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綰綰 圖+李晶
一代元帥與六大建筑 賀龍在重慶的歲月往事
文+綰綰圖+李晶
英文導讀:It is well known that He Long is a great marshal. In fact, he built six buildings such as the Great Hall. Meanwhile, he speed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Chongqing.
在渝中區(qū)兩路口,有一座著名的雕像,它不僅是一個景觀,更是重慶的一處地標。這座雕像由幾個人物構成——手握籃球、足球及身繞體操飄帶的運動員們簇擁著一位面容祥和的長者,這位長者左手拿著煙斗,右腋夾著草帽,運動員們在他的帶領下,神態(tài)堅定,一副豪邁向前的模樣。
雕像中的這位長者,便是赫赫有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賀龍,他與重慶這座城市有著太多可以追述的往事——作為重慶體育事業(yè)的奠基人,賀龍為重慶體育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在重慶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中,賀龍也可謂功不可沒,留下了至今仍被人們稱道的“六大建筑”。
本頁圖:曾經(jīng)體操運動員們在體育場整齊地排練,而今大田灣體育場更為市民健身提供了便利。
在離賀龍雕像不遠的地方,大田灣體育館和體育場安靜地佇立著。盡管場館里已經(jīng)沒有了此起彼伏的“雄起”聲,但這些建筑卻銘記著整整一個時代。
在建設大田灣體育場之前,賀龍就組織了重慶第一屆端午節(jié)水上運動會,并在全市范圍內推行第一套廣播體操。在他的指揮下,重慶的體育事業(yè)突飛猛進。而那時的重慶正逢新中國成立初期,雖已躋身為西南地區(qū)的政治文化中心,但隨處可見戰(zhàn)后的蕭條。賀龍在剛調來重慶時就指示說:“不僅是解放這座雄偉的城市,而且還要把它建設成一座現(xiàn)代化的城市?!碑斆鎸w育的神速發(fā)展和設施殘缺,他更加意識到,急需通過搞建設來解決這種不平衡狀況。
1951年,賀龍親自主持了大田灣體育場的建設。當時的大田灣是個幾十米深溝,賀龍在此選址,有人嘲笑說:“這種破爛地方也可以修成體育場,簡直白日做夢?!苯?jīng)過他多方動員與奔走,加之廣大市民也看到了體育業(yè)的變化,響應修建者倒也甚多。要填平深溝,說難也不難。因為旁邊就是一座大山,只要把大山推倒,搬運轉移土石即可。真正的困難在于技術條件不足,車輛也不夠用。于是,賀龍像愚公一樣親自扛上鏟子,率領社會各界支持人士義務勞動。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披星戴月的夜晚,辛勤挪移,終于將大山推平,后填滿大田灣深溝。直到1956年,西南地區(qū)首座體育場——重慶體育場(即大田灣體育場)終于竣工,它也是新中國第一個甲級體育場。剛修好時,體育場內是一個鋪上草地的大型足球場,足球場最外圈是一條木屑鋪設的白色跑道,內圈是紅煤屑鋪筑的紅色跑道,兩側有助跑道。場外還建有體操房、乒乓球房和藍球、排球訓練館、游泳館等,極具現(xiàn)代意義。
體育場建成不久,賀龍又組織了第一屆工人體育運動大會,近2000名運動員參賽,運動會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他親自為體育場內第一場足球賽開球,大大鼓舞了重慶運動員們的士氣。
在賀龍的引領下,重慶的體育蒸蒸日上。今日所見的大田灣體育場已經(jīng)過整修,它秉承著賀龍元帥的體育精神,承載著重慶體育事業(yè)的夢想。
賀龍與體育有著不解之緣。他自幼習武,8歲時隨祖父和堂叔學習武術套路,后來到宗家塔等地拜師學武。每逢正月,賀家聘請外地武術高手來鄉(xiāng)教習拳術,通過棍棒對打、雙和刀等武術項目,賀龍練就了過硬的功底。在后來的體育練習中,他主張“我們要的是真功夫,這對增強人民體質有好處?!?/p>
而早在紅軍時代,賀龍為活躍部隊文化生活,就親手組建過籃球隊。在為球隊起名字時,賀龍說:“紅軍有過戰(zhàn)斗球隊、戰(zhàn)斗劇社。八路軍嘛,還是要戰(zhàn)斗,就叫‘戰(zhàn)斗籃球隊'吧?!碑斈曛車鯚熕钠穑B天炮火,賀龍和他的“戰(zhàn)斗籃球隊”面不改色,一邊打球,一邊作戰(zhàn),屢屢激戰(zhàn),殺敵無數(shù),“戰(zhàn)斗籃球隊”名氣威震八方。
