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玥 編輯|張妍 攝影|阿東
弄堂開帖,獨上閣樓
文|顧玥 編輯|張妍 攝影|阿東
論壇完全是上海里弄鄰居的氣氛,街坊自家管自家,見面打個招呼,客客氣氣,吵架罵人是不大有的。
帖子里這廂評說“交關好”,那廂就回“交關謝謝”。
2011年5月10日11點42分,金宇澄化身“獨上閣樓”,在“弄堂網(wǎng)”開帖,撣撣袖口,先拜了碼頭。從上海閣樓講起,阿飛在電燈下數(shù)鈔票,頭伸出老虎窗,小飯店二層欄桿肉腿高懸。一頓飯的工夫,接著講上海西洋小說開禁,老阿姐手結絨線,口述全本《簡愛》,閣樓地板畢剝作響。兩分鐘后,網(wǎng)友“一氧化二氫”回帖說:有勁。帶頭稱爺叔?!伴w樓爺叔”名號自此叫開。爺叔就這樣講講講,從城市規(guī)劃、住房改造講開去,閑話牢騷,沒頭沒尾,標記了幾處“此段再議”……直至講到80年代小菜場的大閘蟹攤頭,律師朋友膩先生碰到長遠不見的“小赤佬”陶陶,這是2011年5月14日6點08分。自此文章順勢而下,再沒回頭。5個月后,30頁帖子翻過,《繁花》熟透落地。
“居心地此一時彼一時?!苯鹩畛握f,于《繁花》而言,“弄堂網(wǎng)”是觸發(fā)之地,沒有它就沒有《繁花》。此前他擱筆20年當編輯,要不是一頭撞進網(wǎng)里,筆仍拿不起來?!芭镁W(wǎng)”注冊需要邀請碼,人不算多,環(huán)境單純,海外生活的上海人來過嘴癮,新上海人也來懷舊,包括本地作家陳村等人龍藏虎臥。像一只泡菜缸,五六十歲一輩的上海人漚成同一種風味。金宇澄從朋友處得知這網(wǎng)站,上去看別人有名有姓的故事,不覺得好,胃口卻被吊起來,索性自己寫?!皠e人發(fā)帖子,我也發(fā)帖子,別人講上海話,我也講上海話?!币郧皩懶≌f要提前準備,排開工作,留好時間,現(xiàn)在可以毫無準備毫無小說意識。“一開始它就是份閑心。”金宇澄說。于是開帖講講馬路改造,老老實實回憶,夾雜諸多曖昧。
采訪約在上海作協(xié)旁的瑪赫咖啡館,作協(xié)所在的巨鹿路原屬法租界,金宇澄工作于此,也安家于此。那天馬路是濕的,梧桐洋房挨著雨淋,唰唰作響。他在帖子里提到租界的精神代表是小馬路曲曲彎彎的情致,有遮有蓋,有骨有肉,回眸之媚,綠肥紅瘦。如今南京西路(吳江路)的規(guī)劃,攔腰一條大馬路,一通到底,“等于一個女人沒有曲線,一眼看到底,一點蕾絲花邊也沒得,透視裝是啥味道?!?/p>
如此亂講3天,引得版主注意,跟帖說:閣樓兄面熟陌生,文字老辣如袍下露云靴,是旦是凈一目了然。四處打聽來路,文匯出版社某編輯一眼認出,此人《上海文學》老金是也,“燒成灰也認得”。金宇澄趕忙托人帶話,千萬保密。被“金宇澄”名字左右半輩子,在網(wǎng)絡上取成陌生人像玩捉迷藏,另外一副面孔出來,“等于你參加一個晚宴,一桌子根本不了解的陌生人?!薄斗被ā防锏臒o數(shù)飯局皆是如此,四面來客,坐成一圈,初次見面,推杯換盞?!霸谶@么一個環(huán)境里面,你可能會變得更加地警惕,但同時呢,又覺得很自由,因為你是一個沒有名字的人,對吧,這是一個非常有趣,就是說你可進,也可退?!?/p>
從閑心閑話里,逐漸蛻出小說意思,是“慢慢慢慢,慢慢慢慢”的。金宇澄講普通話語速要比上海話緩一截,他喜歡連用兩個“慢慢慢慢”,語調起伏充滿樂性。就這樣他保持每早兩個鐘頭寫作,“蘿卜揩一段吃一段”,不緊不慢,寫了就貼,貼完下線關電腦,出門上班。中午上去看一眼回復,再想下一段走勢,就像開無軌電車,不穩(wěn)妥,“有軌電車就是有軌道的對吧,你按設計好的路往前走,無軌電車它就是隨便走的,隨便這個路上它可以左右變道,都可以開,是這么一個情況。”直到慢慢慢慢好像有一點像小說了,這一丁點相似,激活了過去的文學訓練,他停下來做了人物表,電車漸漸勻速行駛。
地利人和,這電車只能在“弄堂網(wǎng)”里開。要是在“天涯”或是什么地方,攤子那么大,頭天發(fā)了帖隔天就找不著了。人太多是壞事,“說不定有人罵你了,說不定有人在講別的事情,發(fā)別的東西,你就敗壞胃口了,這個計劃也就沒有了,對吧?”“弄堂網(wǎng)”每日的回復少時一兩個,最多不過二三十個?!翱纯筒欢?,也非響檔?!蔽兜罎?,自得其樂。論壇完全是上海里弄鄰居的氣氛,街坊自家管自家,見面打個招呼,客客氣氣,吵架罵人是不大有的。帖子里這廂評說“交關好”,那廂就回“交關謝謝”,這兄那兄,每回必要挨個謝過再貼正文。
