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中巴被擋在一個亂糟糟的集市前,我們一行棄車進入福建省連城縣四堡鄉(xiāng)政府大院后面的一幢明代書坊式建筑。要不是門前掛著一塊銅牌,恐怕誰也想不到它就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堡古籍雕版印刷業(yè)基地。
中國的印刷業(yè)曾經(jīng)領先于世界,早在唐代就發(fā)明了雕版印刷。公認的明清雕版印刷業(yè)基地有四處:北京、浙江、湖北和福建,如今碩果僅存的就在閩西南玉砂橋畔的四堡。當然,它以一種木化石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四堡的雕版印刷業(yè)“起源于宋,發(fā)展于明,鼎盛于清?!蹦纤文┠暌延小豆澎`先生集》、《嵩山集》等書籍署名“臨汀郡齋”刻,清楊瀾所著《臨汀匯考》也有“汀版自宋已有”的記載。到明成化年間,四堡籍的湖廣巡撫馬馴宦游四方,其隨行親戚故舊多有經(jīng)商者,開始染指出版業(yè),并將漢口等地的印刷技術傳回家鄉(xiāng)。由于書商的推動,四堡的印刷業(yè)開始發(fā)達。到明萬歷年間,時任浙江倉大使的鄒學圣辭官歸里,在霧閣首開書坊,“鐫經(jīng)史以利后人”,由此,四堡的雕版印刷業(yè)開始走向刻、印、銷一條龍的規(guī)模化發(fā)展。清乾嘉道三代勃然進入鼎盛時期,著名的書坊有馬屋的萬竹樓,林蘭堂,五美軒,霧閣的敬業(yè)堂,文海樓,素儉山堂等四十余家,中小書坊則達萬余家。四堡的雕版印刷基本上屬于家庭作坊,所印書目近千種,主要為啟蒙書、經(jīng)史子集、醫(yī)學書、小說、詩讀、應用書籍、堪輿、筮卜、星算等九類。一位老人告訴我,《金瓶梅》問世后,即被判為淫書,京、漢、杭不敢印行,唯遠離朝廷的四堡出版了《繡像金瓶梅》?!爱敃r賣出一套《金瓶梅》,便可供一家人一年的用度呢?!?/p>
四堡還印行了《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合刊本,上半部是《三國》,下半部是《水滸》,閱讀時可調頻道,這在中國出版業(yè)中尚算罕見吧。值得一提的還有用連史紙?zhí)子 段鲙洝罚譃楹谏?,圈點為紅色,此種古籍如果出現(xiàn)在今天的拍賣會,各路藏家必定踴躍舉牌。
四堡的印刷業(yè)在西方資本和文化進入中國后,開始了末路狂奔。有兩次打擊可說是致命的:一是在清咸豐、同治年間,石印技術在上海登陸。與雕版相比,石印版更快捷,字跡更清晰,裝幀也更美觀,一問世便成為雕版的克星。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西方的鉛印技術又接踵而至。鉛版書籍刊印快速,價廉物美,很快占領市場,石印倉惶落敗,更遑論雕版。清末民初,四堡的大小書坊紛紛倒閉,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梢韵胂蟮氖牵?942年,當霧閣敬業(yè)堂的最后一本《萬年歷》在棗木架子的切書機上切去最后一條毛邊后,偉大的雕版印刷黯然神傷地進入了它的冰川期。
雕版印刷的化石除了古籍,就是數(shù)不清的小葉樟木雕版,它們在此后的漫長歲月里,被堆放在九廳十八井格局的書坊內,生蟲、霉爛、佚散,十年動亂一把烈火,燒掉無數(shù)。秦灰之外的殘余,在后來的年月里被印刷家的后代塞進灶膛里煲粥煎藥。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某一天黃昏,來自大洋彼岸的一位老外驚動了林蘭堂瓦楞上的衰草,她就是美國俄勒岡大學的專攻東方文化史的包雅筠教授,當她發(fā)現(xiàn)在村民劈柴刀下粉身碎骨的烏漆墨黑的木塊原來就是印刷業(yè)老祖宗的遺骸時,差點昏過去。在她的多次呼吁下,廈門大學的學者和省里的文化官員開始驚醒,于是,劫后遺存的雕版被收集起來,供人瞻仰。然而我弄不懂的是,在四堡雕版博物館內能看到的支離破碎者,不足一百!
包雅筠教授現(xiàn)在還是每年要來四堡一次,在彌漫著豬糞臭的搖搖欲墜的明清書坊內穿行,繼續(xù)探尋中國印刷業(yè)興衰的傳奇。她撰寫了數(shù)十篇關于中國古代印刷業(yè)的論文,出版了厚厚的專著,這讓中國人很沒臉面。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在出版業(yè)日新月異的今天,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進入了電腦書寫、打印、復制、檢索及傳送等重重法門后,誰還會緬懷一種古老而笨拙的印刷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