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林真幸
摘要:近代日本與中國在外部環(huán)境形勢和出口商品結構等方面都有極大的相似性,特別是國際生絲市場兩國競爭激烈。法國市場的萎縮和美國市場的擴張給日本生絲出口提供了外部契機,日本繅絲業(yè)通過合作完成系統(tǒng)積極生產符合美國市場對于中低價位、質量穩(wěn)定的生絲的需求,成功地取代了西方貿易商主導質量控制的局面,并開啟了品牌和質量內化的歷程。面對中國上海等地廠絲的挑戰(zhàn),日本不同類型的企業(yè)退出合作社、組建現(xiàn)代工廠、推進器械繅絲,將質量控制和激勵全部內在化,在國際市場上繼續(xù)贏得質量溢價??壗z業(yè)的發(fā)展模式成為日本不斷重復的通過競爭性出口工業(yè)促進經濟增長的標準成功范例。
關鍵詞:生絲;質量;組織變遷;開明社;日本
一、引言
1842年鴉片戰(zhàn)爭清朝戰(zhàn)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政府放棄對國際貿易的控制權,還要開放包括上海在內的五個通商口岸。1844年,清政府和西方列國簽訂一系列條約使強加給中國的自由貿易的法律架構成為定局;這些條約在五個具體方面做出讓步,中國不得不允許西方列強享有領事裁判權、單邊最惠國待遇并且放松關稅自主權等。1844年諸條約中設定的通商口岸制度成為東亞被強加自由貿易的標準范式。受迫于美國的軍事存在,日本以1858年與美國簽訂《日本友好通商條約》為肇始,同樣被迫接受了這一體制。恰在此時,法、意等國因受蠶繭微粒子病的困擾,絲綢的生產遭受毀滅性打擊,法國的蠶繭產量由1853年的2.6萬噸驟降到1856年的0.55萬噸,意大利產繭量從19世紀中葉的5萬噸減半到1865年的2.6萬噸(梅村又次、山本有造,1997)。巨大的生絲缺口刺激了中日兩國的生產,而強加的自由貿易又為中國和日本傳統(tǒng)繅絲業(yè)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契機。
從中國出口至歐洲的手織生絲在法國這個歐洲主要的市場上的份額大幅增長,在19世紀80年代中期超過了50%。加上上海地區(qū)生產的機織生絲,中國生絲在法國市場上的主導地位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20年代。據(jù)估算,中國生絲產量從1880年的12000噸增加到1920的16950噸,增長率超過40%。日本傳統(tǒng)繅絲產業(yè)在德川時代得到發(fā)展,曾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潛力(Huber,1971)。1859年日本開啟匯入國際貿易新時代之后,生絲成為從橫濱通商口岸運輸出口到歐洲市場的最重要的商品。但是,此時日本手工絲能作為低等級產品來滿足需求,只在法國市場占據(jù)一定市場份額,并不能占有國際市場主要份額。19世紀80年代,美國作為一個新興絲織生產和消費大國崛起,生絲主要生產國中國、意大利、日本等在美國市場開始新的競爭,結果日本繅絲(機繅絲)取代了美國市場上意大利和中國生絲的地位。之后,日本繅絲產業(yè)通過向美國出口開始迅猛發(fā)展,到二戰(zhàn)前生絲一直占據(jù)日本出口量的30%左右。20世紀20年代前,日本繅絲占據(jù)美國市場份額的80%,世界市場份額的60%(Sugiyama,1988;Crawcour,1988;Federico,1997)??壗z業(yè)不僅是日本取得外匯收入的戰(zhàn)略性出口品(西川俊作、阿部武司,1998),還是第一個成功的現(xiàn)代工廠制造產業(yè),其發(fā)展更成為近代日本不斷重復的模式和第一個成功范例,即通過競爭性出口工業(yè)促進經濟增長的模式。
質量控制技術和組織中的異質性是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繅絲業(yè)的一個重要特征,市場上的貿易管理也隨之不同。在意大利,由地區(qū)商會負責的第三方檢查保證生絲的質量,中小工廠占據(jù)主導。在中國,西方貿易公司的品牌占據(jù)主導,這一主導局面從晚清到民國一直未得到根本性改變,這也成為各界相對普遍認為西方從經濟上壟斷、操縱、侵略中國進而導致中國衰落的重要原因。在日本,盡管西方貿易公司的品牌直至19世紀80年代初都占據(jù)出口市場的主導,但從19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生絲生產商品牌逐漸替代了貿易公司的品牌,并且從建立自有品牌的公司成長為世界絲業(yè)巨頭。
從市場運行的基本規(guī)律來講,日本絲業(yè)突破西方貿易公司控制所帶來的優(yōu)勢在于,進口國的市場消費信息可以及時地傳導給生產商,即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程度和交易成本。降低信息不對稱有兩種有效的修復機制,一是政府特別是貿易協(xié)會或商會的第三方認證,二是關系型契約(Nakabayashi,2013)。日本繅絲業(yè)發(fā)展歷程中,第一種修復機制未得到充分發(fā)展,第二種修復機制,即以品牌化的方式傳遞一定質量保證信號招徠回頭客的方式,得到成功實施。在這一機制下,買方可能客觀地通過觀察品牌歷史選取賣家的同時,也向賣家提供激勵來保證一定的質量從而獲取質量溢價(Klein and Leffler, 1981)。了解、控制質量并以最低的成本將這個信號傳遞給消費者,才能有效地建立一個品牌。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漫長鏈條中,多種代理人會參與其中,將成本最小化的代理人可能是貿易商或生產商。日本自開港以后繅絲業(yè)隨著市場重心的遷移、需求的變化和外部競爭加劇,生絲產品質量控制和品牌化的組織和實施主體和相應的制度也發(fā)生變化,經歷了從西方貿易商、合作社到現(xiàn)代工廠的三個不同階段。在這一產業(yè)發(fā)展歷程中,長野縣諏訪區(qū)的繅絲產業(yè)成為發(fā)展的領頭羊。本研究以日本現(xiàn)代繅絲業(yè)興起過程中的重要條件為背景,探討諏訪繅絲產業(yè)質量控制和組織變遷的歷史演化。
