷。這并不是一個很難寫的話題。
一個高中生為什么視高考作文寫作如李白之嘆“蜀道難”?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師的“教”出了問題。這種“教”的問題嚴(yán)重到什么地步,讓我們以南京某出版社《真卷作文》所謂高分作文為例來分析。請看北京試題《深入靈魂的熱愛》之文例:
深入靈魂的熱愛
北京一考生
皓月當(dāng)空,竹影橫斜,暗香浮動,酹一杯清酒,展一頁宣紙,持一桿羊毫,研一方香墨,走近它,走進(jìn)那筆墨紙硯里蘊含的中華風(fēng)骨。
一桿禿筆,滿載文士修齊治平的夙愿。你可以揮毫潑墨,你可以細(xì)筆勾勒,毛筆承擔(dān)了太多歷史的風(fēng)骨,“文死諫,武死戰(zhàn)”,他們絲毫不懼,一頁頁千言書是他們對國家最忠貞的熱愛。比干挖出的是不屈的報國心,清官海瑞備棺上疏進(jìn)的是愛國為民之言。筆里有魏征《諫太宗十思疏》的規(guī)勸,筆里有《伶官傳序》的批判,筆里有諸葛亮《出師表》的勸勉,筆里有《周忌諷齊王納諫》的告誡。歷史的年輪滾滾向前,當(dāng)面對夕陽漁夫,一切都付于笑談中時,只有那桿筆在不停地?fù)]動,揮動著中國魂,綿延不絕。
一方香墨,潑灑學(xué)士肆意狂放的傲骨。墨跡斑斑,香氣滿地,那里有王羲之的書法之妙;一點一頓,小心翼翼,那是米芾用心學(xué)字的身影。墨里飽含著學(xué)士們勤勉、豪放、曠達(dá)的心境。你可以欣賞顏筋柳骨的如竹蒼勁,你可以贊賞文徵明的不拘不束,你可以嘆頌張旭、懷素的羈放難馴。墨梅是他們不屈的品格,墨蘭是他們高雅的氣質(zhì),墨竹是他們堅貞的節(jié)操,墨菊是他們不與俗世同流合污的歸隱之愿。一方墨,就是一片中國情。
一頁生宣,飽含學(xué)士清清白白的品性。鋪展宣紙,映著月光,永遠(yuǎn)那么無瑕而透明,那是學(xué)士們清白品格的象征。菜市口那邊的刑場上散發(fā)著《廣陵散》的悲壯,嵇康如白紙般清潔的品格,怎么會屈服于司馬氏的霍霍屠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縱烈火焚燒,也只留清白在人間。莊子面對君王的征召也坐而不顧,他冷笑地指著塘中“吾將曳尾于涂中”,寧可身處淤泥中,也不愿意接受朝廷的厚祿。在清白的紙上氳開,只愿做一棵樹,仰望當(dāng)空皓月。
一方硯臺,是士大夫的浩然正氣。四四方方,是硯臺,亦是品性。正直不屈,大義凜然,那是屈原對子蘭一干小人的憤怒,是荊軻倚柱而笑的英雄末路之悲,是蘇武牧羊北海的守望,是岳家軍整齊有力的步伐,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的長嘆,是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硯臺載著太多正直之氣,如船般,從古運到今。
筆墨紙硯,是工貝,是傳統(tǒng),更是一部中國史,一部寫滿愛國、豪放、清白、正直的中國史!
文本賞析
從《真卷作文》這篇“優(yōu)秀”例文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素質(zhì)的若干缺陷!
且不說文中“一桿禿筆”如何“細(xì)筆勾勒”之不合理,也不說到底是“筆里”之“有……”還是“筆下”之有……”,也不說“走進(jìn)……中華風(fēng)骨”,也不說嵇康是不是在“菜市口刑場”被殺等問題,在這里主要從邏輯上看,由于作者不懂基本的邏輯思維常識,這篇應(yīng)試文有多處違背了基本的邏輯要求。
第一,此應(yīng)試文犯有“不相干”錯誤,即文中所說的事風(fēng)馬牛不相及,無關(guān)聯(lián),不搭界。
比如,“比干挖心”與“一桿禿筆”,在商朝還沒有毛筆。莊子與宣紙也不相干。
第二,此應(yīng)試文犯有“轉(zhuǎn)換概念”錯誤,前邊所說的事情與后邊事情在概念上不一致。
比如,“一方香墨”與“墨梅”“墨蘭”“墨竹”“墨菊”。后者作為繪畫藝術(shù)作品,的確是顯示著作者的品格、氣質(zhì)、節(jié)操,但它們是“用墨畫出來的”,但它們不是“香墨”,“一方香墨”作為“墨”就是一黑顏色的物,可以和水研成黑色汁液用來寫字作畫而已。它可以寫正義事,也可寫污穢事。
第三,此應(yīng)試文只下判斷,不談理由,強(qiáng)加于人,違背充足理由律。
從“一方硯臺”中推不出它“是屈原對子蘭一干小人的憤怒”,推不出它“是荊軻倚柱而笑的英雄末路之悲”,推不出它“是蘇武牧羊北海的守望”。
第四,此應(yīng)試文犯有一個最大的錯誤是與試題要求不“同一”,違背了“同一律”。
試題明明白白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但是,此應(yīng)試文卻寫“一桿禿筆”“一方香墨”“一頁生宣”“一方硯臺”,這是“四件套”呀!
如此掉古人之書袋,與學(xué)生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文章自然不能稱之為成功之作了。
嘎貓角落
顯而易見卻視而不見
弟子問本·左馬大法師:“天底下誰最睿智?”
“善于學(xué)習(xí)他人之長處者。”法師答。
“誰最強(qiáng)大?”
“善于自控者。”法師答。
“誰最富有?”
“深悉自己擁有之財富者,其財富乃生命之分分秒秒,可改變其周遭之一切?!?/p>
“誰值得敬重?”
“自重并敬重鄰里者。”
“大師所言,皆顯而易見?!绷硪坏茏诱f。
法師接過話:“顯而易見,不過很多人卻視而不見?!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