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碧霞,游文斐,周正旭
(廣東省湛江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心電圖室,廣東湛江 524000)
女性心臟病患者的家庭功能及個體因素的調查分析
雷碧霞,游文斐,周正旭
(廣東省湛江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心電圖室,廣東湛江 524000)
目的:通過了解女性心臟病患者的家庭功能狀況,找出影響患者健康的家庭及相關因素,為這一特殊群體制定促進健康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方法,對2014年4月至10月在我院心內科門診、住院的女性心臟病患者118例,采用Smilkstein家庭功能評定量表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女性心臟病患者中家庭功能良好者42例(35.60%),中度障礙者58例(49.15%),重度障礙者18例(15.25%);家庭功能各維度得分排序前3位為:成長度、適應度、合作度;不同個體因素如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居住地域、患病年限、婚姻狀況等因素對家庭功能影響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女性心臟病患者的家庭功能總體不夠健全,與家人感情親密度較差。年齡小、文化程度高、家庭經濟好、居住城鎮(zhèn)、病程短、有配偶者家庭功能占優(yōu)勢。
女性;心臟病;家庭功能;個體因素;調查
家庭是個體接觸最密切、最長久的群體,是治病療傷、維護身心健康的重要場所,是患者社會支持系統(tǒng)最重要來源[1]。家庭功能反映了家庭作為一個整體滿足家庭成員需求的能力,與個人的健康狀況、疾病的發(fā)生和預后有著密切的聯系[2]。由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女性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對她的工作和家務負責,因此與男性相比她們擁有更低的醫(yī)療可及性[3]。本研究旨在幫助女性患者爭取家庭和社會的支持,為保障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礎和環(huán)境,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
1.1 調查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于2014年4月至10月,本課題組人員對本院心內科門診、住院的女性心臟病患者118人進行問卷調查,年齡22~86歲,本次調查對象限于器質性心臟病,且病情穩(wěn)定、智力及回答問題正常、自愿參加本研究者。
1.2 調查工具 ①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經濟、居住地域、患病年限、婚姻狀況等。②采用Smilkstein編制的家庭關懷度指數問卷表(Family APGAR index)[4]來評定家庭功能。APGAR家庭功能問卷表包括5個項目:適應度、合作度、成長度、情感度、親密度。分3級評分:“經?!睘?分、“有時”為1分、很少”為0分,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4~6分表示家庭功能中度障礙、0~3分表示家庭功能重度障礙。此表在國內外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
1.3 調查方法與質量控制 問卷調查前先對課題組調查員進行培訓,調查時采取面對面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指導被調查者根據患病以來的實際情況填寫,調查過程約在10~20 min完成。調查員每天對當日完成的調查表進行復核,調查全部內容結束后,由項目負責人進行復核驗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
2.1 一般資料 共發(fā)放問卷120份,剔除無效問卷,最后有效數據為118份,有效率為98.33%,平均年齡(65.05±3.18)歲。調查基本資料見表1。
表1 女性心臟病患者基本情況表(n,%)
2.2 家庭功能狀況 家庭功能良好者42人(35.60%),家庭功能中度障礙者58人(49.15%),重度障礙者18人(15.25%)。
2.3 家庭功能各維度得分及排序 各個維度得分排序為:成長度、適應度、合作度。最高是成長度(1.62±0.68)分,得分最低是情感度(0.85± 0.67)分,見表2。
表2 女性心臟病患者家庭功能維度得分及排序
2.4 個體因素對家庭功能的影響 不同個體因素間APGAR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不同個體因素間APGAR評分比較(分,±s)
表3 不同個體因素間APGAR評分比較(分,±s)
項目nAPGAR評分(分,x±s)tp年齡<65歲616.85±0.87≥65歲574.67±1.6012.220.000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47.02±1.11初中以下745.07±1.537.350.000家庭經濟≥2 000元/月716.75±0.86<2 000元/月474.36±1.5914.930.000居住地域城鎮(zhèn)706.56±1.04農村484.69±1.819.530.000患病年限<10年626.71±1.06≥10年564.79±1.6613.010.000婚姻狀況有配偶886.13±1.35無配偶304.83±2.133.150.004
3.1 女性心臟病患者家庭功能總體不夠健全 本調查結果顯示,家庭功能良好者僅占35.60%,低于張宏晨等[2]研究的住院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家庭功能良好占52.8%的數值,可能與女性患者家庭有關。傳統(tǒng)觀念認為“男主外女主內”,女性多從事家務勞動,經濟不獨立、依附家庭,往往不愿意因為自己的健康問題而打擾其他人,不愿意與家人討論和分擔問題;也可能女性患者較男性相比,心臟病合并癥多,藥物治療效果差,絕經后心情抑郁、意志消沉等因素有關,引發(fā)家庭事件、經濟支出、情感不合等壓力,導致家庭功能不健全。
3.2 女性心臟病患者與家人感情親密度較差 本調查結果顯示,各個維度排序中前三位是成長度、適應度、合作度,末位是情感度,得分僅為(0.85±0.67)分,可能與女性患者病后的生活多由子女或保姆照料,而患者子女多處于事業(yè)、生活壓力最大的中年階段,大多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與患者進行有效的特別是情感領域的交流,使患者感覺關心照顧不夠,極易引發(fā)家庭矛盾,與家人感情親密度較差。
3.3 女性心臟病患者與個體因素有關 本調查結果中顯示,不同個體的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經濟、居住地域、患病年限、婚姻狀況等因素對家庭功能影響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年齡小、文化程度高、家庭經濟好、居住城鎮(zhèn)、病程短、有配偶者家庭功能占優(yōu)勢。
