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代徽州地區(qū)誕生禮儀習(xí)俗中的服飾文化

2015-10-18 01:27:14崔榮榮
武漢紡織大學(xué)學(xué)報 2015年5期
關(guān)鍵詞:抓周孩童徽州

鄭 紅,崔榮榮

?

近代徽州地區(qū)誕生禮儀習(xí)俗中的服飾文化

鄭 紅,崔榮榮*

(江南大學(xué) 紡織服裝學(xué)院,江蘇 無錫 214122)

誕生禮是人一生的重大禮儀,服飾禮俗作為其重要內(nèi)容之一,成為誕生禮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代徽州地區(qū)的誕生服飾禮俗著重體現(xiàn)在催生、三朝、滿月、百日、出生后第一個端午以及周歲六個環(huán)節(jié)上?;罩莸恼Q生服飾禮俗寄托著人們祈求孩童平安健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功能寓意,同時也體現(xiàn)了徽州地區(qū)重禮、重教以及重商的文化特點。

近代徽州;誕生禮;服飾文化

誕生禮儀是人生四大禮儀之一,“它作為人類群體社會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涵蓋著諸多文化現(xiàn)象,幾乎每一個民族都傳承著一套與嬰兒的新生、婦女產(chǎn)子息息相關(guān)的民俗事項和禮儀規(guī)范?!盵1]歷史上的徽州包含今安徽省的歙縣、休寧、績溪、黟縣、祁門和江西省的婺源縣,地處萬山之中,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文化單元,不僅環(huán)境優(yōu)美,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自明清以后國內(nèi)眾多學(xué)者紛紛對徽州文化進(jìn)行研究,并形成了徽學(xué),涉及內(nèi)容有宗族、徽商、建筑、鐫刻、民俗等等,在民俗內(nèi)容中有部分涉及到徽州的誕生禮儀,但對誕生禮儀中與服飾相關(guān)的部分并沒有做詳細(xì)的系統(tǒng)介紹。文章依照誕生禮儀的時間順序,對各環(huán)節(jié)中與服飾相關(guān)的部分進(jìn)行敘述分析,以更好的理解徽州地方民俗文化。

一、催生:送“外婆衣”

催生是在嬰兒出生前發(fā)生的,催生的時間多選在孕婦要生產(chǎn)的月份,娘家需要為即將出世的孩子準(zhǔn)備“催生擔(dān)”,多是嬰兒衣物。據(jù)曹霞①口述,“送‘催生擔(dān)’必須要選在雙日子,送時路上要撐傘,并且不能說一句話,因催生衣物有神靈護(hù)送,能夠保佑孩童日后平安長大,說話會驚擾到神靈。”“催生擔(dān)”又被稱為“外婆衣”、“催生衣”,數(shù)量依家境而定,以五件、九件、十三件居多。其包括嬰兒帽、和尚衣、開襠褲、軟底鞋襪、包背、背帶、抱裙、兜肚、腰帶、尿片?!按呱鷵?dān)”中除了嬰兒的衣物外,還有催生的食品,有雞蛋、長面、紅糖、桂圓、紅棗、朝糕、雞子糕來催生,見圖1,其寓意得貴子。

圖1 催生禮中的糕點

(筆者拍攝于徽州糕餅文化博物館)

“外婆衣”均用顏色鮮艷的紅、黃色布縫制而成,布料多為土布、花布,只有條件較好的家庭選用絲綢縫制,衣服樣式為大襟系帶,全身上下不能有一顆紐扣。鞋上要繡老虎,稱為“虎頭鞋”。圖2所示“虎頭鞋”是筆者在采訪鮑鳳英②時發(fā)現(xiàn)的,其是她早年時所做,鞋為一層面料與一層里料縫制而成,鞋為軟底,鞋面繡虎頭,鞋底后跟處繡虎尾,鞋底中間繡萬字紋。還有貧寒人家的“外婆衣”中的嬰兒尿片、和尚袍、包被多是用長輩的破舊棉質(zhì)衣褲,經(jīng)過清洗、暴曬后改做而成的,一邊做嘴里還一邊說著:“穿了和尚袍,往后日子好,小時穿舊衣,往后有糧吃?!盵2]歙縣習(xí)俗,“催生衣”中必須有一套男孩穿過的舊衣服,以祈求孕婦能生得男孩。屯溪習(xí)俗中,嬰兒催生衣中還需有一件用高壽老人舊衣物改做的“套帽衫”,即“毛衫”,以此希望能夠沾上長壽老人的福氣。據(jù)說“毛衫”是明代服飾樣式,因清人入關(guān)時迫漢人更改衣冠,其中一條為“生從死不從”,因而清代至民國徽州人生死之時“毛衫”,謂“生死不降清”,至今農(nóng)村此俗依舊。嬰兒出生后剪完臍帶,用抱裙包裹,直至三朝后才可穿胎衣。

