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清 指導專家/練麗丹 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迎接寶寶的壞脾氣
文/志清指導專家/練麗丹 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寶寶長大了,可脾氣也越來越倔了,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大哭大鬧,動不動就不高興,從前那個甜甜的寶寶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脾氣?他的壞情緒背后有什么樣的心理需求?掌握規(guī)則,你就能輕松搞定寶寶。
故事回放
爸媽要帶牛牛去超市。牛牛可高興了,邊走邊跟媽媽說,要買沖鋒槍,媽媽有口無心地應了聲。一到超市,牛牛直奔玩具區(qū),看到?jīng)_鋒槍,他雙眼發(fā)亮,抱懷里不撒手。爸媽一看,140多,雖說看起來還不錯,但這東西在批發(fā)市場50元就搞定了。爸爸勸,媽媽拉,牛???,眼看就要被媽媽拉走了,牛牛突然大發(fā)脾氣,坐地踢腿,抓什么扔什么,大哭大鬧不休。大庭廣眾之下,爸爸媽媽甚覺尷尬和沮喪。
專家點評類似“超市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
建議方法如下:
理解孩子的需要,這是根本。玩具是孩子的天使,孩子愛玩具天經(jīng)地義,如果覺得別的地方更實惠,應該先和孩子溝通,并提前買回來。
在去超市之前就先給孩子建立邊界,“打預防針”:“沖鋒槍已經(jīng)買了,這次去超市,只能挑小皮帶。”“上次在超市,你要吃紙杯蛋糕。這次不能吵,要等到晚飯以后再吃。記住了?”如果孩子答應了,他會做到;如果孩子不答應,就不要帶他去。
鼓勵孩子幫你尋找你要買的東西,別讓他閑著,讓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挑選和購物上,孩子做得好,一定要及時表揚。
如果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看見就要、不依就哭的壞脾氣,將他抱到比較安靜的走廊,輕聲問他發(fā)火的原因,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憤怒,而不是和孩子講道理,更不要責備孩子。
類似牛牛這樣的情形,很多家庭都遭遇過。孩子就是要某東西,價格挺高,不買,孩子不依不饒的;買吧,下次又會要其他東西。真愁壞了不少父母。
但其實,牛牛爸媽的問題更大。父母去超市前并沒有告訴牛牛,只能買什么;對可能發(fā)生問題沒有足夠的預見性;遇到問題后,處理方式簡單粗暴,沒有有效的招數(shù)。如果總是這樣處理問題,最后必然結(jié)果是:爸媽要么妥協(xié),要么強制,而孩子脾氣則變得越來越壞。
小家伙在嘗試控制自己的行動、沖動、情感和身體,同時又很想尋求冒險,他用了大量的時間來試探邊界——自己的、父母的和外界環(huán)境的,但孩子口語表達能力還欠缺,他的情緒常通過身體語言來傳達,難免會發(fā)怒、哭鬧,甚至咬人、打人,這是他目前處理困境的唯一辦法。
正確做法:理解孩子,“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很難過”,引導孩子,“怎么讓你開心點/要不要吃塊巧克力/你想做什么”,原則是,不能傷害他人,也不能傷害自己,不能毀壞物品,孩子砸東西要立即制止,為孩子建立允許邊界。
不正確的做法:縱容孩子——買個更好的/換新的/砸就砸了吧/只要孩子開心,做什么都行;壓制孩子:哭什么哭!/我數(shù)1、2、3,歇住!/還反了你啦!
