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榮杰
時隔數十年之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再次啟動特赦制度,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特赦四類犯罪分子。相信對于多數國人而言,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親眼見證特赦,盡管這一制度在中外司法歷史上并不罕見。按照官方的說法,特赦可以展示“執(zhí)政自信和制度自信”,“弘揚依法治國的理念,體現慎刑恤囚的歷史傳統(tǒng)”,“激發(fā)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發(fā)揮特赦的感召效應”。
不過,特赦作為一項憲法條款,迄今已沉睡四十余年,這一事實本身就反映出特赦并非沒有爭議。從法律人的角度講,其中最常見的質疑理由之一,就在于特赦對于罪刑法定原則的違反。
特赦不是平反,并非要推翻之前針對罪犯的定罪判決,而只是改變刑罰的具體執(zhí)行。然而根據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不管是刑罰的種類、刑期還是執(zhí)行方式,都必須嚴格遵守預先設定的刑法規(guī)范。然而特赦的存在,實際是在法院判決之后,依然允許他人—而且是法院之外的權力修改法院的量刑,而且不需顧及任何個案證據和罪刑情節(jié)。在老百姓看來,犯罪者進了監(jiān)獄又被放出來,浪費司法資源。此外,特赦似乎意味著法院判決并不是終局的,生效后還可以再改;另一方面,執(zhí)行刑罰并非完全依照刑法實施,還存在超越刑法的做法。顯然,這一做法即便有上位法的授權,也難免引發(fā)“朝令夕改”的質疑。
作為法治的核心要素之一,刑罰應當具備高度的穩(wěn)定性和可預期性,因而才可成為公民行為的指揮棒。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在一個理想中的法治國家,特赦似乎并非一種可欲的制度工具。然而現實畢竟和理想有差距,因為立法技術的天然缺陷,針對生效判決的事后修正有時屬于必要。這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時移世易,原先的判決在今天顯得不合時宜。比如當今廣泛存在的婚前同居行為,20年前可能還會以“流氓罪”入刑,在“嚴打”期間甚至會遭致重刑。在20年前,那樣的判決也許沒錯;但在20年后,如果僅以追求刑罰穩(wěn)定性為由,就頑固地拒絕對當初的重刑判決進行修正,可能既違“天時”也違“人和”。另一種情況是立法時的“掛萬漏一”,預先確定的刑罰可能適用于絕大多數情況,但在特殊個案中卻顯得極其不合適。比如數年前的廣州許霆案,立法者在設計“盜竊金融機構罪”條款時,肯定完全沒有想到自動取款機會主動多吐錢,結果規(guī)定了最低無期徒刑的量刑;一審法官一遇到許霆的特例,即便于心不忍,也無權降低量刑。若非法院在輿論壓力下啟動在法定刑以下量刑的特殊程序,特赦也許是另一個可以考慮的方案。
然而不管是流氓罪還是許霆案,針對的幾乎都是個案。對于個案量刑的事后調整,相信多數公眾并無太大意見。真正有爭議的還在于大范圍的特赦,僅以粗線條的年齡、罪名等因素為標準,一次性赦免相當數量的服刑犯,表面看來,這種做法確實有違常規(guī)。但是對于這種特赦不應以合法性(包括合乎成文法以及合乎法律原則)為主要標準,而應從政治效果的角度,即能否為執(zhí)政者獲得令人滿意的政治加分。比如我們的鄰國韓國,在慶祝國家光復70周年時對6527人實行特赦,但和我們國家一樣,韓國這次赦免的赦免對象中也沒有包括政界人士和公務員。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我認為特赦是完全值得肯定的。不過,在理由上,除了“制度自信”和“慎刑恤囚”,我倒更傾向于認為,特赦制度的合理性,主要在于為過于剛性的刑事司法添加一種柔性,為過于死板的現代政治注入一抹不期而至的“驚喜”。在一味強調程序、規(guī)范和按部就班的現代官僚制國家,執(zhí)政者以某種特殊理由赦免一批不致對社會治理造成重大影響的罪犯,就像在一潭靜水中突然扔進一顆小石子,讓大家都暫時擺脫體制的死板,享受偶然的輕松,又何嘗不是一記妙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