圖2 軟底“虎頭鞋”(筆者拍攝)

二、三朝:“洗三朝”、行穿衣禮

嬰兒出生第三天,俗稱,“三朝”。這一天大人要給嬰兒洗澡,俗稱“洗三朝”。其意為洗去嬰兒前世帶來的污垢,使之今生平安吉利。[3]洗三朝十分講究,通過對鮑鳳英、曹大偉③、曹霞三人的口述記錄,總結(jié)歙縣“洗三朝”程序如下:第一,準(zhǔn)備工序:首先要燃放鞭炮,叩拜祖先;其次洗澡用的澡盆內(nèi)要放一撮蔥,一個銅錢,并兌些生水,“蔥”與“聰”諧音,放蔥是希望孩子長大后聰明,《徽城竹枝詞》云:“才試啼聲爭門鎖,洗兒盆內(nèi)祝青蔥;習(xí)知何物代湯餅,蘇木染成雞蛋紅?!盵4]放銅錢則是希望孩子長大后富貴多金,而兌生水則是寓意嬰兒長大后不“怯生”。第二,“洗三朝”的操作工序:首先將手沾濕在在嬰兒前胸摸三下,后背摸三下,再將秤砣在嬰兒的前胸觸三下,據(jù)說這樣可以使嬰兒長大后“走路不喘氣”;然后再用秤砣在嬰兒的屁股上觸三下,這樣可時其“讀書有坐性”;接著再洗手、頭、足。

也有在“洗三朝”時,用扎有棉花球的筷子沾上黃連水輕輕地將新生兒的上下鄂、上下唇、舌頭和牙床的污垢洗去,謂之“吃黃連”[5]??蚂`權(quán)在《古徽州村族禮教鉤沉》一書中也寫到:“先用溫水洗雙眼,謂‘開天門’,次洗鼻子,圍‘點龍鼻’,再用黃連水洗嘴,一謂‘開龍口’,二謂‘開乳’,最后洗頭及胸、手、足。[6]173”用黃連水洗嘴,一方面是為嬰兒的健康成長著想,另一方面也具有另一層含義,黃連為苦,用黃連水洗嘴其意是期待后代長大能夠“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在婺源,“洗三朝”的水是用艾葉和橙葉泡的,嬰兒擦洗好之后,要為孩童穿上胎衣,形穿衣禮,這是嬰兒第一次穿衣服,穿好衣服后要在嬰兒的衣袖袖根處用紅頭繩系縛,當(dāng)?shù)胤Q其去為“縛手”。“縛手”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處于實用目的,因嬰兒胎衣袖口寬大,在袖根處用紅繩系縛以防止嬰兒的手被屈在衣袖里,造成不適之感;另一種說法則是說,“縛手”的目的是為防止孩子將來好動“手多”,即愛亂拿東西,鄉(xiāng)間見到“手多”的兒童則說“小時沒有縛手的”。在績溪,洗三朝時,要請所謂的白虎,其意為何不知。

三、滿月:剃“福頭”

滿月,即嬰兒出生一個月,這日孩童要剃頭,徽州當(dāng)?shù)胤Q為剃“福頭”,“福頭”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和尚頭,一種是“嘻嘻旦”,以后者為多見。和尚頭,即光頭。“嘻嘻旦”,是在頭頂心留一塊不剃,徽州當(dāng)?shù)胤Q為“留獸尾”,俗稱“性命瘩”,歙縣雄村人稱之為“鬼見愁”,見圖3,說是“留有獸頭尾,出門不怕鬼”,用于辟邪,農(nóng)村孩子常以“光頭老板一塊鐵”之語戲之。

