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荒開宗明義地說,他對聊“超馬”的技術(shù)性細節(jié)、比賽經(jīng)過沒有太大興趣,他只感興趣“超馬”背后的動機和心理?!耙蝗喝耍瑳]有任何實質(zhì)性獎勵,一天跑上100公里,很明顯已經(jīng)遠遠脫離了健身的目標(biāo)。他們到底為什么?”
聽起來很神秘。但老荒思考這個問題太久,他有自己的一套答案。在老荒看來,“超馬”狂熱分子中的核心群體,是一群35-45歲,有家有口的中產(chǎn)階級。這個詞最近被用俗了,于是老荒切換到一個更大的頻道上補充道:“這批人基本上和中國的改革開放同齡,他們建立了職業(yè)的概念,算得上是中國的第一代白領(lǐng)?!爆F(xiàn)在這些人進入了人生的中年,一方面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積累,一方面曾經(jīng)的夢和欲望都在泄氣,他們有著比任何階層都強的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老荒是一名售前工程師。關(guān)于工作他不愿多談,總之已不在激情期。在迷上跑步之前,他是山地自行車的愛好者。但老荒很快發(fā)現(xiàn)跑步更符合他“內(nèi)心的需要”,原因很實際:除了職業(yè)比賽,民間自行車界幾乎沒有賽事。而參加跑步比賽,從50公里、100公里到168、330公里,清晰的階梯印證著跑者的進步,在自行車領(lǐng)域沒有辦法這樣計算。
老荒迷戀“超馬”運動所要求人的投入;在這80公里、20小時里,你全力以赴,它就是你的,你就能達成心愿?!皩Γ以O(shè)定一個目標(biāo),我為了一目標(biāo)去努力,兩天之內(nèi)嘗盡酸甜苦辣?!比绻軐⑷松膊鸱殖蛇@樣小型的、接連不斷的迷你任務(wù)會如何?這會讓我們那因為漫長而看起來松松垮垮的人生變得緊繃,從而誘惑那些疲憊的人重新投入么?
但這也是幻覺。老荒曾經(jīng)覺得,愛“超馬”和愛電視劇,愛扎金花,愛打麻將當(dāng)然不一樣。它們有意義么?能升華么?能證明自己么?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了TNF50公里,接著是港百,然后是168公里環(huán)富士山越野跑。在那個“幻覺”的體系里,跑完168公里的他顯然比50公里時的他更好,更強,更自信。在這個幻覺膨脹到最大的時候,他來到了采爾馬特—站在了巨人之旅330公里的起跑線上。他是帶著一些危機和困惑來的,他認為如果他能克服軟弱,戰(zhàn)勝自我,完成這巨人般的330公里,他會變得清晰、勇敢,能夠做出選擇。
他如常地跑到了293公里,疲憊,痛苦,但可以忍受。關(guān)門時間是第二天下午4點,以他現(xiàn)在的速度,他估計提前六小時就可以完賽。但這時候他跌了一跤,看起來只是輕輕一摔,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他爬不起來了,他的腿就這樣,幾乎是莫名其妙地斷了。山區(qū)的夜晚一片漆黑,直升飛機上不來,他坐在黑暗中等待救援的人花三個小時找到他,此時他已經(jīng)放棄了再去想之前五天五夜他在未合眼的奔跑中試圖解出絕對真理的那個問題。
他有時候會想這是命運嗎?330公里的旅程,他完成了290公里。還差30公里他就能得到天啟、證明自己。還是說從頭到尾就錯了,跑330公里意味著什么?除了意味你跑了330公里外不意味任何東西。試圖從一場比賽中對生活管中窺豹、試圖把一種運動邏輯升華為人生哲學(xué)、試圖通過幻覺的指引解決麻煩,老荒覺得,都是錯的,大錯特錯。
“我們向跑步要得太多了?!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