然而,1951年,北京舉行全國第一屆籃球、排球比賽,西南隊卻發(fā)揮失常,“吆鴨子”了。賀龍對此動了脾氣,想當年自己的“戰(zhàn)斗籃球隊”也算是常勝將軍,名聲響遍陜甘寧晉綏邊區(qū),如今球隊竟這般不堪一擊。他一邊沉思,一邊采取改進措施,往北京打長途電話:“我們西南地區(qū)打成這個樣子不行,球隊回來以后,要集中起來搞訓練。”很快,他令西南軍區(qū)“戰(zhàn)斗籃球隊”閃亮登臺,由重慶打遍全國,屢戰(zhàn)屢勝。并于年底成立第一支專業(yè)體育工作隊——西南區(qū)體育會籃球隊,成員11人。此后,排球、足球、田徑等運動隊陸續(xù)成立。
左右頁圖:賀龍元帥當年親自指導修建大田灣體育場,拓展重慶體育事業(yè)。劉伯承、鄧小平等領導人也參與到大西南的建設中。
賀龍不僅是一名能夠攜帶槍支橫渡江河的體育健將,他對體育人才也特別看重。在就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那天,他就大聲宣布:“毛主席、黨中央要我當體委主任,是周總理、小平同志點的將。社會上有些人瞧不起搞體育的,說運動員是‘吃球飯'的,從現(xiàn)在起,我賀龍就是新中國第一個‘吃球飯'的人!”話語一出,大振人心,給了運動員們極大的信心與安慰。
在生活中,他對運動員關懷備至。享有“高欄王”美譽的林紹洲,曾在國民黨中央軍校任體育科長兼總教練,解放后在成都拉架架車。當時“戰(zhàn)斗隊”正缺田徑教練。賀龍聽說后,立即派人到成都給他做思想工作,承諾給予他全隊最高的工資,并安排其家室,盡力說服他到重慶。林紹洲為此倍懷感恩之心,兢兢業(yè)業(yè),培養(yǎng)出了一批具高水平的運動員,比如重慶短跑名將陳家全。還有跳高運動員李大培,原是籃球隊員,賀龍對他說:“你打籃球,雖不得力,但你的彈跳力好,練跳高怎么樣?”賀龍的話使李大培豁然開朗,欣然改行,在林紹洲指點下,成績不斷上升。某天,賀龍告訴時任西南軍區(qū)政委的鄧小平,“戰(zhàn)斗隊”請來了“高欄王”。鄧小平說:“那去看看這位拉過架架車的林教頭,怎樣?”于是兩位領導來到訓練場地,林紹洲師徒二人見狀,倍受鼓舞,李大培面對1.87的高度,一躍而過,一舉突破解放前的全國紀錄。自此,李大培上調到八一田徑隊、國家田徑隊,不斷破紀錄。
左右頁圖:大禮堂、文化宮、大田灣體育場等重慶六大標志性建筑,當年在賀龍、劉伯承、鄧小平等領導人的指揮下,得以完美竣工,它們在重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諸方面一直起著重要作用。
此類事件,不勝枚舉。賀龍曾說:“有朝一日,中國一定要辦奧運會!也許那個時候我們這些老家伙都不在了,希望你們把這件事辦好?!彼脑捲?008年變成了現(xiàn)實,雖然賀龍沒能見到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但他的話依然被人們談起——“要打出風格,打出水平。打出什么風格?要打出中國的風格;打出什么水平?世界水平!”
除了在重慶體育方面的建樹,另一個值得稱道的是賀龍對推進重慶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的功績,首當其沖的便是大禮堂的建設。
他初到重慶時,經(jīng)過一番視察,發(fā)現(xiàn)重慶有眾多的黨政機關、群眾團體、工廠和學校,卻沒有一座像樣的集會場所。緊接著,他與鄧小平等同志研究決定,建造一座西南軍政委員會大會堂,用來舉行大型會議和文藝匯演所用,這便是如今氣派雄偉的重慶人民大禮堂。賀龍還指示:“不要學小腳女人,要建就建一個大氣雄偉的大會堂。”經(jīng)再三斟酌,著名建筑師張家德的設計方案被選定。張家德憑借多年的設計經(jīng)驗及查閱大量資料,設計出的大禮堂主體匯集明清建筑風格,融天壇祈年殿和天安門城樓特點于一體,并配以兩翼走廊和塔樓。
賀龍和鄧小平認真研究與審定了大禮堂的設計方案和建設預算,決定由西南軍區(qū)派工兵部隊擔任施工任務。這一工程從1951年動工到順利建成,耗時近3年,期間賀龍對工程的設計施工非常關心,多次親赴工地了解情況,解決困難。他調派人員用風鉆及推土機削平了馬鞍山山頭,搬移土石、鋼材、木材等,整個過程精益求精。建成后,賀龍親筆題字,不過后來幾經(jīng)易名。半個世紀過去了,大禮堂風華依舊。
與此同時,賀龍還與其他領導人研究制定興建了一座供重慶人民娛樂休息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它與西南博物館、重慶人民大禮堂、大田灣體育館、體育場和重慶市體委辦公大樓,一起被稱作“六大建筑”。
如今,“六大建筑”中的人民大禮堂、大田灣體育場已經(jīng)成為重慶的標志性建筑,功能沿用至今。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一座名為《賀龍和運動員》的雕像在大田灣體育場正前方落成,重慶人民用這樣的方式感恩賀龍為這座城市的成長做出的豐功偉績。
He Long and Six Buildings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