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改榮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034-01
教改中的形式主義已是老生常談,似乎已無再談的必要,然而在實際的教改中,形式主義不但沒有收斂,反而層出不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所以再談教改中的形式主義問題,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是很有必要的。
一、機械地模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闭_地借鑒一下他人成功的做法,有利于我們少走彎路,加快改革的進程。但有些人卻往往抓不住實質(zhì),只是機械地模仿。
山東聊城市的杜郎口中學,進行了大膽的教改,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一下子在全國轟動起來,各地掀起一股競相學習杜郎口的熱潮。
某中學(初中)派出了一部分教師前往學習,回來之后,該校便立刻進行了“改革”。他們要求學生的課桌兩兩相對,豎向排成兩大溜,學生圍桌而坐。教學內(nèi)容方面我不得而知,單就課桌的擺放形式,也確乎算是“改革”了。但我覺得,這改革有幾點值得質(zhì)疑。首先,課桌是垂直于黑板排列的,那么學生們看黑板時,便不是側(cè)著身子,就是歪著腦袋。疲勞不言而喻,恐怕時間長了不知道會培養(yǎng)出多少斜眼呢!其次,初中生自制力較差,讓他們面對面坐,這不是為他們互相吵鬧創(chuàng)造了條件嗎?不知道該校的決策者們是否考慮了這些問題。杜郎口中學的成功,從根本上來說是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而不僅僅是形式的與眾不同。我們要學習人家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銳意進取的魄力,而不是機械地模仿人家的形式。
二、一刀切
“一刀切”的弊端就在于不顧實際情況,用同一方式處理問題,這是一種非常盲目的做法。然而在當今的教改中,這種現(xiàn)象卻并不少見。
前幾年盛行“合作化教學”。“合作化教學”有利于集中集體之智慧,互相取長補短。一段時間內(nèi),某中學大力推廣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一律必須用“合作化教學”模式上課。
“合作化教學”確實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但并不是適合于所有的課型和所有的班級。比如語文教學中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及作文課就不適合用這種教學模式。對于那些學生素質(zhì)較高的班級,這種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于那些普通中學的普通班級,學生很難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甚至根本討論不出結(jié)果。所以教學模式的選擇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切不可為了追求形式的統(tǒng)一而盲目的搞一刀切。
三、盲目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的使用應該是有利于信息的傳播,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的。
有的教師使用多媒體時,不是為了教學的實際需要,而是為了追求形式好看。如有的教師使用投影儀,由于儀器的質(zhì)量或其他問題投出的內(nèi)容一片模糊,那么授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華而不實
教學改革要求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的教師便誤認為只要是能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就行了,于是片面追求熱鬧、好看而忽略了教學的實際內(nèi)容。
例如有的教師在講雨果的《巴爾扎克葬詞》時,讓學生聽了一遍課文的錄音,然后要求學生模仿一段,并解釋喜歡本段的原因。先后有七個學生登臺模仿,其中一些學生出現(xiàn)了讀音錯誤,或?qū)渥永斫獾挠衅?,然而教師并沒有予以糾正,更沒有引導學生品味這篇說理性散文的情趣和理趣、揣摩那些含義深刻的語句,而這恰是本文的重點。從形式上看,這節(jié)課確實新穎,也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教師的指導作用體現(xiàn)在哪里?教學目標又如何落實呢?
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熱衷于“大討論”,認為這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師一上課,就把設計好的大量問題一下子全拋給學生,然后布置學生展開討論。且不說設計的問題是否抓住了教材重點,是否科學合理,也不說沒有層次,沒有梯度地一下子拋出這么多問題,是否符合循序漸進的認知規(guī)律,單說沒有引導,沒有啟發(fā),教師完全放手聽憑學生去進行沙龍閑談似的討論的做法,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哪里?討論的質(zhì)量怎么保證?
如果說上面的例子僅僅是由于讓學生動起來,而沒有讓學生開展深層次的閱讀的話,那么,更有甚者是有的教師背離教材內(nèi)容,對學生盲目“激趣”、錯誤引導。如一位教師在講解《竇娥冤》這篇課文時,問:“竇娥被押赴刑場時,向兩個押差訴苦,很像一出著名的京劇片段,同學們知道是什么片段嗎?”有的學生回答:“《蘇三起解》?!崩蠋熣f:“對,同學們有會唱的嗎?”學生們一陣交頭接耳。教師再三地鼓勵學生上臺表演。終于有一位女生上臺表演,她跑調(diào)的演唱和滑稽的動作引起全班學生的哄堂大笑。這篇課文節(jié)選的部分,竇娥指控天地的不公,并發(fā)下了三樁大膽的誓愿,表現(xiàn)了她強烈的反抗精神。然而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在前俯后仰的笑聲中感受到的恐怕只是滑稽有趣,這豈不是對文本和作者的褻瀆?
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在探索中出現(xiàn)曲折是在所難免的,關(guān)鍵在于正視它,改正它。進行課改既要有高漲的熱情、果敢的精神,又要有冷靜的頭腦和審慎的態(tài)度。這應該引起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處在領(lǐng)導崗位的教育工作者的注意。讓教學改革遠離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