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人儼
在愛爾蘭的第一年,包慧怡養(yǎng)成了傍晚去海邊散步的習慣。她住在都柏林東郊黑巖鎮(zhèn)的學生公寓,從那里向東走15分鐘就是愛爾蘭海。她記下沿途每一處最隱蔽的窄巷的名字,比如修道院巷和天使海巷。她說,暮色里的黑巖鎮(zhèn)是一座空城。
從主街再拐過兩個巷口,眼前是一整片灰綠色的大海。海灘破敗不堪,除了巖石和水草,只有海鷗和磯鷂。海灘上有一種獨特的氣味,朋友告訴她是海生物尸體腐爛的腥味,她卻覺得很好聞。
她在都柏林的生活主要圍繞家和校圖書館這兩個地方展開,搬入城里后連圖書館也不怎么去了,每隔一個星期把需要的資料借回來。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自己家的后院,一般去喂貓,偶爾也種花。上一個住處旁邊有一片樹林,穿過樹林就是一個山坡,山坡上有一些砍倒的大松樹,太陽好的時候她會去樹干上看書,爬到坡頂就可以看到遠處的海平面,以及都柏林灣的煙囪。傍晚的時候,藍紫色的海平面看起來比地面高很多,她一直很納悶海水為什么沒有倒出來,經(jīng)常去看。
她身上某種與島嶼相似的天性使她來到了愛爾蘭。這個盛產(chǎn)文學的國家對大多數(shù)譯者來說,充滿魔力。
“愛爾蘭人對自己身處歐洲極西、四面被海浪隔絕的地理事實有著良好的認知,可說是這種認知造就了中世紀凱爾特修道文化,當歐陸陷入蠻族混戰(zhàn)的黑暗時代,‘已知世界的盡頭’卻聳立起座座孤塔,在璀璨的手抄本彩頁中呵護著靈性的火花。這種古老的歷史地理認知跟我當時的自我心理認同比較合拍?!卑垅f。
包慧怡在愛爾蘭一所大學攻讀中古英語文學博士,研究方向是英國14世紀頭韻詩歌、基督教神秘主義思想以及8至15世紀手抄本。
“‘海波尼亞’是愛爾蘭的拉丁文舊稱,意思是‘冬境’。這個名字實在貼切不過?!?月下半月起,她就沒有摘掉過羊絨圍巾,始終套著在上海時只有大冬天才會穿的雪地靴、大衣。那段時間,她必須天亮前起床,在陰雨中走一個多小時趕去導師辦公室。她的專業(yè)要求她前兩年都得上語言課,從拉丁文、古英語到中古英語,這些她過去斷斷續(xù)續(xù)自學過的語言,在到了愛爾蘭之后都要系統(tǒng)地重新學過。她的專業(yè)課涵蓋了喬叟精讀、神曲精讀、古文版本學、15世紀文學、字體辨識、后現(xiàn)代語境中的中世紀主義等課程,其中有一門課叫“手、羊皮紙、羽毛筆、墨水、手稿”,課上學生打扮成中世紀僧侶,學做山寨手抄本。她還會去旁聽音樂系開的中世紀圣詠,以及古典系的拉丁碑銘學。
學術之外,她是譯者、詩人。過去10年里,她出版了10本譯作(其中有兩種再版),包括保羅·奧斯特的長篇小說《隱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散文詩集《好骨頭》等。在愛爾蘭,她又完成了3部:西爾維婭·普拉斯詩集《愛麗爾》、伊麗莎白·畢肖普詩集《唯有孤獨恒常如新》、愛爾蘭小說家科倫·麥卡恩的中短篇集《在這國,萬物注定》。同時,她是詩集《異教時辰書》的作者。明年1月,她聚焦愛爾蘭文學、風物、神話的散文集《翡翠島編年》將由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
并不是所有勞作都會變成鉛字。有時,她也會伏在桌前與10世紀古英語抒情詩《妻室哀歌》中撲朔迷離的屬格、與格、離格以及交叉結構作斗爭,產(chǎn)生一種“過于強烈的代入感”——剛到愛爾蘭時她一度離群索居,不主動結交朋友,也盡量避免和陌生人打交道。住的地方本來就人煙稀少,除了周末去超市買菜時與收銀員簡短的交流,她可以數(shù)十天不和現(xiàn)實中的任何人說話??磿g歇她養(yǎng)成了觀察對面公寓一排排窗簾的習慣:統(tǒng)一的臟兮兮的淡卡其色,以不同的幅度在風中鼓動,形成角形或者波形的褶皺,沒有一副被拉開過。她甚至發(fā)現(xiàn)自己和詩中的女主人公一樣,在完全不自知的情況下,一邊扳著手指喃喃自語,一邊繞著客廳里的桌子走圈。
但她哪兒也沒去,待在原地,站在可以看到磁藍色遠山、滿園枯枝、枝頭蹦跳的灰喜鵲的落地窗前。愛爾蘭還像她初次抵達時那樣:天氣很糟糕,森林很美妙,喜鵲很肥,口音很難懂,人很少??傊@是適合一個人讀書、寫作的地方。
