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科洛克
【適用話題】付出與回報 忠誠陪伴 大愛無聲 人與動物
1970年,爺爺去世,留下孤單的奶奶。之后不久,我們陪奶奶去動物收養(yǎng)所,打算領(lǐng)一只小狗回家,與她做伴。奶奶看中了一條特別可愛的小獵犬,我們立刻為它取了名字,叫“佩妮”。
奶奶和佩妮很快就變得非常親密,而三年后奶奶中風(fēng),他們更加依戀對方。生病的奶奶不能再上班工作,從醫(yī)院治療完回家,身邊沒有同事朋友,陪伴她的只有佩妮。
中風(fēng)后,奶奶行動不便,去開門關(guān)門、讓佩妮進進出出成了一個難題,因為到門那里得走下一段樓梯。于是,家里就安裝了一個帶繩子和滑輪的裝置,將后門與在樓梯頂端的一個把手連接起來,奶奶只要拉動把手就可以開關(guān)門了。
要是佩妮最喜歡的狗食買不到了,奶奶就會叫家人做煎牛肉配土豆丁給它吃。我記得對奶奶開玩笑說,她愛這只狗勝過愛我們這些親人。
一年又一年,奶奶和佩妮相依相伴,形影不離。有時會有很多人到奶奶的老房子來看望她,但不管多熱鬧,只要奶奶去小睡休息,佩妮都會緊跟其后,跳到床上和奶奶一起睡,直到她醒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佩妮沒有力氣跳到床上了,它就睡在床邊的地毯上。奶奶上廁所,佩妮也不離半步,它先跟奶奶走到廁所,然后蹲在門口守著,又陪著她返回床上或座椅上。無論奶奶去哪里,她忠實的朋友都相伴左右。
終于,奶奶和佩妮的健康狀況都急轉(zhuǎn)直下。佩妮活動起來越來越笨拙遲緩,奶奶也多次住院治療。叔叔和我跟奶奶住在一起,所以奶奶住院期間,佩妮總是坐在窗前向外張望,期待載著奶奶回家的車出現(xiàn),奶奶回來了,它就興奮地跑到門邊候著,迎接奶奶進門。奶奶每次外出回家,他們倆見面時的樣子就好像久別重逢,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1985年圣誕節(jié)那天,奶奶再次入院。像往常一樣,佩妮坐到窗前向外望,等著奶奶坐的車。兩天后的清晨,佩妮從睡夢中醒來,它腿部僵硬,站不起來了,不一會兒,身體開始抽搐。佩妮已經(jīng)15歲,我們知道告別的時候到了。媽媽和姑姑帶它去看獸醫(yī),一直陪它到最后一刻。
佩妮死去,是現(xiàn)在就告訴還在住院的奶奶,還是等出院以后再說,我們左右為難。最終我們決定在醫(yī)院里就說,好讓她有個心理準備,因為每次她一回家就要佩妮,習(xí)慣了它在窗前期盼、門口迎接。奶奶流了幾滴淚,平靜地說她知道佩妮匆匆離去也好,這樣它就不會受罪了。
當(dāng)晚,還在醫(yī)院里,奶奶突發(fā)嚴重的心臟病。醫(yī)生們奮力搶救,仍然沒能挽留住她的生命。奶奶和佩妮相伴15年,最后在幾小時之內(nèi)相繼離世。這是上帝的安排。佩妮先去,在天堂之門迎接奶奶。
【素材分析】人與人相處,以誠相待,方可贏得人心,與動物相處亦如此。奶奶對小狗佩妮無私地付出,收獲了真情的饋贈。雖然它不能和奶奶進行語言的交流,但是它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地詮釋著愛的真諦。陪伴是小狗佩妮對奶奶的回報,更是一種不離不棄的愛,這份愛直達天堂成為永恒。
【速用名言】
1.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袊逃倚焯亓?/p>
2.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爭取?!F(xiàn)代文學(xué)家 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