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廉者常樂于無求,
貪者常憂于不足。
——【隋】王 通《中說》
【譯文】
廉潔的人沒有非分之想,知足常樂;貪婪的人欲望太多,不知道滿足。
【小故事】
白袍子與墨汁
明朝的時候,廣西有一位叫鄭牢的老差役,性格耿直,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名將山云被派到廣西當鎮(zhèn)守邊關的軍官,一到廣西,他便宴請當?shù)氐赂咄氐娜肆私馇闆r,于是,有人將鄭牢介紹給他。
一天,山云邀請鄭牢到他家中,對他說:“常言道,對于將軍,只要看他能不能打仗就可以了,不必在意他是否貪財。況且廣西的風氣一向是看重錢財和做生意,那么,我是否也可以謀取一些個人的利益呢?”鄭牢回答說:“大人剛到此地,就像一件潔白的新袍子,如果收受賄賂,就像白袍子上染了一點墨,總是洗不掉的!”山云又問:“人們說,當?shù)厝怂偷臇|西一定要接受。如果不接受,他們必然懷疑而且怨恨我,那我該怎么辦呢?”鄭牢回答說:“為官的人貪財,朝廷有非常嚴厲的處罰,如果你受賄了,朝廷就會責罰你。難道你不怕朝廷的責罰,而害怕當?shù)厝说脑购迒幔俊鄙皆菩χ蛹{了鄭牢的觀點。在他鎮(zhèn)守廣西的十多年間,廉潔的操守始終不變。
【評點】
這個故事說明:做人要堅持自己的操守,拒絕不正當?shù)腻X財,遵守法律,而不是找借口牟取非法的利益。為官如此,為民亦然。
【拓展內容】
人不可有貪心,只有去除貪心,才能做到廉潔。為了一點個人利益而損害社會和他人的利益,是不道德的,還很有可能是違法的。
孔子強調“欲而不貪”,是要人們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追求仁義,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合乎仁義的范圍內,分辨出正常需求與貪婪之間的界限,這樣才能不起貪心。比如說,官員追求道德,不使自己起貪心,滿足于自己正當?shù)氖杖肱c福利保障,這樣,不但能生活無憂,還能照顧好家人。但如果官員不追求仁義,就會有貪心,就會追求享受,追求更多的金錢,從而很可能墮落為腐敗分子,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以致葬送自己。
《道德經》中,老子這樣說:“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边@句話是說,如果不推崇典型,不追求奢侈品,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爭名逐利和偷盜的事情了。這種思想放到今天仍然是非常有價值的。老子推崇的“無為而治”,并不是否認個人努力和奮斗的價值,而是提倡人們抱有一顆平常心,對于名譽和利益持有平和的心態(tài)。
小朋友們,你們長大后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可能會面臨各種利益的誘惑。除了自己應得的報酬外,我們不可貪圖不義之財,要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錢財只是一種工具,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終極追求。錢就像農家肥,儲藏會發(fā)臭,散播開來卻可以滋養(yǎng)萬物。
【名言警句】
一官來此四經春,不愧蒼天不愧民。神道有靈應信我,去時猶似到時貧。
——張之才
當官就不要想發(fā)財, 想發(fā)財就不要去做官。 ? ?——習近平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