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晶
我打小是個愛哭的孩子,悲傷時會哭,感動時也會哭??薜臅r候很暢快,哭泣之后眼睛卻會止不住地酸痛?;盍耸畮啄甑奈?,終于在回頭看自己的哭泣經(jīng)歷時發(fā)覺,哭竟也如此美好。我記得每一次哭泣的心情,也不會忘記每一次哭泣之后的驚喜與感悟。
記憶中第一次痛徹心扉的大哭是在小學三年級。那次放學回家后,我信心滿懷地把一篇習作交到爸爸手中,讓他看過之后附上評語。我站在他身旁嘚瑟著,等待著贊美和表揚,可他看時卻不斷嘆氣,看完之后合上本子嚴肅地告訴我寫得很差勁兒,不知所云。眼睜睜地看著他把我的心血撕下來,讓我重寫,噙在眼里的淚就再也忍不住了,我號啕大哭。本來這只是讓老爸回心轉(zhuǎn)意的一種招數(shù),誰知道爸爸頓時怒了,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還把我關(guān)在臥室里,說讓我冷靜冷靜,重新構(gòu)思作文。我沒有開燈,黑暗好似要把我吞噬掉,一向志得意滿的我當然受不了爸爸的批評,可是我扯破了嗓子依舊壓不過客廳里《新聞聯(lián)播》的聲音。我倆誰也不肯妥協(xié)。最后,聲嘶力竭的我坐在地板上號哭了一陣子之后,竟不知不覺地爬起來,走到了我的書桌旁邊……
在第二天的課堂習作點評上,老師表揚了我。當時我的眼睛還因哭泣腫得像個桃子,可我心里卻甜甜的!我明白了父母的批評建議永遠都是為了我好,越早接受也就會越早進步。
若說童年的哭泣多半是孩子氣,那么步入青春期后的哭泣便是另一種新鮮的體驗,另一種心路歷程了。有次考試,在別人眼里我成績看來還不錯,可我因為沒有達到自己設(shè)定的目標,很是郁悶?;氐剿奚岚杨^埋在被子里,無數(shù)次地埋怨自己后,眼淚就順著臉頰滑了下來,枕頭被浸濕了一大片。我只是忍不住地低聲抽噎,可細心的舍友一個個坐在我的床邊,一句句安慰著我,這下我哭得更厲害了,不再為成績,而是為身邊的她們而感動。那晚,我們六個人圍在一張床上,述說著煩惱憂愁,分享著歡樂喜悅。淚眼蒙眬之中,我看著一張張青澀的臉頰,原來我們都在經(jīng)歷苦痛,體驗人生。流淚過后,我發(fā)覺青春路上我不再獨行,攜手共進收獲的不僅是友誼,更是進步向前的歡喜。
讀書情到深處會流淚,看電視劇激動時會流淚,耳聞中華大地遭遇百年不遇的災(zāi)難會流淚,目睹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深入災(zāi)區(qū)慰問會流淚……心永遠濕潤,愛便不會干涸。每一次淚流之后,我體會到書中字里行間的情感,仿佛在與作者交流;我領(lǐng)悟到主人公身上的英雄氣節(jié),好似身臨其境;我看到人民公仆鞠躬盡瘁并非紙上談兵;我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是何其渺小,更感受到保衛(wèi)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哭泣,并非是懦弱的表現(xiàn),哭泣之后,靜下心來,會有一種至深的情感體驗深入骨髓。這種深刻的品味和體會,難道不正是所謂的泣而知之嗎?
(指導(dǎo)老師 劉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