二、外國貿易商對質量控制的主導
1859年開港之后,原本聚集在上海的外商前往日本尋求新的商機,幕府當局實施鼓勵和支持政策,日本國內人口也向通商口岸遷徙,以外國商人居留地為中心、以優(yōu)惠通商政策為保障的條約港經濟得到發(fā)展。在日本諸條約港中,橫濱位于日本東部海岸線的中部,背后依托江戶,周邊地區(qū)盛產蠶絲,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1850年前后,歐洲傳統(tǒng)的絲綢生產國意大利、法國等蠶病流行,歐洲市場對蠶卵紙、蠶繭和生絲的需求驟增,價格騰貴,西方貿易商開始在中國和日本爭相收購蠶紙、生絲等。橫濱生絲貿易得到快速發(fā)展,其貿易主要方式是絲商買辦從傳統(tǒng)產絲區(qū)的個體生產者或地方商人處收購,轉賣給國外洋商,這與中國開港之初的情形較為相似。但總體而言,日本的生絲業(yè)已經取得長足發(fā)展,但出產的生絲在技術、品種、生產能力和產品質方面仍然比中國同行落后,在國際市場上尚不是中國的對手(王翔,2002)。
1880年代早期之前,日本繅絲生產商都是依靠西方貿易公司查驗生絲質量,單個工廠和合作運輸協(xié)會都沒有系統(tǒng)地控制質量。但長野諏訪地區(qū)于1879年成立名為開明社的協(xié)會,成立之初是為了繅絲生產商的合作運輸。他們將小型成員工廠生產的各種質量的生絲搜羅起來打包,打包期間每3.75克的生絲插入記錄生產者姓名的卡片。然后將產品運輸至橫濱的委托批發(fā)商。批發(fā)商將這些寄售品銷售給租借區(qū)的西方貿易公司。貿易公司在購買之前會先查驗生絲,給每3.75克一份的生絲從1到3評定一個等級,購買價格會反映這一等級。批發(fā)商將銷售收益和等級記錄寄回給開明社。之后開明社根據(jù)每個成員提交的生絲的數(shù)量和等級給他們報酬。貿易公司證明生絲合格并根據(jù)質量再次打包,在貨物上貼上“商號章”(商標),以自己的品牌出口至意大利和法國等地在紐約市場上,貿易公司的商標稱作“商號”,絲織制造商的商標稱作“原創(chuàng)品牌”,見Duran(1913),Chittick(1913)。。1879年開明社發(fā)給橫濱批發(fā)商涼平渡村的隨貨信件,正說明了這一點橫濱市開港紀念館保存的Keiko Oguchi檔案。(第一批貨物的信件。開明社致涼平渡村,1879年7月19日):
為了對私人生產商售賣給西方貿易公司的生絲進行分類,每2.2t千克單位都有一張卡片嵌入,所以當西方貿易公司檢查一二三等級時,請抽出每張卡片并將第一等級的每張卡片捆綁在一起然后封起來,第二和第三等級也是這樣,最后請將卡片一起寄回給我們。即便有些生絲被西方貿易公司拒收,也請將其按一二三等分好級回寄給我們。但是如果西方貿易公司沒有將生絲分級,我們希望由您來做這項工作,報明第一和第二之間的價格差異,然后回寄給我們。
同年11月4日開明社致涼平渡村的第十一批貨物的信件稱,其成員制造商希望區(qū)分開質量好或質量差的生絲,如果裝貨時沒有一、二、三等的分級,就自然誘發(fā)質量下降,并請求盡量將生絲分級分得盡可能細,這樣制造商成員也可以努力提高質量。這些信件中顯示了這樣的信息:第一,生絲分級和質量控制直接相關,質量控制是收入分配的激勵,收入分配取決于分級;第二,分級完全由西方貿易公司負責,否則生產商們會請求橫濱的批發(fā)商去做;第三,生產商沒有自己的品牌,無法判斷自身生產的生絲質量在市場上如何定價。因此,在這一階段開明社完全依靠西方貿易公司的檢驗來進行質量控制和收益分配。
像其他所有商品一樣,生絲的價格取決于特征的多維因素,尤其是絲線的勻度和光澤,這些都組成了質量。如果他們依靠西方貿易公司檢查質量,繅絲生產商無法知道多維質量矢量的市場對他們生絲的評價。他們只知道支付他們生絲報酬的數(shù)額,而非生絲價格矢量對應的質量矢量。由于他們不知道本應追求的生絲質量改進方向,由繅絲生產商確定生絲質量的做法會使成本高昂而且充滿風險。另外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是貿易公司的“商號”,質量檢驗和質量保證之下產生的質量溢價,歸屬于西方貿易公司。
通過建立品牌,賣家可以獲取關于質量邊際提高帶來價格邊際增加的信息,還可以賺取一定質量保證的質量溢價。因此,代理商必須有必要的信息和激勵去提高并確保質量(Thomas, 1995)。這個案例中的這種代理商正是西方貿易公司。身處腹地的生產商因缺少信息和刺激機制,無法在紐約價格函數(shù)的指導下朝正確的方向提高質量。這就是開明社及其下屬的生產商1884年之前所面臨的處境。
三、生產商合作復繅階段的質量控制
