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暉
王維的《渡河到清河作》是一首很清通的詩,可以說解讀起來并不難。
泛舟大河里,積水窮天涯。
天波忽開拆,郡邑千萬冢。
行復(fù)見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舊鄉(xiāng)國,渺漫連云霞。
說的是王維渡黃河而至清河縣的經(jīng)歷。先是茫茫大河,不見涯涘;繼而發(fā)現(xiàn)城郭,而且漸漸清晰;最后回望來處云霞滿天。這種沿途記錄的詩歌,唐詩里面多得是,并不出彩的,也容易被大家忽略。事實上,這首詩也真不能算是王維的好作品。
但是即便是這樣的作品,從語言的表達力上說,實際上還是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是那個“忽”字。毛姆說過,詞語是有重量、有色彩、有聲音的。而中國文化更是講究,所有的語詞都是在一定的“氛圍”(境)里面起作用的。上一句“積水窮天涯”無論是從聲音上還是意思上都顯出一種壓抑和沉重的感覺。所以這個人聲字“忽”的出現(xiàn),無論是聲音上還是感覺上,都是一種“打破”,有一種輕快、欣喜的感覺。
“宛然”在這里是“清晰”的意思。有人會說,為什么要解釋成清晰呢?“宛然”,不也可以是“隱隱約約”的意思嗎?既然前面提到了“境”的問題,那么解釋詞語,就應(yīng)該放在“境”里面,要“瞻前顧后”,這恐怕是理解漢語作品的一個重要的原則?!段男牡颀垺氛f“事不孤立”,也是這個意思。那么與“宛然”相關(guān)聯(lián)的是作者所見的“城市”,與之相對的則是漸行漸遠的“舊鄉(xiāng)國”,作者形容那個“舊鄉(xiāng)國”的是“渺漫”(遙遠而不清晰),所以這里的“宛然”就應(yīng)該是“清晰”的意思了。這就叫作“高下相須,自然成對”。
意思似乎就此明了了。但是還是有些不明白,詩人究竟要說些什么呢?為什么以凝重開篇,又以悵然若失結(jié)尾呢?明明有經(jīng)過艱難的航程終于到達目的地的歡欣,又為何會有瞻望故國的失落呢?這就是詩歌解讀的不易處了。
詩人首先是文人,他的精神世界既是他自己的,又是屬于他所處的文化的。但凡讀點書的人,登泰山,總會有“一覽眾山小”的感慨,這既是人心的自然反映,也是習(xí)染詩書的積念。臨河而生生命流逝的感慨,這是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的影響,深入所有文人的骨髓,王維也不例外,更何況是一個羈旅行役之人呢?很多時候,文人一旦進入到那個特定的場景,他的所思所感就會出現(xiàn)一些“類”的相同,葉落而傷秋,遠行而思鄉(xiāng),大約總是一樣的,是被我們所屬的文化所規(guī)約了的,這恐怕就是文化的力量吧。大而言之,則是因為在中國人心中自然與人事之間總有那么一種微妙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而且這種對應(yīng)關(guān)系有時是自然而然發(fā)生的。在《渡河到清河作》里,那種歡欣,那種“宛然”,實際上都是為了反襯出回瞻的落寞的??梢哉f,那種歡欣是“自然人”的反應(yīng),而那種“渺漫”則是文人的反應(yīng)。一切自然的反應(yīng),最終都化為了文人的感喟。再來看“積水窮天涯”的凝重,就有了更深的人生茫茫的感慨了。凝重——歡欣——悵然,構(gòu)成了詩歌的變化與節(jié)奏,也成就了文人內(nèi)心的波瀾。讀出這些,是讀詩的不易處。
有人說,是不是要考據(jù)一下啊,看看王維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和境遇,這倒大可不必,要是每首詩都要用上考據(jù)的力氣,那詩歌還會有人念嗎?我想摩詰先生也不會這樣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