圖3 兒童“留獸尾”發(fā)型

(筆者拍攝于徽州古城曹氏二宅內(nèi))

剃“福頭”時,先用三個染紅的雞蛋在孩子的頭上各轆三圈,謂轆成“圓頭圓腦好品貌”。邊剃邊說:“寶寶乖,寶寶胖,寶寶高,寶寶樂,剪個聰明好頭腦。”[7]有的剃頭師傅邊剃邊贊好話:”金鉤掛起銀落賬,請出小倌來剃頭,昨日朝中剃宰相,今朝又剃狀元頭”。剃掉的胎發(fā)不能丟,要用錦囊或紅紙包起來掛在窗前保存,也有人家特別是書香門第將兒童胎發(fā)收集交于匠人,制作成“胎毛筆”。

四、百日:穿“百湊鞋”、戴“辟邪手串”

百日又叫“百睟”。孩子過百日時,親友要行“百日禮”,當(dāng)天孩子會收到各種禮物,如“百家鎖”、“百家銀項箍”、“圓銅鏡”、“百湊鞋”、“辟邪手串”、“銀手鐲”、“羅漢帽”等物品。在眾多禮物中當(dāng)屬“百湊鞋”與“辟邪手串”最有特色。百湊鞋是集各家之布拼縫鞋面而成,其意是告陰司,“此孩為百家之子,非我一家之兒?!薄氨傩笆执笔怯免忚K、棒槌、甘草段、雞鎖骨、老虎爪組合的紅繩手串,其中雞鎖骨具有“鎖命”之意,棒槌為“降魔杵”,老虎爪則具有驅(qū)邪的作用。外婆家送的銀手鐲、腳鐲之意也是“鎖命”之意,希望圈住孩子不被邪魔帶走。

五、出世后第一個端午:著“拿端午”、戴“端午錦”

孩童出生后的第一個端午,一般是年頭出生的小孩,穿著打扮也十分講究。首先孩童的額頭上要貼上一個“王”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雄黃酒在孩子額頭寫”王”字,以驅(qū)瘟、解毒、防?。灰环N是做母親的剪衣片蠶繭殼,寫一“王”字,貼于獨生子額頭。其次孩童要身穿“拿端午”,這是外婆給外甥的一套禮品,包括端午衣、虎頭帽、兩個紅肚兜、一雙虎頭鞋、一個香包。清人吳梅顛《徽城竹枝詞》中的詞句“兒童誰不喜端午,要帶花花紅包肚。雄黃涂臉跳鐘旭,髻扎紅繩搖望虎”[4],記述的就是微州端午節(jié)習(xí)俗。端午衣是用多種顏色的布縫制而成,顏色較為鮮艷,上裝多為大襟系帶樣式,民國后期也有后背開襟扣紐的,褲子多為開襠褲。富裕人家的端午衣較為講究,多在衣褲胸前、袖口、下擺等部位繡上各種圖案。端午帽,一般為獸頭形狀,左右各綴有一只耳朵,二內(nèi)綴有兔毛,圖4便是端午帽,雖然端午天氣已漸漸暖和,但是因為孩童較小,仍然需要戴帽防風(fēng),保暖,有的地方帽前還會綴有羅漢以及銀片裝飾。最后還要在胸前掛上“端午錦”,端午錦的形式有好幾種,一種為燈籠式,就是用五彩絲線織成一個小網(wǎng)兜,里面兜著一個大蒜,下垂10厘米的絲穗;另一種是項圈式,就是先用五彩絲線紙制的底版上扎出一些長約5厘米的小物件,常見的有粽子、銅錢、菱角、蓮藕、三角包等。然后再把這些小物件傳成串,掛在一個紅布支撐的項圈上。歙縣又稱之為“香牌”。也有地方的“端午錦”是用碎花布縫制寸許大的布娃娃,有小老虎、小布猴等形狀的彩色布囊,內(nèi)裝雄黃、白芷、花椒、蒜頭、香末等,俗稱“推掇哥”。

圖4 端午帽(方建平提供)

