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娜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能力還不夠豐富,對生活中的各種事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對任何新的事物都抱以新鮮的眼光去看待。在小學科學教學課程中,教師應加大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讓學生對科學有興趣可言,而除此之外,學生還特別愛玩且好動,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興趣愛好,盡量吸引學生的目光。在課程中加入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游戲中發(fā)現科學的魅力,這不僅能讓學生對科學感興趣,還能把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中帶出來,讓學生充分了解科學的同時也對學習科學產生興趣,以提高小學科學教學的質量,使小學科學的學習空間得到提升。
一、借助教育游戲,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對學生的吸引力來達到調節(jié)課堂氣氛的作用,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越來越高,讓學生的全面素質都能得到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愉快的心情去上課,不要讓緊張壓抑的氣氛圍繞在整個課堂中,多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上課環(huán)境,在講解知識時應該注意為學生傳授多種多樣的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專注,在教師為學生講解科學時,學生也才有學習科學的興趣。另外,語言是教師教授學生知識的唯一武器,是知識傳播的途徑。在教學中,幽默的語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故事,加上生動形象的比喻,就會使課堂氛圍得到良好的改善,進而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二、游戲化的實驗教學
在小學科學的授課過程中,一些小的實驗室必不可少的,學生通過做實驗,可以提高對科學實驗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加入實驗課中。一般的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師都不注意學生的動向,實驗活動吵鬧煩雜,真正動手做實驗的學生少之又少,實驗課都如走馬觀花一樣,講講就過,所以應加強這一方面的內容,把游戲加入到實驗教學中,以游戲的形式來調節(jié)課堂的活躍性與積極性,讓游戲帶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參與實驗的操作,提高學生在科學上的活躍度。
例如,在講解有關于物質在水中是如何溶解的這一知識點的時候,這一節(jié)的實驗內容主要是將高錳酸鉀溶于水中,觀察高錳酸鉀剛進入水時、攪拌之后、完全溶于水后這三個時段的現象。教師可以在做完實驗示范之后,為學生加入比賽內容。比賽內容是學生要為在做完實驗之后所看到的現象做描述,所描述的現象精確就能得到一定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比賽方式開展的課程,會激發(fā)學生的動手能力,全身心投入到實驗教學中。
三、游戲化的小組活動
在通常情況下,做游戲時都會分組活動,而在上課時,也可以引用做游戲的方法,通過合理地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探討與科學有關的問題,也可以通過小組的討論來達到對科學問題更深切的了解與解答。除此之外,小組討論的方法沒有老師的嚴厲看管,可以自由發(fā)揮,這樣常常會使學生感到愉悅,從而更熱衷于對科學問題的探索,在不知不覺中,也更加熱愛科學,更加喜歡上科學課。在各小組的討論中,學生都有不一樣的意見,而通過學生的討論、協商、最后得出更精確的答案。這不但會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還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從而整體提高課堂的活躍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蚯蚓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觀察蚯蚓的身體形態(tài)、顏色、爬行等特點,每個學生看待事情的方式都不一樣,所看到的蚯蚓也不一樣,通過小組的形式觀察蚯蚓,可以使學生對蚯蚓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也對科學產生更多的興趣。
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以自己的思想去禁錮學生,反而應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讓學生對科學充滿興趣,久而久之,對科學的學習就會更加有效。把游戲加入到教學中,讓游戲與小學科學相結合,可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使學生在科學這一條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張龍.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2014.
[2]李全睿.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現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劉甲平.小學科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