1882年法國經濟大蕭條,日本絲綢生產商在法國市場遭遇了衰退。這次衰退導致開明社虧損,于是他們試圖將出口對象改為美國絲織市場。對原先向法國出口的供應商來說,將市場突然轉換至美國并不簡單,因為不同國家的市場對生絲需求存在很大差異。里昂市場手織商品仍舊占據(jù)主要地位,以低產量和多樣性為特征,對不同類型生絲的需求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初(Rawlley,1919;Duran,1913;Shober,1930;Federico,1994;Federico,1997)。另一方面,在美國,19世紀70年代末起捻絲和織造的機器化發(fā)展迅猛,尤其是滿足大眾消費的中低等級織物的生產方面。最重要的是,隨著動力織機的引入,織造的工作從一架手搖紡織機的謹慎操作轉換為對數(shù)架織機的管理。此外,這對婦女和兒童勞動力的依賴性也很強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美國絲業(yè)中女工的比例超過50%。請參閱Federico,1994。。美國的機器化引發(fā)了對質量穩(wěn)定、旦尼爾系數(shù)均勻、可大量生產運輸?shù)纳z——也就是使用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方法生產的生絲的需求旦尼爾是一個用來衡量生絲的重量單位。里昂旦尼爾是476米除以0.05311克。,換句話說,只有能生產具有這種特性的絲線的生產商,才能在美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許多日本繅絲制造商將銷往法國的10-12或11-13旦尼爾的生絲,改成符合美國需求的13-15旦尼爾生絲,諏訪繅絲制造商更是迅速增加了向美國市場出口的數(shù)量。向美國市場出口要求生產商要符合這個市場所要求的更高標準絲線均勻度,但在橫濱多數(shù)貿易程序依舊如初:生絲由西方貿易公司檢查、分級、定價,之后以貿易公司的品牌出口到美國,這在紐約市場上被稱為“私人品牌”(Duran,1913)。19世紀80年代早期,在美國市場日本繅絲一直處于意大利絲的下風(見圖1),尤其是在旦尼爾勻度方面 “意大利絲綢和日本絲綢的競爭十分激烈;1881年下半年的絲綢交易中,前者紡紗和生產的成本很低”,見《截至1881年12月31日半年以來的生絲貿易》,《日本每周郵報》,1882年2月4日。當纖度不均勻時,紡紗[捻絲]的成本上升。。如果日本繅絲制造商忽略生產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需求,繼續(xù)生產運輸不均勻的生絲,他們將無法在美國市場上保持壓倒性的優(yōu)勢早在1882年下半年,美國織工就聲稱日本生絲纖度不統(tǒng)一。見Doshin Kaisha公司年報No.2,1883。。
19世紀80年代,日本工廠由于資金的限制,只裝備了幾十個繅絲鍋,生產之初的產量尚達不到美國市場需求量的平均水平。因此,諏訪絲綢生產商協(xié)會開明社引進復繅體系,并于1884年建立了合作完成系統(tǒng)這一創(chuàng)新組織。合作完成程序由合作復繅和合作檢驗組成。合作復繅是群馬縣的傳統(tǒng)繅絲農民為試圖進入美國市場而在19世紀70年代所引入的一次實踐見Takashi Kato、Yasuo Sakata和Norio Akitani編的《日美絲綢貿易史料I》文檔1,東京,1987;Federico 1997。。從字面上講,復繅是指每個繭繅絲后再次繅絲,從而使生絲干燥繅絲工序是從煮過的蠶繭中抽絲并纏繞的工序之一。在意大利,絲卷可以從卷軸上取下然后被立即出口,日本的高濕度水平提高了一次織成的絲線互相粘連的可能。因此,為了干燥和整修,日本生絲必須再次在一個附加的、更大的卷軸上再繅。。復繅之后,各工廠和公司的生絲一起被裝運。通過合作復繅和裝運,小型制造商可以在同一批貨中運貨量擴大且生絲更加均勻。
開明社的成員生產商理所當然地將工廠的業(yè)績傳遞給負責每一卷生絲生產繅絲工中間去。檢驗員將絲線抽樣來測量旦尼爾(纖度)。每捆的重量和絲線的旦尼爾都要被測量并記入記錄卡。然后這一捆生絲要進行最終的質量檢查,根據(jù)旦尼爾均勻性、光澤和絲線穩(wěn)定性被分級成一二三等或不合格,再被裝箱貼上該等級的標簽,然后運輸?shù)綑M濱的一個批發(fā)商那里。批發(fā)商用電報給開明社傳遞市場信息,再接收開明社回復的銷售訂單。另一方面,記錄卡被寄回到開明社的會計人員那里,他們會在“生絲詳細記錄”部分在負責繅絲工人的名字下錄入日期、旦尼爾、質量和數(shù)量?!吧z詳細記錄”會被傳遞給一個巡視員,該巡視員將信息傳遞給每一個女性職工所在部門的旦尼爾記載書中(見圖2)。
“生絲詳細記錄”和“旦尼爾記載書” 每天會錄入各個工廠每個工人的生產績效,這成為控制各個生產商激勵的手段,通過規(guī)定必要信息來提高質量。生絲銷售后,根據(jù)開明社的檢察員記錄的等級進行銷售收入分配。所以,他們認定的質量越好,生產商收到的貨款就越多。巡視員通過傳遞質量信息并積累進“生絲詳細記錄”來引導工廠。通過“生絲詳細記錄”基礎上的引導,生產商了解關于需要提高質量的各個術語的信息。
成員繅絲生產商因此得到了質量控制的財政激勵和有關質量的具體信息。在這種體制下,提高質量使生產商得到更多收入成為可能。這也使得成員生產商維持質量水平與合作繅絲巡視員所提出的建議激勵相容,巡視員傳遞的信息要滿足市場需求的質量控制的成本已經沒那么高了,而且提高質量會得到優(yōu)先檢驗、優(yōu)先裝運和優(yōu)先取得收入分配的激勵。開明社將一部分市場定價功能合并進這一組織之中。
