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志
【摘 要】目的 探討多層螺旋CT對胃腸間質瘤的臨床診斷分析。方法 回顧性分析經(jīng)病理證實的21例胃間質瘤的CT影像資料,歸納胃間質瘤的CT征象特征。結果 21例均為單發(fā)腫塊,其中胃底3例,胃體部16例,胃竇2例;腔內型15例,腔外型2例,腔內外型4例。最大徑≥5cm者5例,最大徑<5cm者16例。與胃壁夾角銳角17例,鈍角4例。平掃密度均勻13例,不均勻8例。增強明顯強化18例,輕度強化3例。肝轉移例5,淋巴結轉移并大網(wǎng)膜轉移1例。其中術前誤診5例。結論 胃腸間質瘤的CT表現(xiàn)具有一定特征,能夠與胃的其它腫瘤相鑒別。
【關鍵詞】胃;腸間質瘤;多層螺旋;CT
胃腸間質瘤是原發(fā)于胃壁的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占胃腫瘤的1%-3%。筆者收集我院經(jīng)病理證實的21例胃間質瘤的螺旋CT資料進行回歸分析,旨在探討螺旋CT對該腫瘤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4月1月年至2014年12月完整資料。經(jīng)胃鏡活檢及手術病理證實的病例共21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齡歲,平均歲。臨床癥狀有左上腹疼痛例,黑便例,反復黑便并嘔血7例。
檢查方法:采用PHILIPS MX 8000 Dual 螺旋CT機,16例患者均行平掃及雙期動態(tài)掃描?;颊呓?2小時,檢查前口服2.5%甘露醇600-800ml,常規(guī)仰臥位,掃描范圍為隔頂上2cm至髂棘水平,采用平掃及動態(tài)三期掃描。掃描參數(shù):電壓:120KV,電流:200MA,層厚5.0mm,層間距:2.5mm。高壓注射器經(jīng)肘前靜脈注射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80-100ml,動態(tài)增強分別在注射后25-30s(動脈期)、65-70s(靜脈期)、160-180s(平衡期)掃描。
2 結果
2.1 GST的發(fā)病部位、分型、形態(tài)、大小、生長方式及周圍器官、組織情況 21例病例均為單發(fā)腫塊,其中胃底3例,胃體部13例,胃竇2例,胃底及胃體2例,胃體及胃竇1例。腔內型15例,腔外型2例,腔內外型4例。腫瘤呈類圓形、類橢圓形11例,團塊狀5例,沿胃壁不規(guī)則生長5例。腫瘤最大徑≥5cm者8例(其中≥10cm者3例),最大徑<5cm者13例。與胃壁夾角銳角17例,鈍角4例。高危組7例,低危組14例。腫瘤內合并壞死9例。肝轉移例5,淋巴結轉移并大網(wǎng)膜轉移1例。
2.2 CT平掃及動態(tài)增強表現(xiàn) 平掃呈軟組織密度影,密度均勻12例,不均勻9例,不均勻病變內可見低密度壞死區(qū),其中壞死區(qū)與胃腔相通者5例并可見液氣平面。伴有點狀或不規(guī)則形鈣化灶5例。三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腫瘤強化形式大部分呈上升形態(tài)或平臺型。增強明顯強化18例,輕度強化3例。
3 討論
3.1 臨床與病理 傳統(tǒng)觀念將胃間質瘤原發(fā)性間葉源性梭形細胞腫瘤歸為平滑肌源性腫瘤,但近年來由于免疫組織化學、電鏡以及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證實了以前臨床及病理診斷的胃腸道是一類獨立的來源于胃腸道原始間葉組織的非定向分化的腫瘤,部分伴有平滑肌或神經(jīng)鞘細胞的不完全分化。胃腸間質瘤多見于40歲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其中GST約1/2發(fā)生在胃體,約1/4發(fā)生在胃竇及賁門,本文病例中胃體部13例,與文獻報告相符。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以腹部不適為主,腫瘤壞死容易出現(xiàn)胃出血、黑便,與胃潰瘍、胃癌難以鑒別。當出現(xiàn)食欲不振,上腹部隱痛、不適時,難與胃炎鑒別。
