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在最后的日子里對子女們說:“我沒給你們留下什么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而這些,被視作習仲勛留給子女的最好的東西。
“對孩子從不嬌慣”
1949年3月1日,婚后第5年,習仲勛與齊心的第一個孩子出世,取名橋橋。在橋橋之后,齊心又陸續(xù)生下女兒安安,兒子習近平和習遠平。
此前,習仲勛與前妻還育有兩女一男,分別是習和平、習乾平、習富平(習正寧),那時候,一家9口人一起生活。由于那個年代的文娛活動比較少,幾個孩子周末從學?;貋?,只要習仲勛有空,總會陪著他們玩?!氨M管仲勛非常疼愛孩子,但他對孩子從不嬌慣。”齊心說。橋橋回憶,吃飯時,他常把他們掉在桌上的飯粒、饃渣撿起來吃,最后還要用饃把菜碟里的湯水蘸凈。有一次,橋橋不小心碰翻了湯碗,習仲勛沒說什么,俯身將灑在桌上的湯汁吸吮干凈。對于浪費行為,習仲勛會嚴厲批評。
習家在穿著上也十分樸素,衣服補了又補。齊心曾要給習仲勛換新的,而他回答道:“衣服穿到這份兒上,那才叫舒服呢!”這份要求也延續(xù)到子女身上——小的撿大的舊衣服穿。齊心回憶,有一次習近平不肯穿姐姐安安的花衣服和花鞋子,習仲勛便用墨水把鞋染黑讓兒子穿。習家的儉樸就這樣出了名,以致國務院機關舉辦活動時,有人就說:“看哪個孩子穿得最樸素,肯定就是習副總理家的?!?/p>
“低調(diào)是父親一貫的要求”
為了讓子女從小養(yǎng)成獨立的生活習慣,習仲勛讓橋橋、安安、習近平、習遠平姐弟四人都在八一小學寄宿上學。每到周末,四人都是乘公共汽車回家,習仲勛從沒用自己的車接過他們。
據(jù)齊心回憶,橋橋考中學時,她的分數(shù)距離101中學錄取分數(shù)線差了0.5分,101中學表示也可以接收。習仲勛于是特意讓自己的秘書和習富平一起找橋橋談話,委婉地告訴橋橋,“你硬要進101中學也行,但是差了0.5分是不合適的,(第二志愿)河北北京中學教學質(zhì)量也不錯,現(xiàn)在你自己選去哪里?”橋橋當即表示會去河北北京中學就讀,習仲勛聽后很高興。
入學前,習仲勛又找到橋橋,提出她必須繼續(xù)住校,還要改隨母親姓,把家庭成分由革命干部改為職員。因為那時習仲勛“任(國務院)副總理,報紙常登載他的消息”,而姓“習”的人又少,很容易引人注意?!暗驼{(diào)是父親一貫的要求”。此后,橋橋和安安都隨了母姓。(轉(zhuǎn)摘自《黨建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