上:包慧怡散文集《 翡翠島編年》下:包慧怡譯作《 好骨頭》
第一次讀到西爾維婭·普拉斯的《愛麗爾》時,包慧怡剛好和《鐘形罩》的主人公同年,她們甚至有著相似的過去:大三暑假,普拉斯被權威女性雜志《淑女》選去紐約做實習編輯;而包慧怡在復旦大學英語系念大四時,被選去亞特蘭大,在CNN國際新聞部任實習編輯。21歲的她抱著也許新聞適合自己的想法,進入一個關于非洲的紀實節(jié)目實習,節(jié)目組里的所有人每天都處在一個分分秒秒要對外界指令作出反應的狀態(tài),身體和精神隨時緊繃著,這令她“很不舒服”。雖然上司對她很好,來自牙買加的制片人總是垂著二十幾根大辮子手把手教她編輯節(jié)目,而欄目總編會用下班時間幫她改稿子,但這一切反而加重了她的內(nèi)疚感,“因為實在沒法為討厭工作找到理由,覺得自己挺差勁的?!?/p>
一些人會在合作中熠熠生輝,另一些人卻只有在埋頭獨干時才會能量爆表,包慧怡顯然屬于后一種。每天下班后,她都會光顧電視臺底樓的沃登書屋,一本接一本地買書。正是在那家沃登書屋里,她買到了附有普拉斯手稿和打字稿的修復版《愛麗爾》。從2006年秋天在稿紙上翻譯《愛麗爾》中的一首詩《夜舞》起,到去年春天最后一遍改定電子稿,40首詩,包慧怡譯了7年。最初那一沓橫紋信紙早已破損不堪,上面字跡也變得模糊而難以辨認,她帶著這份手稿去過很多地方,飛機上、火車上,重讀并修改譯稿成了她的習慣。
“翻譯是很容易引發(fā)強迫癥的,怎么校稿、修訂都不為多,根本沒有放心那天。雖然讓人平靜,卻也是緩慢內(nèi)耗的過程?!?/p>
這期間,她完成了地理上的又一次遷徙,放棄了待遇優(yōu)渥的工作機會從美洲大陸回到上海,準備赴海波尼亞島繼續(xù)求學。啟程前往都柏林前,她去看望了自己本科時代的院長陸谷孫老師,陸老強烈支持她攻讀中古英語。
從第一年下半學期起,包慧怡就著手翻譯她論文要寫的那位14世紀詩人的作品全集。這位詩人用的中西部柴郡方言非常冷僻,比喬叟的倫敦中古英語還要難上幾倍。由于現(xiàn)代英語的前身就是倫敦方言,這一支的詞匯脈系沒有斷,一般現(xiàn)代讀者還能夠借助注釋讀懂《坎特伯雷故事集》;但柴郡方言基本上已經(jīng)不是英語,還要對比好幾個不同的評注本,不同版本的斷句和對手稿上缺損部分的處理都不同,所以一天只能翻譯二三十行。她每兩個星期給導師交一份讀書報告,逐句討論原文疑難處。
她也漸漸碰觸到中世紀文學研究中最艱澀的部分。
“在今天的資源環(huán)境下,學習幾門死語言不算太難,難的是學深學精,尤其在沒有人可以練習、幾乎完全依賴閱讀的情況下,很容易學完就忘。而語言永遠是文化的靈魂,要想與一個時代精神神交,語言不進入環(huán)境是不行的。
“另一個難點是神學背景。歐洲中世紀的文化核心之一是基督教,而中古英語作品中幾乎每一個句子都有一千年的解經(jīng)傳統(tǒng)橫在前面作為參照。對我來說,要辨明二十多種三一論異端間的細微差別,得依靠機械記憶和智識上的好奇心才能辦到,而對一個信仰者可能就自然得多,因為這些問題關乎真理?!敝惺兰o文學是一個建立在古書基礎上的抄本傳統(tǒng),古登堡發(fā)明印刷術前,由于手抄本制作耗時、來之不易,作者不會忘記提醒讀者自己“讀過某本書”這個事實。“當每個作者都在暗示或明示自己言必有據(jù),那么找到所有的出處并辨明這個作者對它們做了什么微妙修正,就成了展開任何嚴肅討論的基礎,而這個出處的蛛網(wǎng)往往非常錯綜復雜,沒有留下太多供今人天馬行空闡釋的基礎。”
愛爾蘭卻讓她曾經(jīng)懸在空中的幻想扎下了根。她親眼看到大量從前只看過影印件或電子版的中古彩繪手抄本,和自己的研究對象建立了物質(zhì)層面的聯(lián)系。去拜訪葉芝墓時,她給長眠在那里的詩人念了隨身帶著的袁可嘉譯《葉芝詩選》中的那首《永恒的聲音》,然后把書頁撕下,壓在墓前的鵝卵石堆下。
葉芝
西爾維婭·普拉斯
“作為精靈與矮仙、豎琴與風笛之邦的,在史詩與神話的廣度與深度上惟一可與希臘媲美的(歐洲范圍內(nèi)),說著淙淙泠泠、語法優(yōu)美的蓋爾語的,人稱仙境或是翡翠島的老愛爾蘭是浪漫主義想象力最后的停尸房。一個持久有力的局內(nèi)人與局外人共同打造的‘愛爾蘭迷思’是:愛爾蘭代表純凈的、天真、未經(jīng)文明敗壞的、民族特色的。”