為了激勵生產商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被準確估價并在最終銷售時得到一個較高的合理定價是必要的。而且為了向生產商提供提高質量的激勵,質量溢價不該屬于貿易公司或者批發(fā)商,而該歸生產商所得。由繅絲生產商商標來證明質量是實現(xiàn)這種組織協(xié)作的一個機制。開明社在其1884年規(guī)章里設定了其商標設計,并在1888年規(guī)章里進一步規(guī)定了品牌質量的嚴格控制。生絲被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最好的,被認為是開明社牌,該品牌下還有三個編號的類別。第二類在Soseigumi品牌下銷售。第三類,只在國內市場銷售,沒有專門的品牌。根據(jù)1888年協(xié)議,開明社共有70%的產量被定為是開明社一級品牌(Nakabayashi,2003)。到19世紀80年代晚期,橫濱的貿易公司開始接收紐約指定開明社品牌的訂單。1880年代末開明社品牌似乎已經被紐約市場信賴,從1884年開始該品牌賺取質量溢價,其合作成員工廠發(fā)展迅速 1884年后信州(長野縣的古稱——譯者注)繅絲格外被喜愛?!埃?884年)七月中,信州絲綢有些流行起來,被證明品質優(yōu)良。絞的價格持續(xù)下降,繅絲卻毫無疑問走勢很好,其優(yōu)良品質明顯讓他們成為美國市場的主要偏愛”,《日本絲綢貿易》,取自《Messrs. Griffin & Co.(橫濱的貿易公司)的半年期絲綢報告》,《日本每周郵報》,1885年4月18日。1884年諏訪有1624個繅絲鍋,其中691個都隸屬于開明社。1890年有1310個繅絲鍋隸屬于開明社。。在此期間,橫濱市場開明社生絲銷售價格高于長野其他地區(qū)的價格,也高于長野圖21884年后開明社生絲再繅和檢驗體系以外其他地區(qū)價格(見圖3)。獲得質量溢價的繅絲制造商有激勵動力去維持其品牌理應保證的質量,這一實踐被其他合作社效仿。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諏訪的一個合作社,Kyoryoskusha和1885年由Kyoryoskusha改名而來的 Kairyosha。Kyoryoskusha是一個合作裝運組織。1885年,其成員生產商復制了開明社的方法并將自己的品牌名改為Kairyosha。雖然規(guī)模小了點,Kairyosha后來和開明社品牌一樣成功地獲得了質量溢價。
最初是諏訪的絲綢生產商,后來在日本更廣大的地區(qū)也隨之采用復繅技術。一旦合作復繅被證明有利于生產適合美國市場需求的那種均勻生絲,機繅生產商也忙不迭開始采用這項實踐。的確,這種合作從技術層面上有助于提高絲線的均勻性大部分是因為,在19世紀80年代,工廠規(guī)模都太小而不能保持大量生產時的質量統(tǒng)一。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時還有一些工廠仍然使用手搖繅絲機器,這種機器不易于保持生產均勻絲線必需的恒速。為部分消除這一問題,復搖輪通常由水力操作。1892年,開明社一共有20個成員工廠和1590個繅絲鍋。同年,8家工廠共328個繅絲鍋是手動的。見Noshomusho Nomukyoku,《日本繅絲工廠第一次調查報告》,1895年。。因此,合作復繅的進步并不是技術上的突破,這種進步更多是組織上的,尤其是在檢驗過程和與合作檢驗結果與收入分配嚴格關聯(lián)起來的時候,橫濱市場每周價格數(shù)據(jù)他們隨后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一技術優(yōu)勢。贏得溢價導致開明社成員生產商數(shù)量加速增長??壗z工人操作繅絲鍋的數(shù)量,從19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迅速增長。隨著其他繅絲生產商追隨開明社的足跡,到19世紀80年代末,美國市場上的日本份額超過了50%。認識到其在美國市場上份額的增長是因為始終如一地提供有保證的質量,已經獲取質量溢價的繅絲生產商有足夠的激勵去保證其品牌更高的質量“在繅絲和復繅方面,一些有名望的生產商能產出優(yōu)質的絲綢;而其他品牌尤其是那些中等品牌的絲綢,還是像從前那樣不均勻、質量不可靠”,《日本絲綢貿易》,取自《Messrs. Griffin & Co.(橫濱的貿易公司)的半年期絲綢報告》,《日本每周郵報》,1884年1月19日。另外,絲織生產商愿意為可信的“原創(chuàng)商標”支付質量“溢價”是真實的商務實踐,見Duran,1913。。從此,隨著這種生產模式的迅速成功,開明社的組織成為日本現(xiàn)代繅絲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標準。
四、現(xiàn)代工廠的質量控制與激勵階段
19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越來越多的相互競爭的繅絲生產商想獲更多個體激勵時,日本生絲的許多品牌變得混亂美國關稅委員會,《闊幅綢緞生產和關稅》,1926年。。多數(shù)生產商以永久獲得質量溢價為目的,少數(shù)生產商只打算通過欺騙買家、貼著高品質商標銷售低質絲綢來獲取短期利益。幾項研究已經強調,一些日本繅絲品牌是不被信任的,而且貿易公司或批發(fā)商也要參與質量控制(Ishii,1972; Federico,1997)。盡管這一研究描述的是19世紀80年代早期的情況,它并不適用于80年代中期之后的領頭繅絲制造商。不過總體來說,在諏訪基礎上的商業(yè)模式引導的主流繅絲生產商,對他們的品牌將領導日本繅絲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保持著足夠的信心:
諏訪繅絲生產商的既有組織完全不可能專門生產高品質生絲……,即使你花費任何必要的成本自己生產高品質生絲再將其運送至合作復繅工廠,打包后和低質生絲混在一起,你得不到任何應得的效果……,所以,如果你試圖獨自生產高品質生絲,你絕對需要自己仔細地挑選蠶繭,……,小心地復繅,嚴格地檢查斷線、纖度和光澤,還要小心地選擇開水《諏訪繅絲生產商經歷的故事》,《信濃毎日新聞》,1895年12月1日。。