無條件縱容是孩子壞脾氣的根源。做父母是需要學習的,要了解脾氣的產(chǎn)生,識別生理性脾氣,正確處理孩子的日常需求,并設法給寶寶建立相關邊界。
1.生理需要沒有及時得到滿足
孩子渴了、餓了、累了、困了,等等,家長響應不及時,孩子大發(fā)脾氣。
原因探秘 孩子的耐受力和大人有顯著差異,大人可以忍較長時間,但不能同樣去要求孩子;另外,孩子如果甜食攝入過多,會導致機體內(nèi)的微量元素不夠,也更容易發(fā)脾氣;還有,孩子如果生病了,會變得更敏感,也更容易發(fā)脾氣。
應對方法:如果是帶孩子外出,家長要提前有所準備,如水、食品等等;平時安排活動,也要照顧到孩子的生理特點,尤其是夏天熱,帶孩子外出,中午前后他會鬧覺,會困。孩子累了有時候不容易觀察到,需要家長更細心。此外,不要給孩子太多甜食,對健康成長、對脾氣乃至性格塑造都不利。如果孩子生病了,家長要給予更多關愛,更多耐心。
2.發(fā)脾氣是因為還不會表達
只要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大哭大鬧;可當你要求他做什么事的時候,小家伙卻經(jīng)常搖搖頭說:“不!”……
原因探秘 2歲左右的寶寶,身體和心理都在急速地發(fā)展,他們特別渴望“自己做”和“做自己”。而當這種熱情洋溢的甚至有點兒偏激的自主愿望不被理解時,還不大會清晰表達自己的小家伙自然會用大發(fā)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啦。
應對方法:如果寶寶發(fā)脾氣時不怎么說話卻喜歡摔東西、打人,很可能是因為他的情緒還不能通過語言很好地表達出來。這時候,爸爸媽媽首先要平復寶寶的情緒,比如把寶寶抱到懷里,輕輕地撫摸,語氣溫柔地說:“寶寶不高興啦,寶寶為什么不高興?。繈寢屨娴暮芟胫馈钡葘殞毲榫w穩(wěn)定后,再引導寶寶用語言或手勢解釋發(fā)脾氣的原因,很多時候,爸爸媽媽可以通過“猜”幫寶寶學習表達,但千萬別忘了留更多的機會給孩子自己去體驗“說比鬧更有效”。然后有針對性地應對。
3.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
每次只要你一接電話,孩子就會千方百計地打擾,扯你的衣服。如果你不理他,或是讓他等著,他就勃然大怒,大叫大鬧,讓你聽不清對方在電話中說什么。
原因探秘 孩子現(xiàn)在就只要你的關注!如果經(jīng)常這樣,則父母肯定是比較縱容孩子的,這樣孩子就不知道允許和不允許的邊界在哪里。
應對方法:重新為孩子建立允許邊界。和孩子坐在一起,明確告訴他父母打電話時,他是不可以打擾的,必須等一下;發(fā)現(xiàn)接到一個比較長的電話,立即告訴孩子:“媽媽要打電話,寶寶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譬如,涂顏色,玩玩具?!焙⒆又肋吔缭谀睦铮斈愦螂娫挄r,他就會全神貫注地做他自己的事。建議把幾件玩具放電話旁邊。你通電話時,如果孩子很安靜,你一定要記得表揚他。
4.對強行打擾的不滿
孩子在街心花園里開心地玩了一個多小時,天色已晚,媽媽告訴她,必須在5分鐘內(nèi)回家,孩子斷然拒絕。媽媽試著抱起她,孩子抓住滑滑梯的欄桿,大喊大叫起來。
原因探秘 家長事先并沒有說什么時間必須回家。所有孩子都貪玩,有些孩子好像不貪玩,其實是家長強勢,孩子膽小,對孩子成長更不利。
應對方法:帶孩子出去玩之前,要告訴孩子大致玩什么,注意什么,幾點離開,這就是給孩子建立邊界。孩子答應后,基本都能遵守。如果孩子現(xiàn)階段已經(jīng)有些“叛逆”,就是不回,試試轉(zhuǎn)移話題和注意力。首先,媽媽要冷靜,不妨離開幾步,或者坐一邊,讓孩子單獨待一會兒,讓他有機會發(fā)泄情緒,但要確保他不會傷害到自己或別人。當最糟的階段過去后,將他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感興趣的東西上?!肮?,想看看家里那只可愛的小蝴蝶嗎?”或者“我們今天還沒有看動畫片呢,回家去看好不好?”通常對于媽媽這類建議,孩子都會馬上接受。
《母子健康》愛心提示
如果不論采用什么方式,你的寶寶還是鬧脾氣,可以試試以下辦法:
對鬧脾氣置之不理。試著抱起寶寶,但是不理會他的哭喊和亂踢亂打。如果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或者這樣做沒有用,你不妨待在附近悄悄關注寶寶,直到他平靜下來。
給寶寶一定的空間。有時,離開寶寶并給他一段時間獨處,他就可以很快平靜下來。
保持冷靜。如果你和寶寶兩個人都鬧脾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忍不住想要生氣,請深呼吸幾次。如果實在忍不住,你可以離開房間一兩分鐘。不用擔心,寶寶鬧脾氣不會一直持續(xù)下去的。
向兒科醫(yī)生求助。如果寶寶經(jīng)常有嚴重情緒失控的情況,建議你向小兒科醫(yī)師、心理咨詢師詢問意見,這是較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