3.2 CT表現(xiàn)特點 多層螺旋CT檢查可清楚地顯示胃壁的厚度、粘膜及胃腔內外情況,直接顯示胃壁各層的厚度、病變范圍,以及胃周淋巴結和肝臟等情況。GSI的發(fā)病部位、分型、形態(tài)、大小、生長方式 特點 GST發(fā)病部位以胃體部多見,胃竇、幽門區(qū)少見,本組13例發(fā)生在胃體部。根據(jù)生長方式可分為腔內型、腔外型、腔內外型,其中以腔內型多見。腫瘤形態(tài)一般較規(guī)則,其中以類圓形、橢圓形、團塊狀較多見,腫瘤邊界清晰,邊緣規(guī)整。腫瘤與胃壁的夾角呈銳角多見,腔內型、腔外型腫瘤與胃壁夾角一般為銳角,當腫瘤大于5cm、腔內-外型腫瘤與胃壁夾角可能出現(xiàn)鈍角,但病灶與胃壁分界較清晰。
3.3 GSI良惡性的判斷 間質瘤的良惡性判斷在當前是病理工作者的一個難題,因為GST存在生物學行為及其惡性程度的差異。部分研究者將GST分為高危組和低危組:腫瘤直徑≥5cm和(或)核分裂數(shù)≥2個/10HP,復發(fā)、轉移率高。低危組:腫瘤直徑≤5cm和(或)核分裂數(shù)≤2個/10HP。還有根據(jù)根據(jù)腫瘤大小及核分裂數(shù)目分為極低惡性、低度惡性、中度惡性、重度惡性四組。有學者認為GST瘤體越大,惡性程度越高,腫瘤直徑≥5cm或者大于10cm預后差;大多間質瘤由小到大是從良性到惡性直至高度惡性的轉變過程。岳松偉等認為,在鑒別GST良惡性時,除了注意觀察腫塊的大小外,還要注意腫塊是否有壞死、潰瘍和出血等改變及腫塊的邊界、與周圍器官的關系,遠處的器官組織。筆者分析21例病例認為,腫瘤越大,中心有壞死,胃粘膜破壞、腫瘤邊緣模糊,多為惡性。如果肝、腸系膜、腹膜后淋巴結發(fā)現(xiàn)轉移病灶,這是對惡性GST的診斷最可靠的證據(jù)。
3.4 鑒別診斷
3.4.1 胃癌 發(fā)病部位多見于胃竇部;早期胃癌生長部位為粘膜層及粘膜下層,晚期才累及肌層,腫瘤多呈浸潤性生長,受累胃壁不規(guī)則增厚、僵硬;病變局部形態(tài)固定,與胃壁夾角多為鈍角;病變區(qū)黏膜不規(guī)則破壞,胃癌更傾向于向外浸潤,漿膜層模糊、周圍脂肪間隙浸潤,周圍淋巴結轉移、肝轉移較多見。三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腫瘤明顯強化,但無延遲強化。
3.4.2 胃淋巴瘤 以浸潤型最多見,胃壁明顯增厚、范圍廣泛,病變范圍多超過胃壁50%;黏膜下局部隆起,黏膜表面多無破壞,很少出現(xiàn)壞死、出血、鈣化;胃壁的淋巴細胞增殖沒有破壞正常細胞,胃的梗阻很少見,淋巴瘤增厚胃壁的外緣光整清晰呈波浪樣或分葉狀,胃周脂肪多存在。增強掃描病變多呈輕度-中度強均勻化,而GST動態(tài)增強掃描強化明顯,并呈延遲增強,這有助于GST與腫塊型、潰瘍型淋巴瘤的鑒別。胃周圍淋巴結、腹膜后淋巴結轉移較GST常見。
筆者綜合上述,胃間質瘤的螺旋CT表現(xiàn)有一定特異性,位于胃體腫瘤,向腔內或腔外突出,邊界清晰,與鄰居胃壁呈銳角,胃粘膜完整或潰瘍周圍粘膜規(guī)則,鄰近胃壁無增厚,增強明顯、延遲強化,周圍淋巴結轉移少見,胃周脂肪間隙清晰等。并且CT影像資料可以檢測腫瘤的惡性程度,對臨床早期診斷、早治療及預后評價都均勻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馬軍,張志遠,王寧菊,等.胃腸道間質瘤的影像學表現(xiàn)[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8):833-836.
[2]岳松偉,高劍波,楊學華,等.胃間質瘤的螺旋CT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6,22(7):1035-1038.
[3]邢偉,譚華僑,俞勝男,等.胃腸道神經(jīng)鞘瘤與間質瘤的螺旋CT表現(xiàn)及對照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6,25(6):538-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