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詩
高爾夫在蘇格蘭一直是老百姓的娛樂。姑娘們在小溪旁洗衣、飲馬,男人們在一旁的球場上輪流揮桿,曾經(jīng)是小鎮(zhèn)的尋常光景到圣安德魯斯才發(fā)覺,一向著迷于中世紀小城的我是來對地方了。
相傳,公元4世紀時,耶穌的第一個門徒圣安德魯被處死在X形的十字架上。此后,他的幾件骸骨——右手三指、一截手臂骨、一塊膝蓋骨與一顆牙齒,被信徒圣·雷古勒斯從希臘的佩特雷,經(jīng)由英格蘭海路,運送到位于蘇格蘭東海岸法夫地區(qū)的小鎮(zhèn)Kinrymont。船隨即在東海岸邊沉毀。從此,小鎮(zhèn)被命名為圣安德魯斯,圣安德魯也成了蘇格蘭的守護神。這個地名在蘇格蘭隨處可見,比如愛丁堡市中心就有個圣安德魯廣場。
12世紀時,這里成了“皇家自治鎮(zhèn)”(一種地方行政區(qū)劃,部分自治城鎮(zhèn)由于受頒有皇家特許狀,因此又被稱為皇家自治城鎮(zhèn))。1158年時,在北海邊,開始建造羅馬式的天主教教堂——圣安德魯斯大教堂,這是當時全蘇格蘭最大的建筑物。旁邊又建起了安放圣徒“圣物”的圣·雷古勒斯石室教堂,并建起了圣安德魯斯城堡。
從此,歐洲各國的基督教徒搭船、過橋,窮盡氣力都要來圣安德魯斯朝圣。從圣安德魯斯古城,從北到南分別修建了北街、市集大街和南街,三條路,條條通羅馬,最終都在城堡處匯合。
14世紀的蘇格蘭獨立戰(zhàn)爭期間,圣安德魯斯城堡被拆毀。蘇格蘭宗教改革時,大教堂又于1559年被毀,只余斷壁殘垣。從附近的山丘俯瞰海灣,僅存的古墻和羅馬式塔尖仍然有鎮(zhèn)守城池的凜然之氣。
大教堂被毀時,當?shù)鼐用駧еN聚集到教堂前,敲敲鑿鑿,掀翻了屋頂,將磚石搬回自家?,F(xiàn)在在這座中世紀老鎮(zhèn)里逛,若仔細看去,還能在某些房子上看到來自大教堂的磚石。其實想一想,這也算是物料的循環(huán)再用,很合今日的環(huán)保趨勢呢。
從老鎮(zhèn)步行一分鐘,就能到達東沙海灘。北海常冷,8月也難以下海游泳。海邊懸崖上,怪石嶙峋。圣安德魯大學有一項傳統(tǒng),每個禮拜日,學生們會身披大紅袍子,排隊在僅容一人通過的峭壁上走個來回,場面壯觀。
幾塊長滿海苔的巖石,延伸入海。當?shù)卮壬平M織的創(chuàng)始人帕特里克在這里住了20年了,他告訴我,這些石頭有“女巫的石頭”之稱。他說,中世紀黑暗時期,如果哪家有姑娘或婦女被懷疑“行為詭異”,就算無證無據(jù),教堂就可以以“疑為女巫”的罪名,將其帶到海邊石頭上,推入海中。如果溺死了,說明她們是清白的;如果成功逃生,則證明她們“懂巫術(shù)”,會從海里拉出來再處死。
現(xiàn)在的崖邊,只有冷風吹過。海鷗漫天遍地,其中一只擋在了我們車前。帕特里克嘟囔了一句,這些壞家伙。這些羽翼潔白豐滿的海鳥,在蘇格蘭沿海地區(qū)常惹當?shù)厝说南訔?。帕特里克說,它們到處找吃的,會把街上的垃圾箱翻個底朝天,弄得到處亂糟糟。他要我千萬別喂它們,手上拿著吃的也要當心,因為隨時可能有海鷗沖下來把食物啄走。
當天晚上,我在圣安德魯斯的書店參加以《云圖》聞名全球的作家大衛(wèi)·米切爾的讀書活動。大衛(wèi)聲情并茂的朗誦之間,屋頂上不時傳來海鷗的鳴叫。頃刻間,帶來一種如置身小說中的通感。
17世紀時,因為英國內(nèi)戰(zhàn),圣安德魯斯開始衰落。19世紀時衰落到極點,連本地的古老大學都一度打算遷址。后來,多虧高爾夫球場和俱樂部充當了救命稻草。
圣安德魯斯的西沙海灘,是電影《烈火戰(zhàn)車》開頭跑步的經(jīng)典鏡頭的拍攝地。當年拍電影時,因為資金短缺,原本要去肯特郡,結(jié)果臨時換到了這里。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專門向這個經(jīng)典鏡頭致敬,請來“憨豆先生”,模仿《烈火戰(zhàn)車》中的場景,在西沙海灘上慢動作向前跑。