在19世紀80年代后期,諏訪繅絲生產商的資金限制因他們獲得的大量利潤而得到緩解。此外,質量的最佳規(guī)模取決于生產商提高質量的效率。高質量生產比低質量生產的成本要高,而成本增加的多少取決于生產者效率的高低。因此,對一個效率不高的生產者而言,高質量生產可能不意味著利益的最大化。換句話說,開明社的這種組織向那些低效率工廠提供的激勵十分之小。實際上,它會驅逐那些質量上達不到開明社平均水平、生產力達不到開明社平均水平80%的成員工廠(《開明社章程》第7條,1884)。成員資格的可持續(xù)對質量控制也很重要:19世紀90年代晚期之前,開明社還一直擁有大多數(shù)的創(chuàng)始成員。與此相對照的是,只有流動成員的協(xié)會即便引入了合作復繅,也無法很好地控制質量(Nakabayashi,2003)。因此,隨著成員工廠在質量方面兩極分化趨勢的增強,質量目標的次優(yōu)選擇帶來的效率喪失的問題變得嚴重。開明社成員生產商增加差異化的現(xiàn)象確實存在。開明社在19世紀90年代早期迅速發(fā)展,規(guī)模的變動也增長。
另一方面,19世紀90年代,美國生絲市場日本份額有所下降。特別是在1893年至1896年間的經濟衰退(Scranton,1989)所引起的美國紡織業(yè)的停滯時期,許多生產大眾消費的中低級織物的紡織公司將他們的經絲(一種制為經線的捻線)從日本繅絲換為上??壗z見Federico (1997) 來自美國絲綢協(xié)會主席B. Richardson的一篇報告,《日本養(yǎng)蠶業(yè)協(xié)會期刊》,No.19,1894年1月;《橫濱Kiito Gomei Kaisha紐約分行的報告(表)》,29,1894年11月;32,1895年2月;No.44,1896年2月,45,46, 1896年4月。。并且美國絲織業(yè)廣泛使用捻絲機和動力織機,機器的使用和生產速度的提高意味著生產率和絲制品質量的提升。每臺織機闊幅綢緞的年產量從1890年的197471碼增長到1899年的251001碼。這導致絲織物的真實價格降低,在19世紀90年代成為越來越流行的大眾消費品見Kumasaburo Tanabe,《絲綢價格上升的原因和絲織物在美國的流行》,《漢方(官方公報)》,2936,1893年4月17日。。同期,尤其是1893年之后停滯的那幾年,在中低級布料的生產中,熟練技能男性工人被生疏技能女性工人代替的現(xiàn)象在美國絲織業(yè)的中低級織物生產中進一步發(fā)展。這種條件下需求的生絲,首先要有均勻的纖度,因為這樣的生絲能適應動力織機的高速操作,使高生產率成為可能。中低級和高級織物都需要均勻纖度的生絲作經線見Iwajiro Honda的報告,Dai Nihon sanshi kaiho, No.52, 1896年10月。 如果經紗不均勻,會在織機中纏在一起,工人必須停下織機將絲線去除。另外,織機需要由熟練的男工調整。見Chittick (1913) 《闊幅綢緞制造商和關稅》,51;《美國婦女兒童工資勞動者狀況報告,卷4:絲綢產業(yè)》,34;Matsui (1930)。。這實際要求生絲需要有更高的產量,更高的勞動效率,并且在大規(guī)模批量生產的同時還應確保絲線質量的均勻和穩(wěn)定。
產自上海的繅絲適應了美國市場的新需求。上海的機器繅絲工廠肇始于19世紀80年代的西方投資,90年代間迅速成長。平均每個工廠配備有150-500個繅絲鍋,繅絲機都由蒸汽驅動。所以,從質量的穩(wěn)定性和纖度的均勻性來說 見Umon Nishikido,《中國的蠶業(yè)和繅絲》,1987;Li,1981。1922年開明社的成員工廠數(shù)量是22家,其中15家裝備的繅絲鍋不到100個。,它們生產的繅絲優(yōu)于日本產品。另一方面,19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西方貿易公司在上海建立了裝備有150-500個繅絲鍋的大型工廠見Nishikido (1897)和Li (1981)。。鑒于中國繅絲的絲線比其日本競爭者的更加均勻,美國絲織生產商在加捻生絲方面替換了日本繅絲而選用上??壗z。美國市場上日本份額的停滯使日本清楚地感受到中國生絲替代的威脅。這次替代還表現(xiàn)在橫濱市場上開明社品牌質量溢價的減少。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屬于開明社和其他長野縣品牌的質量溢價減少,直至消失(見圖3)。
為了重新得到失去的市場,諏訪的繅絲制造商必須重組生絲產業(yè)。第一,將生產過程轉入更大的工廠是必要的,這樣繅絲和復繅可以連續(xù)操作。換句話說,合作復繅協(xié)會(圖2)建成的質量控制系統(tǒng)必須被取代,繼之以整體內化進每個公司的生產體系的質量控制流程。因此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領先的生產商在合作社之外建立起裝備了幾百到一千個繅絲鍋的大型工廠。早在1894年,開明社成員片倉和小澤就建立了擁有200-300個繅絲鍋的獨立大工廠。片倉后來增加了他的工廠,獨立進行質量控制,每一個都用不同的品牌名出口產品,慢慢成長為世界最大的繅絲產業(yè)組合。1897年,同是開明社成員的三個小型繅絲制造商長尾口川上(Otojiro Oguchi)、橋爪宇之吉(Unokichi Hashizume)和橫內玄衛(wèi)門(Genemon Yokouchi)理解組織改革的必要性,他們退出了開明社,共同組成一個公司并建立一個裝備400個繅絲鍋的岡谷絲織公司Otojiro Oguchi備忘錄,1903年。“Hashizume檔案”,存于岡谷絲綢博物館。。為達成由一個綜合管理下經營的“更大的工廠”的“原材料、開水和管理的標準化”, 1899年這個工廠擴張到裝備了794個繅絲鍋,20世紀初超過了1000個。1900年代,岡谷是最大的一枝獨秀的工廠,其產品以同一個品牌名稱出口。1903年,岡谷公司的會長尾口川上(Otojiro Oguchi)闡述了公司的創(chuàng)辦目標和成就:
