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水兵
羅田縣委、縣政府積極推進 “打響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的戰(zhàn)略部署,上半年實施的“3355”行動計劃,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作為組工干部,理應樹立“精準扶貧、人人上心、扶貧攻堅、敢為人先”的思想,不當旁觀者,善做局中人,使扶貧工作重在“精準”二字上下功夫。
精準介入。精準扶貧是黨中央部署的政治任務,事關農村發(fā)展的戰(zhàn)略工程,事關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惠民工程,也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同步小康的德政工程。那么,如何精準介入精準扶貧工作?對于組工干部來講,我以為不僅是認識問題,而是能否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原則問題。介入精準扶貧,必須深入農戶。這要求組工干部必須一馬當先,跟幫扶對象交朋友,滿腔熱情地走村串戶,傾心竭力地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爭做攻堅克難的“排頭兵”。在介入扶貧時,必須精準識別。以調研走訪、發(fā)放表格、深入座談等方式,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確定幫扶對象,以避免“當扶不扶”等問題。精準介入扶貧,還須因戶施策。通過進村入戶,了解扶貧對象的窮困原因,確定有效的幫扶措施,把有限的項目、資金用到精準扶貧的刀刃上,以避免出現(xiàn)撒“胡椒面”現(xiàn)象,走上精準脫貧的道路。
精準脫貧。 古人云:善為治者,貴在求民之隱,達民之情。那么,組工干部更應貼近群眾,體恤下情;上傳民情,下達民意。要面對面感知群眾的疾苦,一村一戶一策地為群眾制訂脫貧計劃,培植致富產(chǎn)業(yè),在信息、技術、市場方面加以正確引導。同時,還須摸清實情,認真分析導致貧困的原因,以掌握準確情況因戶施策。
精準用人。農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在農村黨組織中輸入新鮮血液,提升黨組織的活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實現(xiàn)精準扶貧的基礎。對此,要充分發(fā)揮農村中青年黨員的領頭作用。針對農村在外務工的黨員有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愿望,要因勢利導,幫助他們創(chuàng)辦企業(yè),培植產(chǎn)業(yè),以帶動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在實施精準扶貧戰(zhàn)略中,要將吸納優(yōu)秀中青年加入黨組織和選好、配好支部書記,作為提升支部戰(zhàn)斗力的核心來抓。選好一個人,帶動一大片;選好一群人,影響一方土。在推進“雙聯(lián)雙建”活動中,我們將通過推進干部聯(lián)系困難戶、機關聯(lián)系貧困村,建立幫扶機制、建強村級班子。只有以精準扶貧為抓手,才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火車頭”,讓組織優(yōu)勢化為扶貧優(yōu)勢,讓組織活力變成攻堅動力。
精準措施。精準扶貧是檢驗干部工作能力的“試金石”,農村是鍛煉干部綜合能力的大舞臺,服務群眾是干部作風建設的窗口。那么,扶貧攻堅必須配強扶貧干部。組織部門要積極響應縣委、政府的號召,切實抓好農村“第一書記”的選派和管理工作,選派一批穩(wěn)定的、高素質的會干事能干事的精準扶貧干部隊伍進駐農村,要堅決禁止精準扶貧工作干部“掛名不到位”、“出工不出力”等現(xiàn)象,強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進程。在扶貧一線,要注重鍛煉干部錘煉作風。各單位黨組織要把扶貧攻堅作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加強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實踐課堂,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鼓勵年輕干部在扶貧開發(fā)的主戰(zhàn)場建功立業(yè)。為此,須重點考核檢驗扶貧實效??h委考核辦應該結合精準扶貧工作,制訂出臺科學的考核方案,注重從精準扶貧的一線考驗干部、識別干部,把在精準扶貧中做出的業(yè)績作為選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jù)。
(作者系羅田縣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