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
基本案情
李生,某鎮(zhèn)A村黨支部書記;李澤,A村黨支部委員、村主任,負責管理村財務。
2006年,根據(jù)國家相關政策,對庫區(qū)移民實行國家財政補助。鎮(zhèn)政府安排李生和李澤具體負責A村庫區(qū)移民補助資金申報、發(fā)放工作。兩人共謀虛報,騙取25個指標,以自己和家人以及部分村民的名義填報。2007年底,李澤領取25個移民補助資金存折后,李生分得2個,李澤分得3個。另20個存折由李澤保管,兩人商量用作村集體開支,但未入村賬務。2011年A村財務工作由村文書李林管理,但李澤未將存折移交給李林。2014年1月,村民反映A村財務不公開等問題,鎮(zhèn)政府要求A村實行村財鎮(zhèn)管、公開賬務,但李生、李澤仍未將移民補助資金存折上繳入賬。后因村民檢舉致案發(fā)。李生將分得的7400元用于歸還個人貸款;李澤將分得的11100元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開支。另20個存折上的74000元未支取。
分歧意見
對李生、李澤上述行為構成共同貪污違紀沒有異議,但“個人貪污數(shù)額的認定”以及“20個存折上未支取的資金是貪污既遂還是未遂”存在不同意見:
1. 第一種意見:李生、李澤非法占有移民補助資金的目的性十分明顯,且具有主觀直接故意。兩人的行為構成共同貪污,且都起了主要作用,個人貪污數(shù)額為既遂18500元(5個存折本上資金之和),未遂74000元,未遂部分可從輕處理。
2.第二種意見:李某生、李某澤個人貪污數(shù)額為既遂92500元(25個存折上金額之和)。
評析意見
李生、李澤均利用職務和工作之便,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報騙取的手段侵吞國家補助金,在長達6年多的時間里對25個存折本的資金不入賬、不移交、不公開,其非法占有的目的十分明顯。兩人的上述行為完全符合貪污行為的構成要件。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貪污罪既遂與未遂的認定:貪污罪是一種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財產(chǎn)性職務犯罪,與盜竊、詐騙、搶奪等侵犯財產(chǎn)罪一樣,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實際控制財物作為區(qū)分貪污罪既遂與未遂的標準”。本案中,李生、李澤對另20個存折本已經(jīng)實際控制,可以隨時進行支取,已構成貪污既遂。
另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共同貪污犯罪中‘個人貪污數(shù)額’的認定:在共同貪污犯罪案件中應理解為個人所參與或者組織、指揮共同貪污的數(shù)額,不能只按個人實際分得的贓款數(shù)額來認定”。本案中,李生、李澤在將國家移民補助資金非法占有的過程中,均起了主要作用。兩人的“個人貪污數(shù)額”均應認定為92500元。
故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