她很早就接觸過煉金、如尼、神智學等西方玄學傳統(tǒng),現(xiàn)在偶爾也會把那些東西跟手頭的研究結合起來。比如,喬叟給自己10歲的兒子劉易斯寫的一本《論星盤的使用》,他的短詩《火星哀歌》、長詩《特洛伊羅斯與克麗希達》中的部分情節(jié)以及《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巴斯婦的角色塑造就是基于扎實的星相學知識,包慧怡曾寫過論文分析這些,也出于好玩做過根據(jù)中世紀文學的人物設定倒推其本命盤的事。
不久前,她在給翻譯的畢肖普詩集作序時寫下一句話,“尋路者不如尋迷宮者有福?!?/p>
“人要是鐵了心找一條路那最后一定能找到,就像要是鐵了心想成為某種人,也終會如愿以償。只是那又怎樣呢?人的屬性決定他不可能因為抵達之前出于短視為自己設定的終點而高興太久。對我來說,手持六分儀,擁有一顆大航海時代的心臟永遠是更重要的?!彼f。
在愛爾蘭的第三個暑假,因為不怎么需要去學校了,包慧怡終于搬去了城里。住處雖然是個半地下室,冷且潮濕,地上有蝸牛,8月要開電熱毯,但卻是她目前最喜歡的一處。在房租高昂的都柏林,她第一次不用跟別人共享公共區(qū)域。
作為85后新一代譯者,包慧怡和她的前輩們身處完全不同的時代,在跨越地理距離之外,她仍在為縮小文化和心理距離不停地汲取養(yǎng)分。她收集古典星盤和小型渾天儀,迷戀中世紀手稿和地圖,決心埋頭做一個孤獨而勤勉的手藝人。
今年,她多了給圣三一學院的文學翻譯專業(yè)碩士班上課的任務。十來個人的小班,除了一個愛爾蘭學生和一個中國學生,其他學生分別來自葡萄牙、西班牙、俄國、法國……這意味著他們將從不同的小語種往英語翻譯的工作,彼此之間不通對方的源語言,整個班級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巴別塔,備課和設計課堂練習對包慧怡來說就成了一場噩夢。
她花了一節(jié)課簡單介紹圣經(jīng)佛經(jīng)翻譯史,一節(jié)課介紹從唐朝到嚴復的中國翻譯理論,三節(jié)課介紹中國古詩的韻律之美,以及給龐德英譯的《華夏》找茬,剩下的半學期她教學生們翻譯《坎特伯雷故事集》。面對這些對中古英語一無所知的年輕面孔,她感到慚愧,甚至懷疑學生是否能真正從她那里學到知識。
這也讓她不得不反思一個問題:翻譯真的可以教嗎?在學生的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相同的情況下,一起做練習應該能夠發(fā)揮用處,但那些最重要的東西,靈性、語言感知力,以及持續(xù)勞作的動力,很可能和寫作一樣,最終事關一個人如何在燈下面對自己。令她欣喜的是,前幾天,班上有個法愛混血男生寫郵件告訴她,他翻譯的瓦雷里詩集《字母表》快要在英國出版了。
因為翻譯了愛爾蘭小說家麥卡恩的小說,今年1月起,包慧怡受愛爾蘭文學交流會和都柏林圣三一學院文學翻譯中心邀請,擔任2014年的都柏林市駐市譯者。而去年《詩東西》雜志在頒給她詩歌評論獎的授獎詞中寫道:“作為新一代的詩人和翻譯家,她專攻西方中古時代文化,在不斷譯介的過程中也磨礪出很高的闡釋才能。她的評論既注重學理,又富于個人創(chuàng)造性,凝重的文化積淀與流動絢麗的辭彩結合得非常出色?!?/p>
包慧怡曾被調(diào)侃,為什么在譯書這件事上那么勤奮,她回答,翻譯是一種防止崩潰的生活方式,而自己是個很容易崩潰的人,所以就翻譯不止。這是玩笑,也是事實。她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作為一種抵御或維護孤獨的工具,翻譯是一項將我們拉近地面的活動,一種謹小慎微、耐心而謙卑地把握世界的方式?!睂Π垅鶃碚f,舉著放大鏡辨認M與N勾在一起的小腿、根據(jù)S的寫法(矛形、腎臟形、鉆石形)來判斷手稿年代、臨摹僧侶抄書不耐煩時在頁邊留下的黃段子和妖精涂鴉是開心的,這種體力活令她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