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 劉津銘 開賽爾·艾斯卡爾
【摘要】民族生進入高校學習是他們應該擁有的權利,但是民族生的生活習慣、文化水平、語言的使用能力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與漢族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對高校民族生教育管理進行實踐研究。
【關鍵詞】民族生 教育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244-02
在國家針對少數民族政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生走進了普通高校,但是由于民族生與漢族生之間存在很多的不同,所以要區(qū)分對待,尊重他們的民族習慣和民族生活,在教育實踐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適當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升對民族生的教學質量,從根本上提升民族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民族生的常見特點
(一)民族意識較強。
民族生都是非常熱情好客的,也非常喜歡與別人進行交流,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和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民族生心理的民族意識較強,這種較強的民族意識通常表現為與漢族學生溝通較少,常常與本民族的學生形成團隊,此外,對于民族的生活習慣較為注重,對民族在社會中的地位也很看重,并且較為敏感,希望漢族教師與學生能夠理解他們的各種習慣。
(二)家庭生活條件較差。
來自于少數民族的學生家庭生活條件普遍較差,家庭收入偏低且子女較多,生活負擔較重,很多民族生的家庭年收入都在當地平均水平之下,主要經濟來源都是依靠農業(yè)或打工,當新學期開學交學費時,所交學費對他們來說是比較大的經濟負擔,這就會給民族生的心理造成壓力,影響其正常的學習。
(三)漢語溝通能力較差。
民族生自身獨特的特點就是能歌善舞,學校組織的各種文體活動他們都十分愿意參加,并會博得他人的認可。但是在語言的溝通上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少數民族的學生從小學習的就是本民族的語言,對于漢語的學習較少,通常都是其進入高校學習時,在預科班才開始學習的,但在溝通上還是存在很多問題,這也是他們不愿與漢族生交流的一大原因。由于語言的限制,使得他們對于教材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并且他們的思維方式也與漢族生存在差異[1],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
(四)心理素質的影響。
由于民族生的生活習慣、受教育程度與漢族生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對于學校的管理模式有時不能理解,常常會因此與學校或漢族生之間產生摩擦,造成的影響很不好。此外,由于學校會十分照顧民族生的感受,如在考試評分上會降低對民族生的要求,有些民族生會認為這是一種對自己的歧視,還有些民族生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在獎學金等補助上,學校會給他們很多照顧,長此以往會讓他們認為這是應該的,一旦學校出現變動,不再給予特殊照顧,他們在心理上會不接受。
二、根據民族生的特點,提升教育管理要求
(一)加強民族生與漢族生之間的團結意識。
加強民族生與漢族生之間的團結意識才能從實質上解決他們之間存在的矛盾,首先要加強對全校師生的民族團結意識,實現漢族學生對少數民族學生生活習慣以及民族風俗的全面了解,并尊重他們的民族習慣。其次,在學校的教育管理中,應淡化民族關系、強調學生關系,使民族生懂得自己是一名學生,到學校來學習就要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再者,促進民族生與漢族生之間的交流,實行互幫互助的原則,漢族生要積極幫助民族生適應學校的生活,教師要認真指導民族生的學習。在飲食習慣上,要設定專門的食堂供民族生使用,要尊重他們的飲食習慣。最后,由于民族生都是多才多藝的,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經常組織活動,讓民族生參與進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實現民族生與漢族生能夠更好的交流[2]。
(二)提高民族生的語言使用水平。
民族生的語言使用水平是學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針對這種情況,學??梢栽谡n余時間開設漢語輔導課,加強民族生的漢語聽、說、讀、寫能力,漢族生也可以充當他們的漢語學校教師,幫助他們進行漢語語言學習。在英語學習上,同樣也可以開展英語輔導班,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此外,學校還可以針對民族生進行相應的語言學習獎勵機制,增添民族生的學習動力。
(三)減輕民族生的經濟壓力。
由于民族生的家庭生活都很困難,學??梢圆扇p免學費、設立獎學金、勤工儉學等形式幫助民族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實現漢族生主動幫助民族生的目標,加強他們的團結,也可以在社會上進行宣傳,讓社會上有經濟能力的人員對民族生進行幫助。在民族生的心理上,學校對民族生的特殊照顧要掌握好尺度,在學籍管理和學業(yè)考試上要與漢語生同樣對待,可以適當的幫助但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當出現嚴重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行為,也要嚴肅處理。
民族生進入高校學習也是為了成為有用的人才而來的,我們要看到民族生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管理,使其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邱有華.淺析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及教育管理[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4).
[2]教育部、國家民委關于印發(fā)《內地高等學校支援新疆第四次寫作會議紀要》和培養(yǎng)少數民族本??粕谒拇螀f作五年招生計劃的通知[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