原因可能有:①年齡:患者年齡大,身體活動和自理能力低下,不但影響自身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還影響到其他家庭成員,需要家庭的照顧,容易產生負性情緒,影響了良好家庭功能的維持。②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較高的人能主動獲取健康知識,見多識廣,生活能力較強,家庭地位較高,獲得的家庭和社會支持較充分,也善于與外界交流,表達情感和調節(jié)情緒,有利于良好家庭功能的建設。③家庭經濟:家庭經濟好有助于健全家庭功能,這與多個研究報道[5-7]結果一致。家庭人均收入高,生活壓力小,有更好的醫(yī)療條件、更多的人力來照顧患者,使患者感覺來自家庭的溫暖,家庭和諧。④居住地域:居住農村的患者,在醫(yī)療條件、養(yǎng)老模式、生活習慣、健康觀念、飲食營養(yǎng)、家務勞動等各方面都差于城鎮(zhèn)患者,故其家庭功能嚴重受損甚至缺失,情形令人堪憂。⑤患病年限:患病年限對患者及家庭影響也大,病程長需要親屬常年照顧,疾病遷延加重患者心理、生理負擔,減少家庭溫暖。⑥婚姻狀況:婚姻狀況良好、與配偶同住,有配偶照顧的患者,其生活質量遠好于子女或保姆照料,家庭結構相對完整,發(fā)生家庭沖突較少。婚姻缺失,其家庭功能較差,當屬弱勢群體。
3.4 展望 良好的家庭功能是患者治病、康復的物質基礎和精神支持,家庭功能的優(yōu)劣勢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臨床護士必須重視女性心臟病患者家庭功能的建設,尤其是功能障礙的患者應引起足夠的關注。在了解患者障礙的原因后,通過健康教育等手段,促進家庭成員尤其丈夫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家庭支持的力度,幫助建立親密、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心臟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雖然不能治愈,但可防可治。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減肥、戒煙、適當運動、生活規(guī)律、清淡飲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護士督促患者辦理醫(yī)療保險手續(xù),讓“人人享受醫(yī)?!钡膸头稣邚氐茁鋵?,減輕醫(yī)療費用負擔,緩解家庭壓力。希望社會和政府多關心這些“老弱病殘”,尤其女性患者,改善她們的經濟狀況和生活條件,建立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促進全民健康。
[1]彭剛藝,劉雪琴.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M].2版.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3:93-95.
[2]張宏晨,崔艷,郭明賢,等.住院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家庭功能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7A):27-29.
[3]黃偉蓮,華秀玲.社區(qū)女性腫瘤病人的家庭功能及相關因素調查研究[J].全科護理,2013,11(3B):752-754.
[4]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10(特刊):110.
[5]張婷,曹衛(wèi)華.河南省某艾滋病高發(fā)地區(qū)HIV/AIDS家庭功能狀況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0,31(6):719-720.
[6]盧清朗,郭巧容,吳美芳.成年癲癇患者的家庭及社會支持的調查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5):2503 -2504.
[7]朱彩蘭,沈春花,謝美嬋,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家庭功能及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5):764-765.
Investigation of the Family Functioning and Individual Factors of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
LEI Bixia,YOU Wenfei,ZHOU Zhengxu
(ECG Room,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Zhanjiang 524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family functioning in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and to identify the famil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health of patients,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measures of this special group.Methods: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From Apr 2014 to Oct 2014,118 female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 treated in our clinic or hospital were assessed by Smilkstein Family Assessment Scale questionnaire.Results:A total of 42 female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35.60%)with well family functioning,58 patients(49.15%)with moderately impaired family functioning,and 18 patients(15.25%)with severe disabilities.The score of the family functioning were growing degree,fitness degree,degree of cooper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following individual factors of the family functioning,such as age,education level,household economy and living area,sick age,marital status and other factors(P<0.01).Conclusion:Overall,the family functioning of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 is not perfect and poor feelings of intimacy with family.The patients with younger age,higher education level,high family economic income,living in town,short course of disease and getting married have better family functioning.
female;heart disease;family functioning;individual factors;investigation
R540.4+1
A
1008-2344(2015)02-0100-03 doi:10.3969/j.issn.1008-2344.2015.02.013
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