過去,我們繅絲制造商在各自的工廠生產生絲再集中至合作復繅地點。我們檢驗生絲,貼上一樣的商標,再合作銷售。但是,這些生絲絲線只是樣子上一樣罷了,實質上它們不可能一樣……。于是,外國織工總是抱怨。1897年,我們成立了一家大工廠,將所有原材料、煮繭的水和監(jiān)管都標準化……從此我們一直生產持續(xù)優(yōu)質的高級生絲,我們的產品獲得國外買家越來越高的評價。美國絲織廠經常下訂單……點名要我們岡谷公司的產品(Hiramoto,1985a)。
岡谷公司在其大規(guī)模工廠成功生產了統(tǒng)一、高水平的產品,20世紀初,其品牌“白雞”在橫濱市場上被公認為是 “信州No.1”分級的標準品牌,在紐約市場上作為“日本No.1”分級《生絲的分級》,《美國絲綢雜志》,No.7,1908年7月。。(Chittick,1913, Duran,1913;Hirano-son,1932;Nakabayashi,2003) 也就是說,和“岡谷白雞”牌質量相同的生絲在橫濱和紐約都被認為是“No.1”牌。美國絲綢協(xié)會在1908年正式承認“岡谷白雞”是分級的標準。見《生絲的分級》,《美國絲綢雜志》,1919。 “No.1”牌曾是美國市場上中低級織物需求量最大的。。這樣大型的獨立工廠的一個重要優(yōu)勢還是技術上的。均勻絲線繅成的生絲的生產需要來自動力繞線輪的恒速、鍋爐蒸氣的恒溫以及高昂固定成本的工廠投入繅絲工藝包括在蒸汽里煮蠶繭。。另一個優(yōu)勢是組織層面的和技術上質量的最優(yōu)目標一樣,兩者都與退出合作復繅有關。效仿片倉和岡谷公司創(chuàng)始人的范例,諏訪的繅絲制造商一個接一個從合作復繅協(xié)會退出,建立他們自己的擁有復繅設備的大規(guī)模工廠。因此到大約1900年之前,諏訪的繅絲工廠平均每家有超過100個繅絲鍋。19世紀90年代后期有許多繅絲制造商破產,那些存活下來者在其大工廠里進行從搖紗到復繅的連貫性生產,產出規(guī)格統(tǒng)一的生絲,并創(chuàng)建自身的獨立品牌(Hiramoto,1985; Takamura,1995; Nakabayashi,2003)。諏訪大規(guī)模工廠生產的“日本No.1”牌繅絲,在光澤和彈性方面都不如日本其他區(qū)生產的 “日本特級”牌和 “意大利特級”牌。從這兩點上看,“日本No.1”并不是高級繅絲(Ishii,1972; Federico,1997),但它均勻統(tǒng)一且價格低廉,適合織造美國大眾消費的中低級織物。不過,這卻是1875年到1925年間的50年里世界上最盈利的市場。諏訪繅絲業(yè)使自身適應美國市場,并擴大了這個市場。
伴隨從合作社到獨立大工廠的過渡的組織上的重要變化之一,是檢驗過程的內化和個體品牌的建立。如果屬于一個協(xié)會的所有工廠的效率水平是相同的,質量的最優(yōu)水平,也就是能使他們的利益最大化的質量水平,也是相同的。但是,如果工廠之間的效率水平不同,質量的最優(yōu)水平本身也會不同。當需要更高水平的質量時,這種效率差異會是最顯著的,正如任何擁有較低效率工廠的合作社會將損失強加給其更有效率的工廠。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更大且更有效率的生產商如果退出協(xié)會,將檢查過程合并進自己的工廠并建立自己的品牌,會更加盈利。這就是19世紀90年代晚期到20世紀初,大型獨立工廠在紐約市場上建立信賴的品牌“原創(chuàng)品牌”的動力機制。
隨著這個組織上的改變,繅絲生產商逐漸獲得紐約市場上的多維質量矢量,并更有效率地將其和繅絲操作聯(lián)系起來。的確,這個學習過程成為日本超過上??壗z的發(fā)展優(yōu)勢之一。20世紀初,當日本繅絲生產開始再次發(fā)展并擴大其在美國市場上的份額時,上海繅絲業(yè)發(fā)展陷入停滯。在一些研究中已經指明引發(fā)停滯的原因,包括極其昂貴的法國設備、低效勞動率和金融市場等引起的生產成本的提高(Sota,1994)。此外,我們還需考慮組織的問題??傮w來講,上海絲織公司的經營者和所有者不是同一批人。通常是經營者與所有者簽約租賃一個工廠及其品牌,租期一年。經營者并不持有某一工廠的長期契約,他們對設備改進也不感興趣。因此,這個工廠的商標無法保證穩(wěn)定的質量(Li,1981;Eng,1986;Furuta,1988) 許多種不足是錯誤的繅絲方法造成的,而一些缺陷是劣質的蠶繭造成的。。上海只有極少數(shù)的工廠擁有通過建立可識別的品牌來獲得質量溢價的激勵結構。盡管Federico批判這一觀點,認為還是有一些上??壗z是優(yōu)質的(Federico,1997),重點問題是傾向于品牌強化的管理理念是否占據(jù)主導。相反的是,諏訪的繅絲生產商有強烈的激勵來保持長期利潤,并利用從其自有品牌價格中獲取的信息來優(yōu)化控制生產過程,保持品牌和質量溢價的管理導向占有支配地位。于是,日本在美國市場上的份額在1900年以后能夠再次增加(Federico,1997; Nakabayashi,2003)。
