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國生 楊鵬博
摘 要:為了改善鐵原料冶金性能,降低制鐵成本,針對包鋼某選礦廠選鐵精礦采用“電磁螺旋柱-細篩再磨-弱磁選”工藝對其進行單條件試驗及流程試驗,由電磁螺旋柱單條件試驗可知,電磁螺旋柱最佳勵磁場強為4 000 Oe,給礦濃度為40%,沉砂濃度為61.73%,由磨礦細度試驗可知,再磨細度-0.074 mm占94.82%為最佳之,由弱磁選試驗可知,粗磁選場強最佳為1 800 Oe,磁選精選場強最佳微為1 600 Oe,在各條件均處于最佳時,進行流程試驗,結(jié)果表明,試驗最終能夠獲得品位為69.22%,回收率為94.86%的鐵精礦。
關(guān)鍵詞:鐵精礦 提純 品位 回收率
中圖分類號:TQ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7(a)-0106-02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tallurgical properties of raw material,reduce cost of Manufacture of iron and steel, for the Iron ore of a Baogang concentrator utilizes"electromagnetic spiral column-fine screening regrinding - low 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ology processsingle executing the single test of conditions and procedures, from the single conditiongs fo electromagnetic spiral column,the best conditiongs of the excitation field is 4 000 Oe,and the ore concentration is 40% and the grit concentration is 61.73%,from the text of regrinding fineness we know that the best regrinding fineness is -0.074 mm 94.82%, frong the magnetic separation text we know that crude magnetic field strong is 1 800 O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featured is 1 600 Oe.In all conditions are in the best time, for process test results show that finally we can get the iorn ore whose grade was 69.22% and the recovery rate is 94.86%.
Key Words:Iron ore;Purify;Grade;Recovery rate
隨著鋼鐵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市場對磁性材料的需求每年增長近15%[1],實施“精料”方針逐漸成為原料系統(tǒng)生產(chǎn)及科技工作的主線,這就對鐵精礦的質(zhì)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鐵精礦提純的主要工藝方法有磁選法、重選法及磁選-重選法和磁選-浮選法[2-4]。張晉霞等[5]利用某選礦廠選鐵精礦,經(jīng)過弱磁選-磁重選-反浮選工藝,將TFe67.70%,二氧化硅4.88%的普通鐵精礦提純到TFe72.02%,二氧化硅含量降低到0.27%,指標良好。石侖雷等[6]利用某地普通鐵礦石,采用兩段磨礦、兩段磁選-重選聯(lián)合流程制得品位為71.58%,回收率為47.57%的優(yōu)質(zhì)鐵精礦。該文針對包鋼某選廠采用“電磁螺旋柱-細篩再磨-弱磁選”工藝對鐵精礦進行提純的試驗研究,為鐵精礦提純的工業(yè)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1 原料性質(zhì)研究
原料取自包鋼某選廠鐵精礦,經(jīng)縮分取適量礦樣,研磨制樣后做如下檢測。
1.1 原料化學多元素分析
為了了解礦物中的所含元素的種類及含量,對原料進行了化學多元素分析,分析結(jié)果見表1。
由表1可知,原料礦樣的全鐵品位為66.60%,SiO2含量較高,為5.19%,有害元素P、S含量較低分別為0.019%和0.055%,其他雜質(zhì)元素含量均較低。
1.2 原料礦物組成分析分析
