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同娜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40-01
隨著“教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學定教,以學論教的觀點被基礎教育教師所認同,小學的數學教育是通過學習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符號,進行數學運算。通過點線面體讓學生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數學模型,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lián)系,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比較、概括、綜合,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認知。
一、通過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讓學生發(fā)現問題,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意識。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合理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讓知識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fā)揮課堂的群體作用,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課件出示:我們學校有一塊草坪(如下圖),計算它的面積大小。
(1)分一分:將組合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基本圖形。
(2)問一問:組合圖形與幾個基本的圖形面積是什么關系。
(3)說一說: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也能算出草坪的面積。
通過觀察對比,方法分類,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從認知中解決問題。
二、積極提問貫穿課堂始終
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這時如果采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當提問時,不能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對回答問題的熱情也會消退。上述例題中的說一說,就是以提問的方式講解例題,讓學生發(fā)散思維,采用新的辦法,解決圖形面積問題。
三、設計質疑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chuàng)造學習的規(guī)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在本課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文具的具體情境。學生依據數學信息提問題,學生獨立自主探究的欲望強,提出的問題也很多,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再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解決。通過設計情境,設計質疑教學,以提問及與學生交流的方式,達到學生對形、體的認知。通過搭一搭,畫一畫,拼一拼等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索,獲取新的知識。
總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xié)調者和合作者。為了突破教學難點,在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想法”、“說見解”、“說得失”,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