六、周歲:著“抓周衣”、戴銀鎖算盤

新生兒過周歲中一項重要的儀式與活動便是抓周。在歙縣,新生兒過周時,母親要給嬰兒準(zhǔn)備一套“抓周衣”,包括“抓周衣”、“抓周鞋”。抓周衣為青布長褂,男孩與女孩的女青布長褂有個小小的區(qū)別,即男孩抓周衣的衣領(lǐng)處釘一塊三角形的紅布,而女孩的衣領(lǐng)則釘一塊方形紅布,其主要起到辟邪的作用。穿好抓周衣后,要將事先借來的一雙年高長壽、子孫滿堂的老者鞋給孩子套一下,邊套邊贊:“著哩老人鞋,百年福祿安,行得萬里路,挑得千金擔(dān)!”[6]175然后再穿抓周鞋,這天是孩童第一次穿鞋,俗稱“著鞋”[3]。套好之后換上“抓周鞋”,鞋有兩雙,一雙為鞋面與鞋底相連的軟底鞋,其取“連戴(胎)交弟(底)”之意,希望再生男孩,有的鞋底還會繡上柏枝圖案,寓意“綿延柏枝(百支)”;另外一雙是外婆家送的白布裹邊的軟底鞋,附送一百個硬米馃,名曰“著鞋馃”,希望孩子“硬筋硬骨”之意。

然后便是抓周,抓周是在一個竹篾的盤子里放上弓箭、印章、算盤、錢幣、剪刀、八卦盤、文房四寶、珠花等,由小孩任意抓取,“兒滿一歲謂之周歲,周歲必以尺、秤、升及雜物置兒前,任其亂攪,謂之‘揸周’,而揸何物即謂將來必喜何事”[8]。抓到筆贊:“握筆學(xué)圣賢,將來中狀元”;握稱贊:“手拿一把稱,稱金又稱銀”;抓到尺贊:“有尺又有寸,做官秉公正”;抓到剪刀贊:“剪刀快靈靈,一生做大人”;抓到珠花贊:“珍珠連金華,富貴萬年長!”、抓到算盤贊:“精打細(xì)算大發(fā)財”等。筆者在實地調(diào)研時,采訪到方建平④,在他家中拿出了5件銀鎖算盤,起初并不知道它為何物,只是其樣子確是抓周時用具的樣子,直徑約為55毫米,高約5毫米,盤內(nèi)鑲有八卦、算盤、書、剪刀、尺、筆、硯臺、稱等物品,見圖5,左圖銀鎖算盤中間為凹,算盤在下,為女孩所用,右圖銀鎖算盤中間為凸,算盤在上,為男孩所用,這與徽州男女地位懸殊有關(guān),認(rèn)為即使女孩長大能夠操持算盤也只是理理家中小財,而男孩長大要理的卻是經(jīng)商之大財。銀鎖算盤中的算盤多為上二下五珠的7檔或9檔算盤,算珠在珠桿上活動自如。筆者在徽州文化博物館也拍攝到一件銀鎖算盤,見圖6,由項鏈、簸盤和懸垂飾無三個部分組成。據(jù)張建平介紹,在古徽州,人們把孩童周歲雅稱為“晬盤之喜”,起初是在桌上擺放物品由孩童抓起,至明清時期銀鎖算盤誕生于徽州,徽州的抓周習(xí)俗發(fā)生了改變,不少家庭用銀鎖算盤作為抓周的工具,抓周時,用紅綢布蒙住孩童的雙眼,將外婆贈送的銀鎖算盤放置于圓桌上,孩童的母親將孩童伸直中指的小手引進(jìn)銀鎖算盤,在眾目睽睽之下,孩童中指最先觸碰到銀鎖算盤上何物便如同舊時孩童抓到了什么,這種習(xí)俗在明清乃至民國時期均比較常見,也是徽州極具地方特色的誕生禮儀習(xí)俗內(nèi)容之一。

圖5 銀鎖算盤(方建平收藏)

圖6 銀鎖算盤

(筆者拍攝于徽州文化博物館)