小說家容易高高在上,追求所謂詩性,對讀者反應不屑一顧,金宇澄認為,小說是為讀者服務,提供閱讀和消遣,故事要講得好。他鼓勵年輕人上網(wǎng)寫作,可以抹去真名實姓,脫穎而出全靠敘事特征和風格,是否突出,節(jié)奏是否恰當,看客反應一目了然。回復少,也許這一段過于靜態(tài),或者沉悶,這可以調整。金宇澄說,他有自己的文學立場,但喜歡聽意見,網(wǎng)上意見要聽,“豆瓣”的意見也聽,16次印刷,每次都有五六十條的修訂。他列舉了西方作品朗讀會的傳統(tǒng),往往都是寫一章就讀給朋友聽。中國傳統(tǒng)也如此,說書先生觀察現(xiàn)場反應,晚上回去挑燈“改書”?!芭镁W(wǎng)”初稿,梅瑞替姆媽收拾包裹,羅列家生。有人指出其中缺了被夾里,燈芯絨。爺叔遵命,立刻補進去。講到“紹興阿婆”倒下去要死,底下的看客追上來說,這么有意思的老太太不應該早死,求爺叔刀下留人。好,第二天就轉回來,阿寶爸爸置棺材訂墳墓,阿婆忽然坐起來,吃一個油條,就好了。此類大改小改一律是在原帖里進行,不留底本,出版的文本直接從帖子里扒下來再作改動。如此你來我往,臺上翻個跟頭,臺下掌聲四起,金宇澄受到鼓勵,拋接阿寶、梅瑞、康總、小毛各等人物,越翻越起勁。
慢慢慢慢寫到8、9月份,他此時覺得“可能是一個可以發(fā)表的東西”。
網(wǎng)絡寫作的載體是新的,玩的當然是連載小說吊人胃口的把戲,每段留尾,有且聽下回分解的意味。金宇澄喜講“味道”,網(wǎng)上每節(jié)結束都有味道在,“等于一個菜,忽然一下子沒有了,哎,這味道很好啊。”面壁寫作不會有戛然而止的味道。帖中寫少婦銀鳳引誘少年小毛,寫銀鳳剛剛寬衣入浴坐進水里就掐掉。隔天另起一段,接講起別的事,就不提這茬??纯蛡兇蠛魻斒宀缓竦?,“吊足阿拉胃口”,想知道肥皂打了沒有,“兩根線要搭牢了,快點寫??!”急死個人。金宇澄悠悠哉哉,任那盆洗澡水熱氣蒸騰了半個月,才讓香汗接著淋漓。這樣的寫法看似隨性,實際是葷素搭配,十指炒菜,以饗老饕,上桌順序都在提綱里,如此大俗大雅相互轉換,步步經(jīng)營。
帖子續(xù)到20多頁,已到10月中旬。某日下午6點,金宇澄貼上來一大段,瞎眼老太太黎老師講盡了年輕戀愛直到晚景凄涼的一生。一段3000多字,金宇澄當天下午在家里寫完一下子就站起來,內心極其激動,暗自嘆道,這肯定是個好小說了!看客和爺叔的反應同步,平時潛水的網(wǎng)民紛紛浮起來,大呼不得了,這個好小說要好好慶賀一下!“此前,時間、地點、人物‘慢慢慢慢’把故事往前推,之后‘慢慢慢慢’到了這么一個高潮狀態(tài),就如你完全沉浸其中,好像你就生活在里面,你是用你的整個身體和聲音在考慮這個?!?/p>
某天,閣樓爺叔下午冒上來說,已經(jīng)有人困馬乏之感了,家里的貓都懂得主人這幾月的作息時間,每早叫他起床?!霸缟?點,小貓一叫,天未亮,開開電燈,小貓旁邊坐好,四目相看,實在好笑?!笨纯蛡冎四В岢觥皫蛢z拷拷背脊骨”,催著更新。網(wǎng)下金宇澄也好似發(fā)了癲,“老婦懷胎的肚子越來越大,走路的姿勢都不一樣了?!敝灰堰^來,就面對電腦?!叭魏问虑?,飯局啊、什么人要跟你說什么事,我都沒精神,一點精神沒有?!苯鹩畛我恢苌?天班,此刻工作早就顧不周全,熬到下班趕緊回去,家跟辦公室一條路上,五六百步的距離,走得要飛起來。有時寫到大腦缺氧,眼前一片模糊。房里有小床,這時知道趕緊趴下睡一會兒醒來,趕緊把這節(jié)寫完。晝夜不分,極度疲憊,但幸福得能見到鬼。
這種寫作過程只能發(fā)生在彼時彼地彼刻,差不得分毫?!斗被ā分?,金宇澄曾試著在“弄堂網(wǎng)”上開寫新小說,講些東北老知青故事,寫到2萬多字,正在興頭上,出版社要出《繁花》,修訂加上繪圖等等事情一多丟了下來,那勁頭就沒了。
時間倒撥回那年夏天,金宇澄到四川出差,清早醒來準備開寫,賓館電腦是壞的。四五點鐘,天亮了五六成,老金出門尋網(wǎng)吧。人生頭一遭,到了網(wǎng)吧不知上網(wǎng)要憑身份證,連忙趕回賓館急匆匆取來。網(wǎng)吧里排排屏幕爭相閃爍,通宵打游戲的少年們才剛入眠,天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地亮起來,小販拎著竹籃進來叫賣“龍抄手”,桌上有小蟑螂在食物殘渣上爬。金宇澄把面目一抹,鉆入網(wǎng)上的弄堂,爬進小辮子電車,松開剎車。這一刻,故事開始沖向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