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關鍵詞】 中小學;體育課;教學質量;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5—0037—01
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體現“健康第一”教育指導思想和“終身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因此,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改善學校體育條件和環(huán)境,盡快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就顯得相當迫切和必要。
一、體育設施要有保障
國家頒布的《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guī)范》對學校場地面積提出了明確規(guī)定:小學每學生不得小于2.3m2,中學每學生不得小于3.32m2。完善的體育場地設施是體育教學的基本條件,有了體育場地,才能為師生教學提供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從而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體育器材設施是保證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體育訓練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是檢查、督導、評估、規(guī)范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體育設施對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形成規(guī)范的運動技能,促進學生在運動參與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體育器材的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發(fā)展不平衡,將會影響到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會對新課標的實施起到阻滯的作用,甚至嚴重制約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二、提高體育教師自身修養(yǎng),樹立完美教師形象
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不但要身體強壯、知識豐富,而且還應加強自己多方面的素質修養(yǎng),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把體育課作為一種真正能使學生達到愉悅身心的園地。體育教師應以健美的形象、蓬勃的精神面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以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作為學生參加鍛煉的動力;以生動形象的語言作為提高學生掌握動作和增加學生興趣的興奮劑。同時還要通過設置體育講座,樹立完美的體育教師形象,給學生以美的感受。
三、轉換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于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fā)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要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地發(fā)揮。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就應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更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和服務者。
四、教學組織要靈活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教師的知識水平達到一定臨界值后,其教學效果就不再隨教師知識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教師的其他素質卻會對教學效果產生最直接、最顯著的影響,即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尤其是組織學生學習活動的能力。所以,體育教師在努力掌握有關學科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把如何組織教學放在首位,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然而,隨著學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已經不僅僅只是局限于課堂內,而是更多地表現在課外。因為,在課次少、時間短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學校體育的功能很難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得以體現。因此,體育教師應該靈活地組織教學,注重教學組織的創(chuàng)新。如,在課內,可以讓學生教、讓學生講、讓學生組織。在課間操,可以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練習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在課余活動中,可以組織學生建立各種體育協(xié)會,以俱樂部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或者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門,進入社區(qū),進行有關體育活動功能、意義的宣傳;或者進行表演,給予指導;或者組織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學校組織的形式多樣的趣味體育運動會。
這樣不僅有利于實現學校體育課程的教學要求,而且還可以發(fā)揮學校體育的輻射功能,營造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
五、評價學生的方式要體現綜合性
以往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以技評和達標成績的顯性評價方式為主,另外就是在評價中采取橫向對比非縱向比較的方式。這些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差異性、努力程度與進步情況,不能了解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理解程度和參與情況。這當然也就談不上通過學校體育課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其長期堅持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和習慣,以及對體育知識的了解或掌握的目的。為此,體育教師必須改變以往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渠道,正確地、客觀地、全方位地認識學生。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