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
過去伶界有句話叫“不抽大煙,不過一千”,就是說一個名角兒要是不抽大煙,家里沒有煙榻煙具,說明角兒還不夠有名,生活品位還不夠高,別人就不會開出超過一千塊的價錢。抽大煙儼然成了名角的標(biāo)配。
晚清民國上至仕宦文人,下至引車賣漿者,都有抽大煙的。京劇伶人抽大煙更是普遍,幾乎都好這一口,已成梨園陋習(xí)。
徐穆云先生在《梨園外紀(jì)》中說,梨園名伶中煙癮最大者是汪笑儂,每天要抽煙膏二兩,他每天起床前,形同死人,姨太太口含大煙,對著他的臉噴煙若干口,才能“活”過來,稍作蠕動,然后灌他喝些參湯,再把燒好的煙槍杵進其嘴里,汪閉著眼抽十?dāng)?shù)口后,才能慢慢睜眼講話,穿衣下床。洗漱完之后,又躺下點煙,這叫正式開抽,抽上十來筒,才吃早點。這起床的工夫就得花一個多小時,各戲園都知道他這毛病,所以每逢演戲的時候,都要先給他的姨太太一些錢,唯恐其不愿盡心服侍或催促汪老板早點到后臺來。
譚鑫培是個文武昆亂不擋、唱做念白俱佳的大師,抽大煙也堪稱“大師”,不吃不喝都可以,不讓抽鴉片不行。當(dāng)時清廷雷厲風(fēng)行地禁吸鴉片,王公貴族都不敢頂風(fēng)而上,譚老板也不敢明著抽了,可是不抽之后,整個人就散了架似的沒了精氣神,哪里還唱得了戲。
偏偏慈禧太后是個戲迷,《清朝秘史》講到,端陽佳節(jié),太后高興,賜宴頤和園,命人召譚鑫培等一班名角入宮唱戲,一時楊小樓等名角都到了,只有譚鑫培未到。民政部尚書、肅親王善耆親自前往譚府探究原因,譚鑫培道出苦衷:“現(xiàn)在明詔禁煙,王爺們都在戒煙,我是有癮的人,不吸足烏煙,再不能夠唱戲?!鄙普呋刈嗵?,太后笑道:“我當(dāng)是什么?原來不過為了吸煙的事,那又礙什么,叫他盡管入宮抽吸就是了,只要他戲唱得好,我還派兩個太監(jiān)替他裝煙呢!”善耆告知譚鑫培,譚老板大喜過望。從此后煙禁雖嚴(yán),但譚鑫培“奉旨吸煙”,再沒有人敢來查禁了。為了自己一點偏好,將國法當(dāng)兒戲,這禁煙注定是失敗的。
跟譚鑫培學(xué)藝的余叔巖同時把抽大煙學(xué)會了,據(jù)張伯駒先生《紅毹紀(jì)夢詩注》記錄,梅蘭芳曾出演于美、蘇、日,得博士學(xué)位。程硯秋出演于法國。有人問叔巖何不也去外國出演?叔巖日:“吾國乃中華大國,而出演皆系男扮女裝,未免少失國體。美、法、日、蘇吾不再去,唯印度可商量耳?!比藛枮楹卧溉ビ《龋鍘r日:“印度有大土,我可過癮也?!痹瓉砣思也蝗ノ鞣绞桥聸]有鴉片可抽,說得倒是直爽。
(路凌摘自《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