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看待孩子
凌宗偉 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家庭教育盡管有一些普適性的理論和方法,但具體到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時候絕不是靠什么《父母規(guī)》、《育兒經(jīng)》以及這個虎媽、那個狼爸提供的什么成功經(jīng)驗可以解決的。更不是聽幾個家庭教育專家的講座和看幾本家庭教育教材就能教好自己的孩子的。
《父母規(guī)》之類的東西,充其量只能為我們提供一點普適性的知識而已,至于這些知識是不是適用你的家庭和孩子,不僅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更需要在實踐中反思。
心理學、遺傳學、腦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每一個生命都有他各自獨特的天賦,這天賦用史蒂芬·柯維的話來說,就是“綜效的奇跡之最”。因為“婚姻本身就是一種奇跡,它帶有強大改變能量的親密連結(jié)。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都是一個‘第3選擇”。
面對任何問題,大家慣用的第1選擇就是按照“我”的方式,第2選擇就是按照“你”的方式來進行。沖突點往往就在于,到底是你的選項比較好,還是我的。因此,不論選擇哪一方,都會有人覺得受傷或犧牲。史蒂芬·柯維指出,這時不妨考慮第3選擇: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設(shè)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讓雙方都能從沖突中找到一條出路,稱之為“第3選擇”。
孩子既然是夫妻之間的“第3選擇”,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就要力求避免,“聽你的,還是聽我的”沖突的發(fā)生,而是要在“你”“我”之間尋找“我們共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