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芳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yīng)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庇變簣@作為學前教育機構(gòu),擔負著教育幼兒和服務(wù)家長的雙重任務(wù),為了提高幼兒教育的整體效能,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幼兒園在完成日常保教任務(wù)的基礎(chǔ)上,也要重視并做好家長工作。因此,從“真摯語言營造和諧氛圍”“溫暖語言縮短家園距離”“激勵語言促進家園共贏”三個方面闡述家園溝通中教師的語言智慧,在幼兒園和家庭建立一種合作、互補、一致的關(guān)系,真正攜手完成育兒的使命。
關(guān)鍵詞:家園溝通;幼兒;家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合作伙伴,應(yīng)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奔议L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與家長語言的溝通,富有智慧的語言可以讓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簡單相加成為1+1>2的合作教育方式。
一、真摯語言營造和諧氛圍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貴在真摯,教師和家長只有真正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伙伴關(guān)系,形成一種親密的情感,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溝通。所以,真摯的語言是家園溝通的基礎(chǔ),它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讓家長和教師一起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園共育氛圍。
例如,有一次,小旭奶奶因為孩子的午餐問題來園和我交流。她指出小旭在家就不喜歡喝湯,也不喜歡吃蔬菜,希望老師不要強求他,實在不行他就吃點白飯好了。聽完她說的話,我感到很吃驚,因為孩子們正在長身體的時候,怎么能不吃蔬菜呢?因此,我首先向小旭奶奶說明她的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因為蔬菜擁有豐富的維生素A、B、C,是孩子生長發(fā)育中不可缺少的。小旭奶奶聽后,態(tài)度慢慢有了轉(zhuǎn)變,希望我能幫忙想想辦法。根據(jù)小旭的情況,我希望家長在家以身作則,不挑食,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在幼兒園中,我也會鼓勵小旭吃蔬菜,逐步改掉他挑食的壞習慣,希望他的身體越來越棒!小旭奶奶聽到我的建議后,笑瞇瞇地直向我道謝。這也許只是幾句普通的建議,卻包含了我對孩子成長的關(guān)愛,讓家長感受到了我的一片真摯之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了一種和諧的氛圍。
二、溫暖語言縮短家園距離
在與家長溝通過程中,溫暖的語言可以消除家園間的心理隔閡,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的“暖心”,從而快速拉近家園之間的距離。
家園溝通可分成主動溝通和被動溝通,主動溝通包括家訪、半日活動、家長會等等,被動溝通主要是家長來訪,但這兩種形式的溝通都需要溫暖的溝通語言。例如,我們大班打算舉辦“果蔬造型創(chuàng)意無限”的親子活動。在看到家長們帶著精心準備的蔬果走進活動室后,我們首先感謝家長朋友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活動,接著介紹了這次活動的要求和流程,最后祝愿父母與孩子能愉快地度過一個上午。這樣設(shè)計的開場語溫暖了家長的心,讓他們感受到今天來是受尊重的,也讓家長清楚了解本次活動。而被動溝通是毫無預兆的,它要求教師擁有更好的溫暖語言智慧。例如,早上教師在晨間接待時,遇到氣呼呼來“找茬”的家長。我們的第一句話就要笑瞇瞇地說:“××家長您好,請問有什么事嗎?”伸手不打笑臉人,這樣溫暖的開場語可以消解家長的怒氣,讓家長心平氣和地與教師展開溝通。不管是主動溝通,還是被動溝通,都需要教師用自己的語言智慧說出溫暖人心語言來縮短家園之間的距離。
三、激勵語言促進家園共贏
家長在教育路上需要激勵,在給予家長建議時少用“不行”“不要”“不能”等消極性的詞語,多用“加油”“做得很棒”“繼續(xù)努力”等激勵性的語句,這可以讓家長更加配合和支持我們的教育工作。
例如,班級中有一個孩子性格有點古怪,他不喜歡和小朋友、老師交流。針對他的情況,我想利用家長接孩子的時間與家長進行一次交談。我先提出了談話的邀請,家長也很樂意地與我們交談。交流了孩子的情況:他平時太安靜,不喜歡與人交往,這讓我很擔憂,請您有空多和孩子聊聊天,讓他盡快融入這個“小家庭”,讓他變得活潑起來。一段時間后,這孩子逐漸活潑起來,經(jīng)常和我們聊起媽媽給他講的故事。在一天放學后,我特地在媽媽面前表揚了孩子,并且鼓勵媽媽繼續(xù)和孩子溝通。孩子的媽媽很害羞地說:“孩子的進步也有老師的一份功勞,如果沒有老師的建議,她也不會重視起孩子安靜這件事,只會認為孩子性格如此。以后的生活中,一定會多關(guān)注孩子,有什么問題及時與老師溝通?!标P(guān)于孩子的問題,在家長采納我們建議并初見成效時,我們要鼓勵家長,使家長積極支持和配合我們的工作,在家園間實現(xiàn)雙贏。
我們家園溝通要本著“贏得一個家長等于贏得一百個家長,放棄一個家長等于放棄一百個家長”的宗旨,發(fā)揮家長這一重要的教育資源,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