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一位愛聽相聲的朋友,時常重溫那些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段子。我問他:“聽過的段子,你還會覺得有意思?”他說當然。好的作品如同一件雕琢精美的玉器,并不是看上一眼,了解是什么模樣就成。要拿在手中反復(fù)把玩,越琢磨越有味道。
我上學時有不少類似于“中外文學名著快讀”的書,致力于提供便捷取巧的閱讀體驗,把一部部厚重的文學作品,濃縮為幾頁紙、幾段故事梗概以及名句摘抄。這讓學生感到很賺,一個假期過去,個個都“讀過”上百本名著。
這種方式背后折射出一個思想:讀書是以消耗時間為代價,換取有用的信息。我以為,這種想法是無趣的根源。做一切事情,如果都抱著“收獲”某種內(nèi)容的功利目的,最終不免淪為貪多求快的無趣一流。
內(nèi)容之外,說不定還有更值得把玩的東西會被忽視。我那位愛聽相聲的朋友享受的就不是相聲的笑料,而是說相聲的“節(jié)奏”:高低起伏,快慢進退,鋪平墊穩(wěn),三翻四抖……至于內(nèi)容本身,“就好像這塊玉你是雕成觀音還是奧特曼,這個新鮮感很短暫??吹谝谎圻€行,不值得總看。真正有意思的還是刀功”。
這個時代的人,對信息有一種深刻的崇拜,他們稱其為“干貨”。現(xiàn)代人假如有一段時間離了“干貨”,就像魚兒離了水一樣焦渴。他們無法容忍“缺乏新鮮內(nèi)容”的閱讀體驗,常常擲地有聲地問:“誰能給一個摘要?”“這篇文章究竟能給我?guī)砟男┬畔ⅲ俊?/p>
也因此,有了許多投其所好的產(chǎn)品:“一本書讓你精通××”“一個故事告訴你××的本質(zhì)是什么”,越是提綱挈領(lǐng)、言簡意賅,讀者越興奮,感覺瞬間喂飽了自己的大腦,贊曰:“滿滿全是干貨!”
漫畫《七龍珠》里有一種仙豆,吃一??梢允觳火I。但真正熱愛吃飯的人,一定對這種“干貨”敬謝不敏,否則,就等于被剝奪了十天的樂趣。對結(jié)果的追求,并不足以取代追求結(jié)果這一過程的樂趣。愛嗑瓜子的人,都知道妙處就在一嗑一咬間,倒不在于瓜子本身價值幾何。嗑瓜子固然是為了吃,可如果只吃不嗑,那過程也乏味得很。商店里有賣剝好的瓜子仁,可以抓起一大把往嘴里塞,但那樣并非享受,而是充饑。
現(xiàn)代人對于“干貨”的孜孜以求,又何嘗不是把生活變成了充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