信息獲取從合作社向生產制造商的轉移引起雇傭工人工資體系的巨變。從19世紀80年代晚期,諏訪繅絲生產商已經采用相對工資體系,工人的工資由工人間的相對評估決定,即工人年績效的絕對值減去工廠全部女工的平均值等于該工人績效的相對值。這個相對值決定了她的基本工資,年底一次結清。開明社建立的質量控制體系依賴于各工人勞動效率的每日計算,允許基于事后估計的相對工資體系的采用。19世紀80年代末,一種運用勞動生產力和物質生產力(生絲的產出量 / 蠶繭的投入量)的相對評價的工資體系在諏訪繅絲業(yè)內普遍推廣(Nakabayashi,2003)。這個相對工資體系能夠通過減小信息傳遞過程中產生評價誤差的可能來給予工人激勵。它還能借擴大工資分發(fā)的偏度給格外優(yōu)秀的工人以強激勵,使其獲得相對高的工資(Rosen,1988;Holmstrom,1982)。
但是19世紀90年代晚期,隨著生產和檢驗的分離,公司卻幾乎只局限于勞動生產率的定量測量,可行性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各個工廠只進行這一方面的監(jiān)管。在多維生產情況下缺少監(jiān)督,投機行為會驅使工人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了避免這樣的多任務道德危機,諏訪的繅絲制造商構造了一個同時控制多維任務的激勵體制(Holmstrom and Milgrom,1991;Nakayabashi,2003)。無論如何,合作復繅工廠還收集了包括已繅生絲質量等在內的績效信息。
隨著大型獨立工廠的建立,這些信息逐漸由個體工廠收集。所以在1890年代后期,大生產商引進一種新的工資體系。這種新的工資體系利用一個四維的工資函數(shù),由勞動生產率、材料生產率、絲線均勻性和絲線光澤這四個獨立變量構成。通過這個工資函數(shù)誘發(fā)激勵,工人從本質上同時通過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同時實現(xiàn)了了工廠利潤的最大化。的確,在當時這種工資函數(shù)下工人勞動矢量得到更好協(xié)調(Nakabayashi,2006)。這一工資體系經過運行實踐后變得越來越周密。20世紀前10年,一個同時控制質量和勞動生產力的激勵體系得以建立。利用這個“高能激勵”(Williamson,1985),諏訪的繅絲制造商成功地將工人的勞動力最優(yōu)化(Nakabayashi,2003)。因此,將市場定價整合進生產組織的做法全面呈現(xiàn)了工人個體在生產操作的勞動水平,借此操作工人將自市場的流線型信息流被組織起來,通過將檢驗過程的信息反饋給生產過程,給市場上的品牌定價,進而20世紀初工廠操作工人提供多維激勵。
五、結論
通過開港之后長野諏訪地區(qū)生絲業(yè)的發(fā)展及其質量控制的歷程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日本生絲業(yè)的質量控制和組織變遷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1880年代初之前,日本生絲的國際貿易是由西方貿易商主導的,他們在橫濱生絲輸出港進行檢驗和分級工作并將這些質量信息通過委托批發(fā)商間接地反饋給生產商,生產商無力從事該方面的工作,也無法從信息中獲取質量溢價。1880 年代中期以后,為應對法國等傳統(tǒng)歐洲市場的蕭條,特別是對美國這一新興市場對大批量、廉價且質量穩(wěn)定生絲的需求,早期成立的以合作運輸為目的的合作社開始調整職能,致力于整合成員工廠,以合作社為實施主體推廣復繅技術。這提高了日本生絲的質量水平并初步建立了受到美國市場普遍認可的品牌,導致生絲檢驗和等級評定的職能從西方貿易商手轉移到日本廠商手中。隨著質量差異化品牌的建立,協(xié)會可以獲取多維價格函數(shù)的信息,還可以通過收入分配用這些信息控制成員生產商的激勵。
19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合作社為主體的合作復繅導致內部質量的分化,品牌變得混亂,造成市場認知的困擾。與此同時,美國制絲業(yè)普遍使用絲機和動力織機,生產效率的降低導致成本和價格的降低以及消費需求量的擴大,這就需要數(shù)量更多、質量更加穩(wěn)定的生絲作為原料。中國上海等地區(qū)所設立的器械繅絲廠符合了美國市場的需求,給日本絲業(yè)以極大的壓力。在這三重作用力下,日本的繅絲業(yè)生產組織再次發(fā)生變遷,他們開始退出合作社,實力較大的工廠謀求擴大生產規(guī)模,較小的廠商則通過彼此聯(lián)合實現(xiàn)擴大生產規(guī)模。生絲質量檢驗過程再次融合進個體工廠,各個工廠的品牌建立起來。生產商利用從他們自己品牌從市場獲取的多維價格函數(shù)信息,直接通過多維工資函數(shù)來控制工人的激勵。在這一點上,外國出口市場上要求的、由多維價格函數(shù)體現(xiàn)的多維質量矢量,有效地和工廠工人的激勵關聯(lián)起來。這種組織上的變化使日本繅絲業(yè)的優(yōu)勢彰顯無遺。隨著在20世紀第一個十年中成長期的開始,美國市場上的日本份額持續(xù)增長到20世紀20年代末。
參考文獻:
[1]梅村又次、山本有造,1997:《日本經濟史之三: 開港與維新》,三聯(lián)書店。
[2]王翔,2002:《中日絲綢業(yè)近代化比較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3]西川俊作、阿部武司,1998:《日本經濟史之五: 產業(yè)化的時代(下)》, 三聯(lián)書店。
[4]Chittick, James, 1913, Silk Manufacturing and its Problems, New York: James Chittick.
