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紅
女兒過生日,兩邊家長都有送禮物過來,只是相比婆婆送的那只小毛毛熊,我母親送的那套遙控航模顯然更能取悅孩子。看著女兒在客廳里玩得起勁,我不由地和老公打起了趣,說:“你看,你媽多小氣,花幾十元買只毛毛熊,還這么小,都不管孩子會不會喜歡?”
老公是個孝子,自然不服我說婆婆的不是,于是立馬回敬我說:“這原本就是送的心意,怎么能說小氣兩字?”看著老公一副不服氣的樣子,我有些較勁,忍不住提醒老公說:“還記得嗎?我們結(jié)婚那年,你媽多小氣,一萬塊錢的車庫死活舍不得買,以為是節(jié)省著勤儉持家呢,卻終究害我們幾年后多花了好幾萬塊錢……”
正說得興起,猛然抬頭間卻發(fā)現(xiàn)女兒不知何時已站在身邊。見我們看著她,女兒居然也插話進(jìn)來說:“媽媽說得沒錯,奶奶就是小氣,以前我要她給我買些貼紙,她也不肯……”
有了女兒的支持,我和老公的這場“較量”自然是我勝出??蓻]等我高興多久,頭疼的事就來了:第二天婆婆請我們過去吃飯,女兒卻說什么也不肯去了。我問她怎么了,為什么不去呢?女兒說奶奶小氣,不愛她。最后好說歹說把她拉了去,她依然氣呼呼的。孩子還小,哪懂什么“有所言有所不言”,于是在飯桌上,小小的她一股腦地就控訴起奶奶的“小氣”來。婆婆納悶,問這是聽誰說的?孩子的動作干凈利索,一下子就指向了我。
可想而知,這次的飯吃得一點(diǎn)也不和諧,婆婆看上去不高興,而我呢,也感到甚是委屈。原本,說婆婆“小氣”的那些話也只是我們兩夫妻開玩笑而已,屬于沒事瞎扯性質(zhì)的,誰會料到呢,居然讓孩子聽了去,還偏偏“告發(fā)”到了婆婆這里。
懊惱萬分,卻也是在同時,由這件事,我驀地想起了許多。我想起平常自己仿似一直這樣說話不注意,經(jīng)常地,對誰有偏見或拿誰尋開心,都喜歡在家里無所顧忌地閑扯出來,卻從來不曾想過孩子還小,還沒有形成獨(dú)立的思維觀。在一定程度上她們的認(rèn)知還全仰仗著大人的灌輸,于是可能大人們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評價就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正確認(rèn)知。婆婆能記得女兒的生日,能送禮物,我自然是讀得懂那份心意的,只是聽著我抱怨長大的孩子是否還能體會到這一份難能可貴的親情?無端的抱怨和論人是非除了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更重要的,它是否更容易影響孩子對某些人、某些事的性質(zhì)判斷?在她們愛憎分明的年齡限制之下,受著錯誤的熏陶,又將會到幾時才能讀懂什么是真情,什么又才是真相?
許許多多的后果我已不敢往下再想,腦海里,心底深處,千般萬般的焦慮都開始集聚成一句話:以后我再也不在孩子面前亂講是非了,真的不適宜,無論如何,為了孩子,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