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公元1077年大年初一,一個風雪交加的新春佳節(jié),偉大的蘇東坡登上了壯美的表海亭,頂天立地地站在了青州城的制高點,視全城如掌中。他極目遠眺,早已是豪情萬丈,一首《和人登表海亭》詩自心底噴薄而出:
譙門對聳壓危坡,覽勝無如此得多!盡見西山遮岱嶺,迥分東野隔新羅?;〞r千圃堆紅錦,雪晝雙城疊白波?;厥讱聢鲇刃蜒?,一番風送鑒重磨。
這首詩是蘇軾卸任密州知州西赴汴京途中,從濰州道經(jīng)青州時的作品。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中華千古第一大才子也!一生意氣風發(fā),才情洋溢,志在有為,詩、詞、文、賦、書法、繪畫和文藝理論批評造詣均達到了人類文化史上的第一流水平。這位青州城的匆匆過客,彼時剛過不惑之年,前往汴京是為了接受朝廷徐州太守的委任,他的心情是亢奮的,詩的情調(diào)是奔放的。
“譙門對聳壓危坡”——青州南北兩城的高大城門,對峙聳立于南陽河陡峭的兩岸?!坝[勝無如此得多”——沒有哪里能比表海亭看到的美妙勝景更多??!這句詩眼,空谷足音,穿云裂石,是迄今所知贊譽青州最有分量的詩句。向蘇東坡致敬!不為別的,就沖這詩。“盡見西山遮岱嶺”——五岳獨尊的泰山也進入想象力豐富的蘇東坡視野,只可惜被青州西山遮掩了?!板姆謻|野隔新羅”——朝鮮和中華唇齒相依,青州又與之隔海相望,所去不遠,自然引發(fā)出蘇東坡一番遐想?!盎〞r千圃堆紅錦”——在那鮮花盛開的時節(jié)里,數(shù)以千計的花圃堆織成紅色的錦繡河山。這不是花都,還能是什么?這不正是當今“花都青州”的理論依據(jù)嘛!孰料千年前的大文豪早已為我們圓好了這一夢想,今后看誰還敢說青州不是花都呢?其實,青州這座“百花園”還可證諸南宋喻良能所賦《曉行霜重如雪》詩:“已看白雁來千里,想見青州滿百花?!边@不禁讓人生發(fā)感慨,青州的畫家們能否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這幅歷史畫卷?表海亭上瞰古城,風貌究竟當如何?我熱切地企盼著。“雪晝雙城疊白波”——青州南北兩城中,大雪飛揚似波濤?!盎厥讱聢鲇刃蜒邸薄赝背菛|陽城,毬場顯得最醒目。東陽城毬場是一片開闊平地,系當時青州駐軍操練、蹴鞠和聚宴的場所?!耙环L送鑒重磨”——一陣狂風掃過落雪,毬場就像一面鏡子又被重新打磨得光亮如初了。
這首詩的誕生,是植根于青州大地上的。從全詩意境來看,取景闊大,縱橫恣肆,揮灑暢達,感慨深長,將蘇軾詩風的大氣磅礴、豪放雄邁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
蘇東坡雖是道經(jīng)青州,但登表海亭卻像有備而來。他對青州是如此的了解,以致從風雪彌漫的隆冬寫到了百花齊放的春景。那么,青州表海亭緣何能夠博得一代文豪的垂青呢?北宋時的青州是一座繁華的東方大都會,“海岱名都”、“東夏都會”頻頻見諸文獻記載,可謂一個時期人們的普遍共識。表海亭對于識別和解讀這座歷史名城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該亭為紀念齊國始祖姜太公而建,姜太公乃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曾輔佐周武王伐紂滅商,系西周王朝的主要締造者和齊國開國君主,奠定了姜齊、田齊八百年基業(yè)。表海名亭象征著古齊雄風,代表著三齊大地,彰顯著青州城的齊都新城性質(zhì),又因虎踞于城內(nèi)最高阜上,形成標志全城的景觀中心,古州勝概,盡覽于茲!所謂來青而不登表海亭,是與未曾至青者同也。曠世英才豈能不知就里,加之十三賢(指范仲淹、歐陽修、富弼等十三位北宋名臣)風云際會青州城,走馬燈般地前來知青州,東方大都會早已寄托了蘇東坡仰慕已久的
渴盼情懷。要知道,這青州還是他的恩師和愛徒都曾呆過的地方。一個是他最崇拜的老師——9年前知青州的歐陽修,一個是他最得意的門生——24年前隨父黃庶宦居青州的黃庭堅。蘇東坡風雪表海亭,賦詩贊青州,顯然步武了恩師后塵,因為歐陽修此前是詠有《表海亭》詩的。與其師所不同的是,天才詩人在表海亭上豎起大拇指,由衷地夸贊了青州城。
不得不讓人擊節(jié)慶幸,蘇東坡這位中國文學史上雄視百代、無與比肩的文苑巨匠在表海亭發(fā)出了我們求之不得的千古絕唱,這是對青州的最高禮贊,是對青州今天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最佳饋贈。千古風流人物把青州人的自信心都凝聚在了表海亭上,這是令人無比自豪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偉人,領袖群英,刻意贊揚了青州,理所當然地成為宣傳青州的形象大使和代言人,沒有理由不被永久地定格在表海亭中。
一座城市發(fā)展的底氣就是她的歷史文化。今日之青州城,背負著太多的歷史榮光,這是一個生機勃發(fā)的文明古城。我們欣喜地看到,一座巍峨壯觀的表海亭正在拔地而起??梢韵胍?,建成后的表海亭將重新向世人敞開他寬博的胸懷,繼續(xù)擔負起坐標三齊大地的歷史重任,呼喚期待著“覽勝無如此得多”的往昔風采。這是物質(zhì)文化的打造,更是精神世界的拓展,展示的是青州人民弘揚傳統(tǒng),再創(chuàng)輝煌的決心。
(作者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