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芬
(福建六建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5)
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
林芬
(福建六建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5)
本文以筆者參與施工管理的某工程梁式轉換層支撐系統(tǒng)的設計為例,介紹了結構轉換層施工荷載計算、施工荷載的傳遞及下部支撐結構承載能力分析驗算、鋼管支撐架立桿間距計算。其中利用了PKPM計算機軟件對模板及支撐系統(tǒng)進行優(yōu)選設計。
轉換層支撐系統(tǒng);樓板鋼管補強;PKPM計算機輔助設計
1.1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積3035m2,總建筑面積約60550m2。設二層地下室,建筑面積為8140m2,上部建筑層數(shù)25層,其中1~5層為裙房(其中1~4層為商場,5層為會所),6~25層為商品住宅房,分南北2幢樓,建筑總高度:79.95m。6層以下為框剪結構,6層以上為剪筒結構。
1.2模板設計特點
(1)框支梁截面較大,自重大,最大線荷載達0.8×1.8×25.5= 36.7kN/m。因框支梁下的第5層樓板承載力不足,這就必須對結構采用鋼管支撐補強,不足的力需通過鋼管支撐架往下傳遞,直到傳至各層樓板的荷載均小于各樓層設計使用荷載為止。
(2)巨大的框支梁自重及其施工荷載是通過模板支撐系統(tǒng)傳遞到5層及以下梁板結構上進行卸載,因此對支撐系統(tǒng)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等必須滿足技術要求。
2.1轉換層框支梁模板驗算
轉換層大梁側模設計采用PKPM施工系列軟件設計。模板支撐示意圖如圖1。
圖1 轉換層大梁滿堂鋼管架示意圖
2.1.1轉換層框支梁側大模驗算
根據(jù)施工經(jīng)驗,轉換層大梁側模內(nèi)外龍骨都應采用100mm× 100mm方木,并且外龍骨應采用100mm×100mm方木雙拼。因此只需對方木及穿梁螺栓的直徑與水平間距進行調(diào)整及試算使之滿足強度、撓度的要求?,F(xiàn)取轉換層最大截面梁800×1800計算,把各項參數(shù)輸入PKPM進行計算,見圖2。
圖2 大梁側模板計算圖
穿梁螺栓采用水平豎向間距應符合模板1830×910mm的模數(shù),這樣可以避免在模板中間少鉆孔,從而提高模板的周轉利用。要滿足模數(shù)要求,就造成了側模外龍骨與螺栓具有不同的間距,由于PKPM模板設計軟件不具有龍骨與螺栓不同間距的計算,因此我們可以先按照等間距計算,之后再進行調(diào)整。試算過程如表1。
經(jīng)過PKPM多次試算,方案2與3均符合要求,比較兩者很顯然可以看出方案3所用的螺栓較小,得出方案3是最適合的。
由于側模高為:1800(梁高)-180(板厚)-20(模板厚度)-200(板底擱柵托梁方木)-100(凈距)=1300mm,因此梁側方木可以按900mm+400mm布置??紤]到梁底受到得壓力較大,且梁上部的側向支撐還可以由樓板底模提供,因此梁底處的外龍骨與螺栓應加密,400mm間距應布置在底處。
2.1.2轉換層框支梁底模及梁底鋼管支撐驗算
福建省建設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總站文件《福建省建設廳關于加強模板工程安全生產(chǎn)管理的通知》(閩建建[2003]47號)要求轉換層大截面梁屬于超重構件,梁底支撐應采用鋼管支撐,并且不能采用扣件傳力,因此采用多根承重鋼管立桿承重。根據(jù)施工經(jīng)驗,轉換層支撐梁底的方木選用100m×100mm,方木下的托梁采用75mm×150mm方木。梁底支撐采用φ48×3.5鋼管滿堂支撐。取轉換層最大截面梁800×1800mm計算?,F(xiàn)把轉換層最大截面梁的各項參數(shù)輸入PKPM軟件,見圖3。
表1
圖3 梁模板支架計算圖
在軟件中只需對梁底鋼管立桿的根數(shù)、間距(即托梁的根數(shù)、間距)及梁底支撐方木的間距進行調(diào)整及試算使之滿足強度、撓度等要求。
試算過程如表2。
經(jīng)過PKPM多次試算,只有方案5符合要求。同時經(jīng)過試算得出方案5也是比較經(jīng)濟的措施。因此本轉換層支撐采用方案5。詳細論證過程詳見附錄。
表2
2.2結構承載能力補強措施
因框支梁下的第5層樓板承載力不足,這就必須對5層及以下的結構采用鋼管支撐補強。由于PKPM軟件未具有大截面梁下的樓板承載力進行驗算的功能。因此需人工對該部分進行補充計算。
2.2.1樓層梁結構補強計算原則
施工荷載計算原則:因結構轉換層施工荷載具有短期的,逐漸加大,又很快趨向安全的特點,只要混凝土澆筑方法和速度得當,當達到最大值時,梁底部先澆筑得混凝土已接近達到初凝與終凝,施工荷載對結構得影響也逐漸減小?;炷寥窟_到終凝時,結構轉換層已具有自持能力,對支撐結構安全得不利影響會逐漸消失,進入安全期,為此擬定施工荷載計算原則如下:
(1)施工荷載計算采用標準值。
(2)施工荷載大小,主要取決于框支梁截面大小,截面越大,荷載也越大,為此以截面較大的框支梁為例進行計算,若滿足安全要求,則其它小于該截面的框支梁均參照該方法進行施工。
2.2.2結構轉換層施工荷載計算
梁板鋼筋混凝土荷載:0.8×1.8×25.5=36.7kN/m
第5層轉換層鋼管支撐系統(tǒng)荷載:3kN/m
活荷載:(2+2)×2.8=11.2kN/m