[5]Crawcour, S. E., 1988, “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1885-1920”, Duus, Pete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Japan Vol. 6.
[6]Duran, L., 1913, Raw Silk: A Practical Hand-book for the Buyer.
[7]Eng, R. Y., 1986, Economic Imperialism to China: Silk Production and Exports 1861-1932.
[8]Federico, G., 1994, Il filo d'oro: L'industria Mondiale delta Seta dalla Restaurazione alla Grande Cris.
[9]Federico, G., 1997, An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Silk Industry 1830-1930.
[10]Furuta, Kazuko, 1988,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Local Adaptation: the Case of Silk Reeling in Modern East Asia”,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1]Hiramoto, Atsushi, 1985a, “Gōshi Okaya Seishi Kaisha no seiritsu”,The Establishment of Okays Silk Reeling Co., Kenkyū Nenpō Keizaigaku, Tōh(huán)oku University, 47-2, pp. 41-5.
[12]Hiramoto, Atsushi, 1985b, “Gōshi Okays Seishi Kaisha no shihon chikuseki”,Capital accumulation of Okays Silk Reeling Co., Kenkyū Nenpō Keizaigaku, Tōh(huán)oku University, 47-3, pp.1-21.
[13]Hirano-son, 1932, Hirano Son Shi History of Hirano Village.
[14]Holmstrom, B., 1982, “Moral hazard in teams”,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3-2, pp. 324-40.
[15]Holstrom, B. and Milgrom, P., 1991, “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is: Inc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 The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7-sp, pp.24-52.
[16]Huber, J. R., 1971, “Effect on Prices of Japan's Entry into World Commerce After 1858”,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9-3, pp.614-28.
[17]Ishii, Kanji, 1972, Nihon-Sanshigyō-Shi-Bunseki.
[18]Jin-Hai Li, Alistair R. Anderson, Richard T. Harrison, 200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 Vol.20, pp.1026-1050.
[19]Klein, B., and Leffler, K. B., 1981, “The Role of Market Forces in Assuring Contractu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9-4, pp. 615-41.
[20]Li, L. M., 1981, China's Silk Trade: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the Modern World 1842-1937.
[21]Nakabayahi, Masaki, 2003, Kindai-Shihonshugi no Soshiki: Seishigyō no Hatten ni okeru Torihiki no Tōchi to Seisan no Kōzō.
[22]Nakabayahi, Masaki, 2006, “The Rise of a Factory Industry: Silk Reeling in Suwa District,” in Masayuki Tanimoto, ed.,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Factors in Japanese Industrialisation 1880-192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3-216.
[23]Nakabayahi, Masaki, 2013, “Price, Quality, and Organization: Branding in the Japanese Silk-reeling Industry,” IS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F-160,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24]Rawlley, R. C, 1919, The Silk Industry and Trade.
[25]Rosen, S., 1974, “Hedonic Prices and Implicit Market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Pure Competi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2-1, pp. 34-55.
[26]Scranton, P, 1989, Figured Tapestry: Production, Markets, and Power in Philadelphia Textiles, pp.1885-1941.
[27]Shober, J., 1930, Silk and the Silk Industry.
[28]Sota, Saburō, 1994, Chūgoku-Kindai-Seishigyō-Shi no Kenyū.
[29]Sugiyama, Shinya, 1988, Japan's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1859-1899: Export Trade and Overseas Competition.
[30]Takamura, Naosuke, 1995, Saihakken Meiji no Keizai The Economy in the Meiji Era: a Rivision.
[31]Thomas, Louis A., 1995, “Brand Capital and Incumbent Firs Positions in Evolving market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ug, 77 (3), pp. 522-534.
[32]Williamson, O. 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Quality Control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of Japanese
Modern Silk-Reeling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Silk-Reeling in Suwa, Nagano
Masaki Nakabayashi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kyo)
Abstract:Modern Japan and China shared great similarity in the aspect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particularly fierce competition aros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contraction of the French market together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American one provided external opportunity for the export of Japanese raw silk, while Japanese silk-reeling industry actively produced the raw silk of low-and middle-price and stable quality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merican market through cooperative nishing system. The internalization of brand and quality thus replaced the previous situation where quality control was dominated by western traders. Facing the challenge from the Chinese latures produced in Shanghai,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in Japan dropped out of the cooperatives, established modern factories and promoted machine-reeled raw silk, internalizing both quality control and incentive, thereby earned quality premium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silk-reeling industry serves as a standard successful example for Japan to repeatedly boost economy through competitive export industries.
Key Words:Raw Silk; Quality; Organizational Change; Kaimeisha; Japan
責任編輯汪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