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任性與無知 尊重法律 修身養(yǎng)性 荒謬
人物時事速遞>>
據(jù)參考消息2015年8月6日報道,成龍接受美聯(lián)社訪問時表示,自己從兒子房祖名坐牢一事悟出心得——坐牢并非壞事,尤其對忙得不可開交的有錢人而言。成龍說:“太多有錢人,好像我的一些朋友,他們一年抽空10天或1個月,到深山修心養(yǎng)性?!钡f他忙碌的工作讓他連10天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他認為自己有時需要抽時間放假坐牢,而且要強迫有些有錢人去坐牢。這一觀點一時間引發(fā)媒體與網(wǎng)友的熱議,有人認為這是明星的自省,也有人認為這是褻瀆法律、任性無知……
素材鏈接 高曉松:坐牢讓我靜下心來思考
2011年5月9日,音樂人高曉松因酒后駕駛,造成四車追尾被判拘役6個月,罰款4000元人民幣。對于這段被關看守所的歷史,高曉松說,“我覺得男人一定要坐牢,5個月太短,沒有用,7個月太長,就6個月正好”。他甚至宣稱,“那半年的時間獲得了很大的自由,也靜下心來思考了很多的問題,使得我原來讀過的書、接受的知識有了沉淀的過程”。
素材聚焦 媒體評價
《新京報》:這真是讓人驚詫。難道監(jiān)獄是你開的,難道坐牢是想坐就坐?坐牢當然是因為觸犯了法律,難道為了坐牢,就先要去以身試法?
《北京晚報》:房祖名的入獄顯然不是因為太忙,而是觸犯了法律需要付出代價。監(jiān)獄不是度假村,有錢人已經夠有錢了,想修身養(yǎng)性的話,請不要侵占公共資源,除非你真的犯法。法律也是很嚴肅的,不是有錢人獵奇的游樂場。
【考場仿真試題】對于高曉松的坐牢觀與“成龍的抽空坐牢論”,你怎么看,請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高墻之下,接受法律的懲罰,并非光榮。也許在遠離塵世喧囂與紛擾的監(jiān)牢當中,確實能靜下心來反思、改變自我,但從本質上看,因違法“坐牢”與自覺“修身養(yǎng)性”是截然不同的,不可混為一談。如果把“坐牢”當成一種享受,甚至要抽空去坐牢,如此美化坐牢,未免任性、無知、可笑,是對法律的褻瀆,是對坐牢訓誡、懲罰意義的高度調侃,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