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引起社會關(guān)注的廣西玉林狗節(jié),不少愛狗人士以贖買方式救出大量狗,并運到江蘇高郵的狗舍照料。媒體追蹤發(fā)現(xiàn),原收容1800只玉林狗的狗舍如今僅剩400多只狗。有義工透露,不少狗只患上狗瘟,狗舍幾乎每天都死狗。而隨著關(guān)注度降溫,狗舍的社會捐助和義工也愈來愈少,令民間救狗行動成效成疑。
天津愛狗人士楊曉蕓在去年的玉林“狗肉節(jié)”上,一張雙手護住狗、跪在地上的照片,讓她出了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楊曉蕓表示無法接受大批宰殺好的狗在市場上交易,2014年楊曉蕓在玉林花了15萬元買下350只狗。每個月都有不少狗因為爭斗和疾病走向死亡。在天津東郊的狗場內(nèi),600只狗生活在有大量的排泄物、污水、蛆蟲、腐爛食物的環(huán)境中。
這種只買不管的行為被稱為動物囤積行為(Animal Hoarding),是指在一定范圍內(nèi)囤積大量動物,但缺乏妥善照料的能力,未給予適當(dāng)?shù)娘嬍澈歪t(yī)療。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收養(yǎng),最終無法保證被收養(yǎng)的貓狗無法得到妥善保護。
行善要量力而行,形成規(guī)范而可持續(xù)的循環(huán)才能持久。像“玉林救狗”這樣只滿足自己一時善心,卻不關(guān)心被救出的狗是否能得到妥善安置的行為,并不能算是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