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珍
富蘭克林的名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作為大工業(yè)時代的座右銘,曾影響了整個世界,激勵了無數(shù)人化身為社會機器的一個齒輪,越來越多的人淪為時間的奴隸?!奥臉啡ぴ趺词髁四兀俊弊骷颐滋m·昆德拉在《慢》一書中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但是現(xiàn)在,一場新的提倡“慢”的革命正在全球悄然興起。這場革命,是由無數(shù)厭倦了忙碌日子的人們發(fā)起,他們希望讓生活的腳步慢下來,讓生活更加從容,用更多的時間和自由慢下來欣賞生活的樂趣。
生活慢得下來嗎?——在向往和現(xiàn)實之間
在記者就10位不同行業(yè)白領(lǐng)所作的小型調(diào)查中,大家都渴望擁有慢生活的生活狀態(tài),但有八成認為“慢生活”只能是美好的向往。
國情不允許是白領(lǐng)們最為集中的觀點。IT公司總監(jiān)Fred認為,目前以我國國情,快生活在所難免,“我覺得中國的情況特殊一些,20年經(jīng)歷了歐美200年發(fā)生的事情,現(xiàn)在西歐的生活不快,大概是因為他們的社會發(fā)展正處在較為穩(wěn)定的階段。而我國尚沒有這樣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和條件,還需要我們這代年輕人艱苦奮斗?!绷硪环矫妫顗毫Υ笫前最I(lǐng)們認為慢生活僅是向往的原因。
快工作,慢生活——慢生活更多關(guān)乎心態(tài)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表示,中國目前可能還不具備實現(xiàn)“慢生活”的社會經(jīng)濟條件。但同時他認為,“慢生活”的價值理念可以并也應(yīng)貫徹到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過程中?!澳悴荒軐崿F(xiàn)‘慢生活,卻可以實現(xiàn)慢節(jié)奏、慢速度、慢心態(tài)。在這‘三慢中,最重要的是‘慢心態(tài),你只要記住人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時空中做一件事情;著急是于事無補的這兩點,心情就會平靜下來,就不會成為時間的奴隸?!?/p>
其實,“慢”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能力——慢慢運動、慢慢吃、慢慢思考……所有這些“慢生活”與個人資產(chǎn)的多少并沒有太大關(guān)系,只需要有平靜與從容的心態(tài)。正如“慢生活家”卡爾·霍諾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p>
媒體工作者薇薇是快工作、慢生活的有效實踐者。雖然身在媒體工作,工作忙碌,又有家庭、孩子,但她依然能超然地活得輕快而自在。上班時,她認真、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下班后和孩子、老人共享天倫,業(yè)余讀讀鐘愛的古詩詞,練練書法,周末全家人則一起去爬山、逛公園、會朋友??v然紅塵萬丈,人群忙碌匆促,她卻似乎可以巋然不動,保有內(nèi)心的平靜、淡定和從容。
如果我們能掌控生活的速度,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放下,什么時候要加快腳步,什么時候必須駐足,什么時候又該躍起,放慢腳步,傾聽內(nèi)在的聲音,也許就能像薇薇一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
快生活讓我們失去了什么?
時下的中國,越是在大城市,“快”就越是一種躲避不開的潮流。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與新浪網(wǎng)新聞中心聯(lián)合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84%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加急時代”,其中71.1%的人稱,“精神高度緊張,壓力大”,是讓他們著急上火的主要原因。至于“加急時代”最突出的表現(xiàn),60.2%的人覺得是“生活節(jié)奏加快”,54.7%的人認為“浮躁,踏實不下來”。甚至,在長假期間,人們的腳步也慢不下來。
原曉娟,一位媒體工作者,先后擔任《時尚先生》《美食與美酒》編輯部主任,卻因罹患癌癥,以35歲的花樣年華告別人世?;疾『?,她在博客中寫道:“我們的生活太過于匆忙,以至于失去了生活的本來意義。我們甚至忘記了內(nèi)心真正的需要,忘記了身體的真實感受。生活像擰緊了的發(fā)條,我們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十分鐘來使,拼命地努力,只知道生活永遠是下一刻,我們忘記了童話、忘記了四季更替,忘記了藍天白云露珠……”
快生活究竟讓我們失去了什么?
健康:有一種叫“延緩幸福綜合征”的心理疾患,患這種病的人,總是為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完成該完成的事情而感到焦慮,而且永遠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休息時間放在次要位置。據(jù)估計,全世界40%的人患這一隱性心理疾病。
慢慢品味的機會:“快生活”使生活變得粗線條和匆促,無暇像古人般吟詩作對,無暇顧及沒有實用價值的趣味。在浮躁喧囂的社會風氣推動下,人們正在忽略和失去一些有價值的、看似無關(guān)緊要的細節(jié),效率易導致功利,而速度往往會使人來不及體味情感的含蓄和細膩。藝術(shù)不會誕生在匆忙中。人,需要詩意地棲居。
生活本身:約翰·列儂曾說過,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jīng)離我們而去??焐钫嬲屛覀兪サ?,絕不僅僅是健康。正如社會心理學家劉鐸所言:“快生活讓我們失去最多的其實是對生活的體驗,而這恰恰是生活本身。”
(林木薦自《北京紀事》)
責編:水寒