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華
萌一代的消費者是視覺系消費者,很容易受包裝吸引。她們是顏控、包裝狂,對好看、可愛的包裝沒有抵抗力,加上價格折扣,會大大觸動她們的采購欲
新一代選產品的邏輯讓大品牌不知所措。萌產品大行其道。但是也要小心,花心和娛樂的萌一代,她們是感官和視覺系……
“可愛”可以用來賣產品?
答案是,對年輕女性可以。但是她們也會很快變心。
陽獅的許多調研顯示,消費者處于快速的改變中。不要以為消費者天生就愛保養(yǎng),其實這是后天養(yǎng)成的。2008年后,低于20歲的年輕女性才把保養(yǎng)視為理所當然的事,2012年以后,甚至認為提早保養(yǎng)可以防止皮膚老化,或是讓自己覺得狀況較好、舒適。
現(xiàn)在女生開始保養(yǎng)的年齡已經降到13歲以下。肌膚狀況很好的少女們,保養(yǎng)對她們來說,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一種基本動作。
她們把肌膚保養(yǎng)當成刷牙、洗臉、洗澡這種每天都該做的事情。
年輕女生對產品功能要求不復雜,保濕,柔嫩,讓肌膚感覺良好(舒緩),頂多細致毛孔或控油,就可以滿足她們。
對于產品成分,新生代要求天然、無傷害。所以思親膚、悅詩風吟大行其道,國內品牌中,相宜本草、百雀羚都是很好的例子。
此外,年輕消費者對使用感受的要求高于使用效果的要求,使用感受要舒緩,無刺激,滋潤不油膩。所以黏膩或是厚重的都會被打叉叉。
在品牌國籍上,也非常有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為國內品牌在質量上已經逐漸提高,甚至更適合亞洲人,所以在中低價位檔次上,國內品牌不會輸給國際品牌。
現(xiàn)代小女生對時尚的要求在不斷轉換,因為對安全疑慮低,所以熱衷嘗試新產品。只要“看”起來符合這一消費群體需要的,就可以讓她們“花”點小錢試試看。這是最愛嘗鮮,也是最沒有忠誠度的消費一族。
新一代的消費者,使用習慣上最好新奇,但限制少。她們拒絕成套購買,或是保養(yǎng)步驟太復雜,而是追求感受,面膜愛用就用。所以韓國的大量面膜以及國內的美即、美麗日記等都很成功。
在這種重視草本概念、溫潤不膩的膚感、較低的功能需求、簡單的使用體驗并對品牌國籍不在乎的趨勢下,國內品牌機會大增。只要質量可以保證,廣告和包裝就變成主戰(zhàn)場;消費者與其說是在購買一個心理感受,不如說越來越像是在購買一種生活形態(tài),多變、可愛、自我彰顯的生活形態(tài)。
不管是鄉(xiāng)村的、LOHAS、森女系的或是賣萌可愛型的,賣的就是一個認同。小女生們也許會一邊敷面膜一邊感受,覺得自己將蛻變成另一個自己更愛的人。
而過去產品功能明確的美加凈、大寶,或是妮維雅等品牌,反而風頭漸弱,或是面向的消費者年齡層已趨老化。
我稱萌一代的消費者是視覺系消費者。廣告也許重要,但是這群喜歡逛屈臣氏的少女,很容易受包裝吸引。她們是顏控、包裝狂,對好看、可愛的包裝沒有抵抗力,加上價格折扣,會大大觸動她們的采購欲。視覺消費越流行,化妝品市場對這種商品的需求就越多。
新生代消費者未來也會擔心老化,而現(xiàn)在,她們更多的是期待“萌商品”美化她們的新生活。
她們年紀很小,等到她們開始關心細紋、美白、眼圈,她們會突然變得現(xiàn)實起來。 對于她們而言,萌與美麗是責任,也是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