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健
摘 要:新的《刑事訴訟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以來,雖然刑事和解在刑訴法中的規(guī)定雖然只是三個條文,但它作為刑事案件辦理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程序,在巧妙化解糾紛,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正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和獨有的魅力。本文試圖通過研究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探尋更好的辦理刑事和解的公訴案件辦理方式,讓刑事和解在公訴案件訴訟程序中發(fā)揮其應有作用。
關鍵詞:刑事和解;公訴機關;辦理方式
刑事和解訴訟程序是刑事和解自立法實施以來,它在降低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恢復社會關系,盡最大限度保護讓當事人合法權益等發(fā)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作為行使國家檢察權的公訴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刑事和解的辦案方法,探索公訴案件刑事和解辦理機制的不斷進步與完善。
一、刑事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意義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是指公訴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在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自愿以協(xié)商合作形式恢復原有秩序的案件解決方式。達成和解后,國家專門機關對嫌疑人不追究刑事責任、免除處罰或者建議從輕處罰的一種制度。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確立存在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刑事和解有利于督促犯罪嫌疑人悔罪與再社會化
犯罪嫌疑人通過與被害人就犯罪影響進行的討論,犯罪嫌疑人能夠深刻地體會自己的行為給他人、給社會造成的損害,從內心反思過錯,真誠悔罪。由于司法機關和被害人對其的尊重,使犯罪嫌疑人消除了一些誤解和敵視,從而自愿地接受懲罰,積極地承擔責任。這種特殊預防的效果是通過嚴格的司法過程及矯正措施難以達成的。在刑事和解程序中,因為和解協(xié)議的達成與履行而從寬或免除對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追訴,犯罪嫌疑人可以更加自然地實現再社會化。
(二)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更好地維護被害人利益
由于近現代以前的刑事司法指導精神是懲罰性刑事司法,因此對被害人的權益并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而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全面保護被害人的人權。在刑事和解過程中,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互動交流,思想得以溝通,誠懇地向受害人認罪悔罪并積極補償其因此受到的物質性損失和精神損失,以得到被害人的寬恕和諒解,真正使社會沖突得到平抑。而被害人心理傷痕和物質損失得以彌補和補償。
(三)刑事和解是恢復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
刑事和解刑事案件的發(fā)生大都因親屬、鄰里糾紛等民事糾紛引起,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險性相對較小,社會危害性相對較低。犯罪發(fā)生后,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之間的關系紐帶并未完全打破,雙方都有謀求和平解決糾紛的愿望。對于這類案件,如果一概通過刑事司法程序定罪、處刑,會進一步惡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之間的關系,擴大雙方的矛盾。而“刑事和解程序以保護被害人的利益為核心,注重發(fā)揮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在解決刑事矛盾中的能動作用,努力為雙方營造對話的氛圍與空間,促使雙方的諒解,在溝通、交流中化解矛盾,從而最大限度挽回案件給社會關系造成的傷痕,真正有效的促進社會和諧。
二、當前刑事和解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延長訴訟期限
刑事和解增加了公訴承辦人的工作量,降低了訴訟效率。由于在隨后的訴訟階段需要多次的對被害人進行告知核實,但很多時候被害人在達成和解協(xié)議后認為案件已經了結,因為外出務工、認為案件已經了結或者其他原因等情形,并不能在后來的訴訟階段及時到案接受告知,造成案件久拖不決,延長了案件訴訟、審理期限。
(二)容易導致被害人再次傷害與反悔
有的刑事和解刑事案件辦理過程中,被害人或家屬在案發(fā)過程中,其切身利益已經遭受了損害,在面對案件事實無奈之下同意了刑事和解。隨后對此的多次告知和核實,使他們不斷的翻出已經受到心靈傷害,與此同時,現階段由于不正常的信訪工作機制,導致在后來的訴訟程序告知或者核實的過程中,在已經和解拿到賠償款的基礎上,被害人再次提出增加賠償數額,否則不予諒解,無端增加了對方當事人的負擔,造成新的不公平。
三、檢察機關公訴案件刑事和解辦理方式之建議
(一)善于利用案外因素促成和解
在辦理刑事和解案件時,公訴機關承辦人要立足案情又要高于案件本身,通過深入走訪雙方當事人所在單位、居住地或學校,全方位地了解其情況、矛盾來源、隱藏在案件背后復雜的社會關系以及嫌疑人回歸社會后的人身危險程度等,從而確定是否適用和解政策及采取何種方式來處理案件,承辦人可以將走訪情況作成筆錄材料,對和解的可能性進行初步預測,并擬好相關處理意見提交科室討論。再根據案情和了解的情況及雙方當事人的申請,啟動刑事和解程序。
(二)明確告知和解后當事人權利義務
公訴機關在促成刑事和解過程中,制作和解協(xié)議書、諒解書和相應的告知書,要有案件事由,賠償數額,賠償方式方法和期限,雙方當事人姓名、姓別、年齡身份證復印件,雙方當事人簽字并捺手印,和解協(xié)議一式三份,雙方各持一份,附卷一份。特別在諒解書中注明對犯罪嫌疑人的行為表示諒解,是我的真實意思表示,對司法機關依法給予犯罪嫌疑人的從輕處罰表示尊重,服從司法機關的判決裁定,告知書應當特別告知說明在今后訴訟階段其作為被害人所享有的各項訴訟權利,對上述訴訟權利我全部明白,并且表示我不在要求參加今后的任何訴訟活動。
(三)建立和解回訪制度
犯罪嫌疑人因刑事和解被不起訴或者法院進行從寬處理之后,公訴機關承辦人要定時回訪經過刑事和解處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被害人特別是對風險預警較高的案件以及不起訴案件人員,可以通過街道、村委、基層檢察室等載體,對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開展社區(qū)矯正和回訪工作,及時進行走訪、幫教,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思想動態(tài),對發(fā)現的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刑事和解工作取得實效。
(四)建立健全刑事和解機制
對于在審查起訴階段的達成的刑事和解,要將預防機制拓展到案前,結合案前調查所了解的情況,聽取雙方當事人的意見,本著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準確衡量和解結果對案件起訴與否、定罪量刑的影響,對可能發(fā)生的涉檢信訪進行合理預測并形成風險評估報告,并將評估報告納入案件審查報告之中,對信訪可能性較大的案件還應會同控申部門制定息訴息訪工作預案,及時排查化解矛盾,最大程度地降低和解案件處理風險,使刑事和解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