吉林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yè)應依據(jù)國家和吉林省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借鑒發(fā)達國家的有益經(jīng)驗,跳出原有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構建多規(guī)格、多渠道、模塊化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架設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立交橋,要回歸教育本位,緊密結合地方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進行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既遵循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又結合國情、省情、校情,確定適宜的人才培養(yǎng)標準和方案。
轉換層施工荷載:36.7+3+11.2=50.9kN/m
2.2.3單根鋼管承載力計算
由于鋼管在垂直梁方向無支撐,所以l0應取3.9m
i——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I=1.58
由λ=247查表得Ψ=0.133
因此單根壓桿可承受的荷載為13.3kN。
2.2.4樓面結構承載力驗算
設計使用承載力:3.5×1.4=4.9kN/m2
樓面裝修承載力:0.02×25×1.2=0.6kN/m2
天棚10厚裝修層:0.01×18×1.2=0.22kN/m2
合計:5.72kN/m2
5層以下樓面受荷寬度取梁寬+2m即2.5m
則5.72×2.5=14.3kN/m
(2)第五層梁板承載力驗算:
根據(jù)近期進度預測,當六層轉換層梁板澆搗時,第五層梁板已養(yǎng)護13d,根據(jù)425號水泥,溫度15℃時齡期曲線,在近期溫度(15℃)混凝土養(yǎng)護13d后,混凝土強度已達到75%。則第五層梁能承受(抵抗)上部梁支撐傳下的荷載為:
因此,需對第五層梁板結構用鋼管支撐進行補強。
則通過支撐傳下的荷載為:50.9-10.73=40.17kN/m
由非轉換層的模板方案可知:第五層梁板門架支撐間距為1800mm,每榀門架能承受的荷載為:44.321kN,即24.6kN/m。由于該層梁自重1.2×0.5×0.8×1×25=12kN/m,且該層強度只達到75%,因此門架支撐還要承受25%的梁自重,因此門架支撐還能承受上部傳下的荷載為:24.6-12×25%=21.6kN/m。
因此不足的荷載40.17-21.6=18.6kN/m應該由另外加撐鋼管承受。
鋼管間距:18.6kN/m÷13.3kN=1.4根/m即間距0.7m一根鋼管。
(3)第四層梁板承載力驗算:
根據(jù)近期進度預測,當六層轉換層梁板澆搗時,第四層梁板已養(yǎng)護30d,根據(jù)425號水泥,溫度15℃時齡期曲線,在近期溫度(15℃)混凝土養(yǎng)護30d后,混凝土強度已達到100%。
則第四層梁能承受(抵抗)上部梁支撐傳下的荷載為:
第4層門架支撐系統(tǒng)荷載:2kN/m
至第四層累計能承受的荷載為10.73+14.3-2=23kN/m<50.9kN/m
因此,需對第四層梁板結構用鋼管支撐進行補強。
則通過支撐傳下的荷載為:50.9-23=27.9kN/m
補強鋼管間距:27.9kN/m÷13.3kN=2根/m,即0.5m一根鋼管。
(4)第三層梁能承受(抵抗)上部梁支撐傳下的荷載為:
至第三層累計能承受的荷載為23+14.3=37.3KN/m<50.9kN/m2
因此,需對第三層梁板結構用鋼管支撐進行補強。
則通過支撐傳下的荷載為:50.9-37.3=13.6kN/m
補強鋼管間距:13.6kN/m÷13.3KN=1根/m,即1m一根
(5)第二層梁能承受(抵抗)上部梁支撐傳下的荷載為:
至第二層累計能承受的荷載為37.3+14.3=51.6kN/m>50.9kN/m
因此,不需對第二層梁板結構用鋼管支撐進行補強。
轉換層被業(yè)界稱為“二次基礎”,由此可見其重要性。因此須編制轉換層專項施工方案以指導施工,該專項方案還應按照福建省安全質(zhì)量監(jiān)督總站文件規(guī)定進行專家認證,認證通過后,方可施工。從而保證工程質(zhì)量。還應特別做好轉換層施工前各分項工程的準備工作。
轉換層梁截面大,屬于超重構件,為了確保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應對承載力不足的樓板進行鋼管加撐補強。還應按照福建省建設廳的《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的要求進行審查,確保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批及檢查、驗收等責任制落到實處
[1]徐春耿,金余.嘉湖新都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第十三屆華東六省一市建筑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福建廈門,2002:419~429.
[2]陳澤安.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建筑安全,2002(8):29~31.
[3]余紅生.轉換層支撐系統(tǒng)的選型及其安全性分析.建筑安全,2003(4):28~29.
[4]福建六建建工集團公司.《企業(yè)施工工藝標準》(FJLJG/QJB603-2004)建筑模板工程,2004,6.
[5]福建六建建工集團公司.《企業(yè)施工工藝標準》(FJLJG/QJB604-2004)建筑混凝土工程,2004,6.
TU74
A
1673-0038(2015)04-0054-03
2015-1-5
林芬(1981-),女,工程師,本科,從事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