挨著西沙海灘的,就是全球最古老的高爾夫球場——圣安德魯斯。圣安德魯斯是全球高爾夫球運動的發(fā)源地。我們在帕特里克的帶領(lǐng)下,經(jīng)過一條小路,壓低腦袋越過球場的白色圍欄,站在了世界各地高爾夫愛好者的朝圣地“The Old Course”上。雖然下著小雨,沿海的草坪踩下去并沒有濕黏感。幾位裝備齊全的球手在不遠處揮桿。2015英國高爾夫公開賽剛結(jié)束兩天,觀賽臺只拆了一半。這項賽事從1860年開始,每年舉辦,是全球四大高爾夫公開賽中歷史最悠久的。
600年前,這里的居民已經(jīng)開始打高爾夫。由始至今,高爾夫在蘇格蘭一直是老百姓的娛樂。1457年,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曾經(jīng)對高球下禁令,認為年輕人應多花時間練射箭,不應“玩物喪志”。可不到半個世紀,繼位的國王詹姆斯四世自己迷上了高爾夫,禁令也隨之廢除。
綠茵側(cè)畔有一道小溪。對圣安德魯斯歷史頗有研究的帕特里克說,姑娘們在小溪旁洗衣、飲馬,男人們在一旁的球場上輪流揮桿,曾經(jīng)是小鎮(zhèn)的尋常光景。至今,一些老球場上仍然人來車往,保持著公共空間的身份。進入球場的人,注意別讓球打到就成了。帕特里克說,這里的人對名人見慣不怪,從世界各地專程來打高球的名流明星們也很享受這里毫無“狗仔隊”壓力的閑適。
從球場往東,有一座殉道者紀念碑,面朝大海,紀念的是在宗教改革前被處死的新教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教改革者帕特里克·漢密爾頓。他曾到歐洲各地旅行,聽取不同新教改革者的思想,回到蘇格蘭后正打算四處傳教,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被當作異端燒死,年僅24歲。今日圣安德魯斯大學一個學院的門前,正是漢密爾頓犧牲的地方,地上刻有他名字的首字母“PH”。該學院學生都自覺遵守不成文的規(guī)則,進出門時要繞過這兩個字母,以示尊敬,違者會“不吉利”。帕特里克示意我抬頭,看學院大門上方。從墻面上,我依稀看到了一張人臉的輪廓。帕特里克說,據(jù)說這就是漢密爾頓的臉,“他一直都在看著呢”。
這個中世紀時的蘇格蘭宗教中心,也擁有蘇格蘭最古老的大學。圣安德魯斯大學建校已有604年,是全英國大學中第三古老的大學,僅次于牛津和劍橋。大學的各學院散布在小城各處。與牛津、劍橋一樣,也是先有大學的興盛,后有小鎮(zhèn)的發(fā)展。帕特里克說,如今大學里4成是外國學生。接近退休年齡的他,很喜歡各國年輕人帶來的國際化氛圍。否則,圣安德魯斯仍然是個閉塞、單調(diào)的小鎮(zhèn)。
我們走進一所學院。帕特里克指著一座建于維多利亞時代的宿舍樓告訴我,2001年,這里曾經(jīng)入住過一位在英國家喻戶曉的校友——英王室的威廉王子。他開始學的是藝術(shù)史專業(yè),后來改學地理。威廉王子入學的消息傳開后,申請進圣安德魯斯大學的女生激增。不過,王子很快就與住在隔壁宿舍樓的凱特相識相戀。我們面前這片綠地,就是兩人經(jīng)常散步的地方。后來,兩人在圣安德魯斯租房同居,當?shù)厝顺R姷剿麄z在超市里買吃的。2011年兩人大婚時,與有榮焉的圣安德魯斯市大排筵席,宴請了一千多名市民,與倫敦的婚禮同步慶祝。
當然,舉世聞名的大學和高爾夫俱樂部也帶來了每個地方面對國際化的問題——國際連鎖店、餐飲店的進入。帕特里克說,小城暫時擋住了兩家最大的美國快餐店的“入侵”。但政府不可能立法阻止連鎖店的入駐,因為那是歧視,保護本地獨立店鋪和本地特色,只能靠當?shù)鼐用竦呐?。比如,不把房屋租給這些商戶。
但兩個月前,一家美國知名咖啡連鎖店剛進駐了圣安德魯斯。無論如何,國際品牌的進駐在所難免,小鎮(zhèn)也將不得不順時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