七、結(jié)語

從“催生”到周歲舉行的禮儀,構(gòu)成了徽州地區(qū)誕生禮儀的全過程。服飾作為人類文化心理的一種反映,成為人們情感傳播的載體,是徽州誕生禮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通過服飾這種形式化外在的表現(xiàn)來滿足內(nèi)心對孩子的期許與憧憬,展現(xiàn)出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有出于傳宗接代目的的抓周軟底鞋;有出于辟邪觀念的“辟邪手串”、“羅漢帽”、“端午錦”、虎頭鞋等;有出于望子成才目的的“胎毛筆”;有期望孩童長大后能夠精打細(xì)算、努力從商的銀鎖算盤等等均是徽州民眾思想觀念的反映,寄托了民眾無限的厚望,同時也順應(yīng)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觀念。直至今日,催生送糕餅、滿月剃“福頭”、抓周習(xí)俗等在徽州地區(qū)依然存在,這些習(xí)俗的遺存是傳統(tǒng)習(xí)俗對民眾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民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rèn)同與傳承。對近代徽州誕生禮儀服飾習(xí)俗的研究,以期豐富徽州傳統(tǒng)民俗文化,為現(xiàn)代童裝設(shè)計提供理論依據(jù)。

注釋:

① 曹霞,58歲,歙縣雄村,農(nóng)民。

② 鮑鳳英,93歲,歙縣棠樾村,裹小腳,采訪時由其孫女做翻譯。

③ 曹大偉,73歲,歙縣雄村人,黃山歙縣曹氏研究會會員,新安《易經(jīng)八卦》研究會研究員。

④ 方建平,62歲,黃山市屯溪人,黃山市供電公司退休職工,喜好收藏。

[1] 管彥波.頭面裝飾與生命禮俗[J].民俗研究,1995,(01):49-54.

[2] 姚邦藻.徽州學(xué)概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0.369.

[3] 程志文.徽州古村落文化叢書 目連故里 環(huán)砂[M].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2011.177.

[4] 潘超,丘良任,孫忠銓.中華竹枝詞全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77-125.

[5] 程富金.徽州風(fēng)俗[M].合肥:黃山出版社,1996.47.

[6] 柯靈權(quán).古徽州村族禮教鉤沉[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173-175.

[7] 吳莎.徽州民居木雕裝飾的民俗審美屬性及價值初探[D]. 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2010.47.

[8] 王集成.績溪廟子山王氏譜 卷九 宅里略·風(fēng)俗[M].民國24年(鉛刷本).

Colthing Culture of Birth Ceremony and Custom in Modern Huizhou

ZHENG Hong, CUI Rong-rong

(Institute of Textile and Apparel,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

The birth ceremony is a major ritual in human life. Colthing custom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birth ceremony and become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it.The clothing custom concerning birth in Modern Huizhou is mainly shown in six parts. They are birth celebration, full moon, the hundredth day, Dragon Boat Festival after the first birth, one year old and so on. The clothing custom concerning birth in Huizhou is entrusted with good wishes, like wishing children safety, health and success. All these reflects that Huizhou people place great importance on etiquettes, filial piety, education and business.

Modern Huizhou; birth; colthing custom

J523.5

A

2095-414X(2015)05-0022-04

崔榮榮(1971-),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服飾文化與服裝史論.

2012 年度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12BMZ049)

猜你喜歡
抓周孩童徽州
高山仰止處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峽谷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6:38
“抓周”已有1500年歷史
徽州春雪
江淮法治(2022年3期)2022-03-16 06:54:26
孩童之道
徽州綠蔭
嗯,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驚喜
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 18:45:27
妹妹抓周
最美孩童時
金色年華(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0
妹妹抓周
抓周
喜劇世界(2016年5期)2016-11-26 15:39:49
武威市| 宜章县| 永年县| 平山县| 叶城县| 安阳县| 灵台县| 宁远县| 肃宁县| 靖西县| 石景山区| 定南县| 福建省| 贵定县| 林西县| 正镶白旗| 翁源县| 延津县| 无棣县| 平潭县| 绥化市| 五大连池市| 禹州市| 仁寿县| 定远县| 抚远县| 高碑店市| 思茅市| 镶黄旗| 东方市| 乌兰察布市| 健康| 德兴市| 拉孜县| 弋阳县| 清徐县| 无为县| 汝城县| 监利县| 内江市|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