為了了解目的礦物及脈石礦物的種類和含量,對原料進行礦物組成分析,分析結(jié)果見表2。
由表2礦物組成結(jié)果可知,鐵礦物主要以磁鐵礦的形式存在,占87.89%,少量以赤鐵礦、黃鐵礦形式存在,主要的脈石礦物是石英和硅酸鹽,其他礦物含量較低。
1.3 原料鐵物相分析
鐵的存在方式對后續(xù)的選別方法的選取有著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為了了解鐵的存在方式,對原料進行了鐵物相分析,分析結(jié)果見表4。
由表3可知,鐵主要以磁鐵礦的形式存在,分布率占96.10%,在硅酸鐵中的分布率為1.05%,這說明想要提高原料鐵品位,必須降低石英、硅酸鹽礦物的含量。
2 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試驗主要目的是將鐵精礦進一步進行提純,通過大量的探索性試驗,得出浮選提純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反浮選效果比較差,正浮選藥劑成本較高。所以,擬采用“電磁螺旋柱-細篩再磨-弱磁選”工藝對鐵精礦進行提純,使鐵精礦品位達到69%以上,回收率到達93%以上。
2.1 電磁螺旋柱條件試驗
電磁螺旋柱由鞍山昌峰公司研制,經(jīng)查閱相關(guān)文獻資料[6]對電磁螺旋柱的勵磁場強、給礦濃度和沉砂濃度三個條件進行試驗。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在勵磁場強為4 000 Oe,給礦濃度為40%,沉砂濃度為61.73%的最佳條件下能夠獲得品位為67.96%,回收率為97.90%的鐵精礦。
2.2 細篩分級結(jié)果分析
采用細篩對電磁螺旋柱的精礦進行分級,細篩篩孔尺寸為 0.09×0.12 mm,激振振幅為40%,瞬振振幅為60%,瞬振間隔為5 min。,將分級后篩上與篩下的產(chǎn)品進行單體解離度的測定,同時對電磁螺旋柱尾礦進行單體解離度測定。
由測定結(jié)果可知,篩上產(chǎn)品中鐵單體含量較高,而篩下產(chǎn)品中鐵單體含量較低,連生體主要與硅酸鹽和石英長石共生。所以,需要對篩下產(chǎn)品進行再磨,使鐵礦物充分單體解離。電磁螺旋柱尾礦中仍含有一部分鐵單體沒有被回收,而連生體中鐵與硅酸鹽的富連生體占50%,故應(yīng)該進行再磨對鐵進行再回收。
2.3 磨礦細度試驗
對篩下產(chǎn)品以及電磁螺旋柱尾礦進行再磨試驗,經(jīng)弱磁機在2 000 Oe的場強下對磨礦效果進行評定,由結(jié)果可知,-0.074 mm含量逐漸升高,精礦鐵品位逐漸升高而回收率卻逐漸降低,當細度由94.82%升高到98.77%時,精礦鐵品位幾乎未改變,但是鐵的回收率變化很明顯,所以選-0.074 mm占94.82%。
2.4 弱磁選試驗
確定好最佳的磨礦細度后,進行弱磁選試驗,弱磁選試驗采用CTB-1230磁選機,經(jīng)過一粗一精的磁選流程,最終可獲得精礦的品位為69.17%,回收率為60.68%。
3 結(jié)語
(1)通過對原礦進行化學多元素分析、礦物組成分析以及鐵物相分析可知,原料中全鐵品位為66.60%,有害元素P、S含量較低,鐵主要以磁鐵礦形式存在,含量為87.89%,分布率為96.10%,石英和硅酸鹽礦物是主要的雜質(zhì)。
(2)在勵磁場強為4 000 Oe,給礦濃度為40%,沉砂濃度為61.73%,再磨細度為-0.074 mm94.82%,粗磁選場強為1 800 Oe,精選場強為1 600 Oe的條件下,經(jīng)一粗一精的磁選流程,能夠獲得品位為69.22%,回收率為94.86%的鐵精礦,達到了預(yù)期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美鴿,王金瑋.超純鐵精礦的工藝試驗研究[J].中國鉬業(yè), 2002,26(6):15-17.
[2] 張楊林.柿竹園鐵粗精礦回收超純鐵精礦試驗研究[J].煤炭技術(shù),2011,30(7):179-180.
[3] 常前發(fā).超純鐵精礦的選礦工藝及其開發(fā)利用的有效途徑[J].金屬礦山,1997(12):29-33.
[4] 邱在軍.鐵精礦脫錫實驗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4.
[5] 李日善,王家明. 2008年全國金屬礦山難選礦及低品位礦選礦新技術(shù)學術(shù)研討與技術(shù)成果交流暨設(shè)備展示會論文集[C].安徽:金屬礦山雜志社,2008.
[6] 張晉霞,牛福生,徐之帥,等.用某鐵精礦粉制取超純鐵精礦的選礦試驗研究[J].金屬礦山,2009(5):73-74.
[7] 石侖雷,劉漢釗,胡敏,等.從某地鐵礦石中提取超純和優(yōu)質(zhì)鐵精礦的研究[J].國外金屬礦選礦,2006,43(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